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咨询师带领大家对我国的名校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梳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名校的数量是相对稀少的。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有400多所,而我们上次提到的名校也不过40多所,可见,竞争是必然的。我们广大想要考入名校的学子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专家建议大家,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要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中,讲求策略,从而使我们在备考伊始,就能够在战略方向上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为自己考入名校增加必要的筹码。
(一)名校中的非热门专业
在每年的研招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名校的相当一部分专业都会出现招不满或报考人数过少的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就如同高考填报志愿,很多名牌高校经常会出现招不满或报考人数过少的情况。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我们选择名校提供帮助。
下面是2009年报考热度最高的十大专业,按照排名的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会计、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英语语言文学。以上这10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占当年整个报考人数的10%左右,而每年全国有近400个专业招收研究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广大考生对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呈现出一种畸形分布的态势。有些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名录取比例甚至高达50∶1,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大学的某些热门专业,年年都会出现400多分的江湖高手被淘汰出局的惨烈局面。为了避免进入这种畸形分布之中,成为竞争的牺牲品,广大想要考取名校的同学不妨关注一下这些名校的非热门专业。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在这里一直提及非热门专业,而不用冷门专业这样的词汇,其原因是,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今天非常热门的专业的,在明天很有可能就是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今天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化专业,在明天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人人向往的专业。现实的事例有很多,例如在我国的80年代,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而到了上世纪末,这些专业俨然成为了非常抢手的专业。再如上世纪末大家都争相报考的生物技术专业,而事实上,读了此专业的同学,大部分都会为自己当初的草率决策以及随大流的无主见行为后悔不已。可见,专业的冷热仅仅是相对的,广大考生千万不可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盲目地关注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占相当比重的非热门专业。
那么,如何使我们广大考生通过这些数量可观的非热门专业踏入名校的大门呢?教育专家在这里将向广大考生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 亲情回馈
5月1日后报国际关系论坛一卡通学员可免费听专家精品视频课 超长课时 循环听课 每周一至周五开课 每班仅限60人
预约咨询热线:0451-86641771、86665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