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媒:维基解密令美国“受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09: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卫报》发表约翰·罗伯特·博尔顿题为《维基解密伤害美国,但奥巴马政府更加危险》的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文章称,互联网又一次被维基解密泄露的文件所淹没,这一次,主角变成了美国国务院。

  然而,与维基解密泄露的美国“秘密”相比,奥巴马政府的软弱、固执和飘忽不定的反应才更加令人警觉。

  不幸的是,政府这次似乎不愿采取行动以维护自己一贯主张和维护的国家利益,讽刺的是,泄密文件中却清楚的强调了这些利益。

  11月29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哀叹,第三波的泄密不仅打击了美国的外交利益,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攻击。相反的是,12月1日,总统新闻秘书罗伯特·吉布斯却说,“白宫并不惧怕一个有键盘和笔记本的人”。仅仅数小时后,五角大楼发言人也出声了,不过国防部似乎对阻止维基解密行为的呼声更加不屑一顾。

  无论怎样,作为国务卿,希拉里在“维护国际社会”问题上的表态显示有些不负责任。她对维基解密执迷于伤害美国的难以理解是奥巴马政府很少或没有做出回应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发表讲话,这是美国外交决策的一贯做法。

  但至少希拉里认为维基解密的行径已经是对别人的攻击,五角大楼的态度则是视之为“浮云”。维基解密早期公布的信息很多都与军方有关,但国防部也只是提高了发言的声调,三次泄密的结果几乎一致:没有反应。


  文章认为,最恰当的反应是在美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起诉这些涉及泄密的角色,而也只有司法部考虑到了这一点。下一步,美国必须审慎思考9·11事件发生前对信息过于封锁的做法,也要避免像维基解密这样全盘托出。但如何寻找到平衡仍需仔细斟酌。

  五角大楼的“电子战士”也需要在这种新的作战形势下演练解决“目标”的战术。如果在7月的第一波泄密事件发生后我们能采取有效行动,那么可能就不会有持续和更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件发生。

  但这些并不在奥巴马的计划之下,他的国务卿并未领悟到美国是此次泄密事件的攻击对象;他的国防部对扞卫自身利益缺乏兴趣;连总统自己似乎也对整个事件无动于衷。

  这些都凸显了美国需直面的实际问题,不是维基解密最终危及国家安全,是奥巴马领导的失败政府:忽视我们所面对威胁的性质和程度,不愿采取行动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当经济困境占据了过去两年几乎所有的议题;当美国人开始体会到奥巴马政府施政策略引发的严重后果后;国家安全问题将不可避免的“脱颖而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2: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