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告麦凯恩?2008年4月15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16:4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选举追踪 2008年4月15日
        被告麦凯恩?
     美国08大选最近统计数字、本站特别报道目录

                  
    麦凯恩最近得了民心,却空了口袋,还可能要成为被告。
     
    星期一,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起诉“联邦选举委员会”,要求该组织调查麦凯恩是否在选举中违反联邦选举法的经费限制。
     
    这一诉讼在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提出。属于民主党系列措施中的一部分。早在二月份,民主党就已经提起过一次诉讼,要求麦凯恩接受公共经费,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对选举经费的限制。
     
    去年秋天,麦凯恩一度财政吃紧,因此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了600万美元的公共财政资助。今年,当麦凯恩一旦成为共和总统提名人后,他于2月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出,他决定放弃这笔联邦竞选资金。因为如果动用联邦竞选资金,整个预选期间他的竞选费用将被严格限制于5400万美元之内。
     
    预选要维持到夏末的全党代表大会。“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文件记录表明:到二月底,麦凯恩已经花费近6000万美元。这对民主党无疑是一大喜讯。因为这意味着在今后的5个月中,麦凯恩已经囊中羞涩,无钱再举行任何活动。
     
    星期一,民主党的执行主席汤姆.麦克马洪发表声明说,“参议员麦凯恩一开始同意动用公共资助,以此来得到选举所需贷款。而后,却又违反了协议,无视于竞选经费的限制,开始从说客和特殊利益集团那里进行筹款,这事关公共利益。”
     
    共和党回应说,这一诉讼,“纯属无稽之谈”。
     
    现在,还不清楚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是否有资格提起这一诉讼。依据“联邦选举委员会”的规定,该组织在被诉后到法院采取行动前有120天的行动时间。由于民主党方面最初是在二月份提起这一诉讼,这意味着一半时间已经过去。
     
    “联邦选举委员会”自身的问题是人员空缺。本应由六人组成的机构现在只有两人。布什总统的提名总是在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受到阻拦。既然法定人数不足,这一机构无法参与任何应诉。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说,他们提起诉讼是为了逼迫“联邦选举委员会”应诉,如果他们不应诉,民主党将会直接起诉麦凯恩。这意味着,麦凯恩总统不成,先要成为被告。
     
    民主党为何突然采取这一举措?分析一下,可能与4月11日麦凯恩向奥巴马“开火”有关。
     
    根据美国竞选法律规定,如果奥巴马与麦凯恩在大选名接受公共筹款基金,他们都只能获得最多8400万美元的公共经费竞选,而且必须退回已经募集到的捐款。
   
  4月11日,奥巴马告诉新闻媒体说,他认为现有设置公共募款基金的做法已经非常“过时”,竞选人完全可以依赖网络捐款,应该依据网络社会的发展改革竞选资金法。
     
    麦凯恩马上作出回应,批评奥巴马去年11月还承诺要在大选中动用公共配套资金,现在看来,不打算遵守诺言。麦凯恩自已对大选是否动用公共配套资金持开放态度。
     
    到目前为止,麦凯恩的筹款总数只及奥巴马的三分之一。奥巴马已经从网上的130万选民手中筹款2亿3000万,同期麦凯恩的筹款是8千万。2月,奥巴马的筹款是5500万,创下总统竞选人单月筹款历史纪录,被称为“筹款机器”,希拉里为3500万,麦凯恩却只有1100万。3月,奥巴马得到了4000万美元捐款,麦凯恩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筹到1500万美元,募款数额创其参选来单月纪录。
     
    接受公共筹款基金,显然对筹款能力稍逊的麦凯恩有利。奥巴马自然要出尔反尔了。
     
    麦凯恩和法因戈尔德两位参议员曾经在2002年联袂提出“跨党派竞选经费改革法”,也称“麦凯恩-法因戈尔德法”。这个法案的主要内容是禁止向政党无限制地捐款,也就是禁止来自公司、工会或个人的“软钱”、禁止当选官员在特定议题上过度宣传。
     
    当初提出该法案时,麦凯恩没有想到今天。
     
    相关链接:
    *奥巴马有望结束共和党40年来募款优势
    *钱非万能,没钱万万不能
    *声称不愿"浪费纳税人的银子" 麦凯恩不聘特工保护
    *奥巴马保持筹款优势 希拉里欲挖对手墙脚   
奥巴马与本.拉登
奥巴马是民主党总统提名候选人,本.拉登是是世界闻名的恐怖主义分子。两个人有什么联系,以至于让记者、政客和学者们说起他俩时经常感到尴尬?
星期一,美联社的最高执行官说话出现一次“口误”。在美联社的年会上,悌恩.辛格尔顿正在采访奥巴马如何处理阿富汗问题:
“你能想像一下增加阿富汗的驻军数目,派驻相当数目的部队到阿富汗,情况会怎么样?那里,塔利班已经获得控制力量,而且奥巴马.本.拉登仍然在逃?”
   奥巴马在众目睽睽下喝了一口水,不急不缓地笑着说,“我想是奥萨马.本.拉登。”众人大笑。悌恩.辛格尔顿赶紧向他道歉。

国内媒体相关报导:

  
  



*批蓝领阶层被指精英主义 奥巴马遭对手抨击驳斥     
*奥巴马民调领先希拉里 共和党指其支持恐怖组织
     
   海外华文媒体相关报导:

           初定两方案 戈尔、卡特联手促希拉里退选
                  中评社香港4月14日电
    为免美国民主党初选拖长损及大选胜算,民主党前总统卡特及前副总统戈尔据报已秘密商议促希拉里退 选。下周二宾夕法尼亚将举行初选,在近周屡闹诚信风波下,希拉里已失掉在当地原先享有的双位数字领先优势。若无法取得大胜,再加上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出 面劝退,希拉里恐难支撑下去。

  民主党高层早已担心希、奥二人恶斗,会令民主党白白错失重夺白宫的机会。英国《星期日苏格兰人报》引述接近前 总统卡特的消息人士表示,卡特(Jimmy Carter)跟戈尔(Al Gore)已经开过会,研究如何游说希拉里顾全大局退选。该名消息人士说:“卡特跟戈尔谈过。他们会采取行动,可能是同时或先后采取行动。”该报引述知情 人士声言,戈尔及卡特已肯定会出手促希拉里退选,问题只在于何时。

  两大方案﹕私下相劝表态撑奥
  该报指,这场“倒希”运动,主要是由国会民主党高层策划,他们正商讨多个方案,但大致可归纳为二﹕第一是由卡特及戈尔私下劝退希拉里;第二则由两人公开表态支持奥巴马,此举足令超级代表倒向奥巴马。

  卡特周六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访问时仍称,在8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前不会表态挺谁,但却警告超级代表,若最终取得提名的并非“获得最多普选票及党代表票,及胜 出州份最多”的参选人,“民主党便会犯下非常严重的错误”,届时会“很难(向选民)解释”。目前奥巴马在以上3方面都领先。

  由于希拉里及奥巴马无法透过初选投票,直接取得过半数的2024张党代表票,超级代表的取态成关键。卡特及戈尔虽没正式表态支持谁,但两人跟克林顿夫妇都不咬弦。戈尔认为2000年大选之所以落败,是受克林顿性丑闻拖累,至于卡特则据报不满克林顿夫妇好出风头。

  奥巴马失言 希拉里抢攻
  要扭转代表票落后形势,希拉里必须在余下10场初选均以逾六成得票胜出,其阵营早已把她的出线理据,建基于胜出大州的能力,因此目前初选仅余的大州宾夕法尼亚,希拉里可谓非大胜不可。可是新近民调却显示奥巴马后劲凌厉,两人差距已收窄至6个百分点。

  不 过奥巴马日前指当地蓝领工人因为失业,所以“变得满腔愤恨,依恋(cling to)枪械或宗教”,却令他备受猛烈抨击。宾夕法尼亚的白人蓝领选民众多,传统上这类选民对黑人抢饭碗的敌视心态也最强。奥巴马周六虽然致歉,表示自己用 字不够审慎,但希拉里丝毫不放松攻击,周六晚拉票时再批评奥巴马“精英主义及与民情脱节”,又强调自己是“支持拥枪的虔诚教徒”,尽管她过去曾力撑枪管。



美三总统参选人各有入主白宫战略
记者: 马隆
华盛顿
2008年4月14日

  距离美国大选日还有不到7个月的时间,3名主要参选人每人都有自己赢得11月大选入主白宫的战略。
 
 目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约翰.麦凯恩的处境好于民主党竞争对手巴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麦凯恩实际上已经稳获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因此他可以全力以赴为今后的竞选活动筹集资金,并为两党党内提名大会结束后9月开始的大选竞争做准备。
  
  麦凯恩将继续把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胜利作为竞选中心议题,并继续以他在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长期经验来打动选民。麦凯恩要想赢得11月的总统大选,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公众渴望变革的心情。最新民调显示,81%的人认为美国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而经济疲软对于执政党来说通常都是坏消息。

*人心思变*
  汤姆.德弗兰克是纽约每日新闻驻华盛顿记者站负责人。他说:“如果我是麦凯恩,目前这个人心思变的紧迫形势会让我非常、非常紧张。这个国家希望有很多改革,而一旦人民做好了变革的准备,他们通常不会让目前的执政党继续掌权。”

 对于民主党两位参选人来说,通往胜利的道路比较复杂,因为他们两人都没有赢得党内提名所需的代表票数。目前,奥巴马在代表票数和普选票数上都领先于克林顿。大多数专家认为,克林顿要想在这两方面反超奥巴马几乎没有可能。

 两位民主党参选人在伊拉克问题上都不认同麦凯恩的观点,他们都建议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回美国军队。但奥巴马和克林顿仍然要为赢得党内提名而激烈较量。

 *迎合不同选民群体*
  奥巴马以一个能够团结各派力量的形像出现在选民面前,显示自己既能得到独立选民的支持,甚至还能赢得一部分共和党选民的选票。克林顿则回应说,她在国会经历和做为第一夫人的经历得以让她成为民主党更强有力的人选,挑战共和党的麦凯恩。奥巴马和克林顿显示出迎合不同选民群体的实力。

 斯图尔特.罗森伯格在华盛顿出版政治时事通讯。他说:“人们必须明白,克林顿参议员的竞选在某些选民群体中产生的效果好得多,比如拉美裔选民、妇女选民、年长选民和低收入选民,也就是那些来自不太富有家庭的党派色彩鲜明的民主党选民。奥巴马参议员则在独立选民、年轻选民,当然还有非裔选民中非常受欢迎;受过高等教育、有高收入的选民也拥护他。”
专家认为,奥巴马和克林顿都必须更努力地扩大选民的支持度,才能获得党内提名,在大选中挑战麦凯恩。
 
*面临挑战不同*
  彼德.布朗是康涅狄克州琴尼派克大学选举研究所研究员。他说,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等关键州最近的民调显示,奥巴马需要提高他在白人劳工阶层的支持率。他说:“大体上,这几个州中各有五分之一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会支持麦凯恩,而不支持奥巴马,相比之下,不支持克林顿、而支持麦凯恩的民主党选民不足十分之一,这个差距相当大。”

 另一方面,布朗指出,克林顿面临的是另外一种挑战。在主要总统参选人中,克林顿负面得分最高,因此有些共和党人认为,假如克林顿得到民主党提名,就有可能促成共和党内部的团结。他说:“没有几个美国人不知道如何评价克林顿参议员。人们知道自己对克林顿参议员的看法。从1992年开始,她就是美国政界的偶像人物了,时间很久了。”
 
 在了解了三位总统参选人的优势与短处之后,民调显示在11月大选中麦凯恩和奥巴马或者克林顿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就不足为怪了。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2: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