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止“近亲” 高校招聘出新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09:3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学期伊始,湖北美术学院景观设计园林专业研究生余瑛登录心仪已久的本省一高校招聘网页,赫然发现,和其专业对口的艺术学院虽有招聘计划,但除常规报名条件外,还多了一项“特别”规定:报名者须是省外高校毕业生。
家在武汉的余瑛一直梦想毕业后留在家乡高校当老师,“现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本地院校再设门槛,岂不是雪上加霜。”余瑛有些郁闷:为什么将省内毕业生拒之门外呢?这不是典型的“重外轻内”吗?
余瑛所指的高校就是湖北大学。日前,该校在校园网上公布了2009年教师招聘计划,其中艺术学院拟招聘环境艺术与动画设计两专业3名硕士,应聘条件明确规定,第一专业须同专业普通本科,且为省外高校毕业。
防“近亲繁殖”拒招本地生“一刀切”的做法引起质疑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为教育学院美术系,2005年正式成立。面对“重外轻内”的质疑,该院院长严家宽教授称,此举旨在防止艺术“近亲繁殖”。严家宽是国内著名的重彩写意山水画家,作为首任院长,他立下了规矩:“学院创建初期,选材不能局限在省内。”
严家宽说,招聘教师不选省内高校毕业生是基于学科自身发展的考量,“艺术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其艺术流派、风格都不尽相同。招聘外省高校毕业的老师,就是为了融合不同的流派和风格。高校艺术教育要上质量、上台阶,就不能搞‘近亲繁殖’。”
“以前尽管没有明确表示不招省内学生,但实际操作中已经执行了此项规定。”严家宽说,今年为了减少“关系户”做“无用功”,直接选用了“张榜告示”这一“礼貌”做法。  如果确实有高水平的省内毕业生报名,能否网开一面?“不!”严家宽表示,既然有了规定,就不能破坏。
据了解,武汉各高校艺术学院均有防“近亲”的招数,但未公开表示拒招本地学生,湖北大学这次首开先河明确表示招聘教师不要省内高校毕业生,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
余瑛说:“艺术学科很强调个性,如果仅仅以毕业学校所在地作为招聘条件,把其他因素排除在外,让人难以理解。”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欢迎您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教授介绍,每所高校艺术院系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如果教师都是同一风格、同一类型,的确对艺术教育发展不利,该校近年来也很少引进同一所高校毕业生。但他同时表示,招聘老师,更应关注个人能力,对学历和毕业学校“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
“从学校角度讲,强调教师来源结构多样、交叉,带来不同风格,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绝对化,否则走向反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本地和外地求职者同台竞争,应该看重能力素质。如果本地求职者水平高,还“一意孤行”坚持招外地求职者,也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近亲繁殖围困大学校园教职员工严重“亲缘化”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艺术类院系,其他学科和专业也开始“有意无意”地限制报名者的“近亲成分”。如武汉大学在其2008年招聘教师启事上明确规定:“具有非我校学习经历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这都有深刻教训。”王刚(化名)是湖北一省属高校某学院党委书记,此前担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王刚说,该校部分传统学科发展多年后,教职员工都是师生、同学关系,“亲缘化”特别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几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所内地高校987名教师中,有604人在最高学历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有教师的62%。而且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程度越是严重”。
研究这一问题的大背景是中国最近十几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创新水平滞后于投入,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大学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亲繁殖”。顾海兵如是分析。
如何破解“近亲繁殖”困局,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副教授端出“妙招”——建立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长效机制,力避“近亲繁殖”,需要“内娶”与“外联”并举,倡导“远缘杂交”。
通过“内娶”淡化原有学缘“亲情”,以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为抓手,促进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改善;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基地为纽带,搭建学缘结构优良的创新团队;以特殊政策吸引海外杰出人才,促进学科梯队的组建和“远缘杂交”。

5、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详见各招聘岗位信息表中的具体要求)。
曾因犯罪受过各类刑事处罚,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人员,均不得报考。
三、招聘组织
省属高等院校(含高职院)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纳入省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统一进行,省人事厅负责统一发布招聘信息,统一公示招聘结果和办理备案手续,省属高等院校(含高职院)负责招聘岗位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的组织实施工作,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负责督促检查。
四、招聘步骤
省属高等院校公开招聘的岗位以考核为主,也可进行笔试、面试。
(一)岗位查询
2009年上半年辽宁省省属高等院校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详见辽宁人事考试网(www.lnrsks.com)、辽宁教育人才网(www.lnjyrc.cn)。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09年3月16日至4月5日。
2、报名方式:联系电话公布在2009年上半年辽宁省省属高等院校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中,可与高等院校直接联系报名,并填写报名信息表。
(三)考核
1、考核内容、时间和地点均由省属高等院校自行确定。
2、考核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1)资格审查:考核前由用人单位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报名人员须按照填写的报名信息如实提供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单位同意应聘的证明、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材料及能证明个人能力、资历的有关材料和主要工作业绩证明材料等(原件和复印件)。
凡有关材料及主要信息有虚假的,将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应聘的资格。
2009年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在资格审查时应提交学生证和学校推荐意见书,其学历、学位证书在按期毕业时提交,逾期不能提交者,取消其聘用资格。
资格审查的时间由用人单位通知报名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接受资格审查者,被视为自动放弃。
(2)考核拟采取的具体方式(包括试讲、面试、测评等,是否有笔试由招聘单位确定)。
(3)招聘高层次特殊人才主要考核应聘人员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依据考核结果,按岗位职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选。
(四)体检
体检要在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具体体检机构由主管部门或用人单位自己确定。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五)公示、聘用
确定拟聘人员后报省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报省人事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公示结束后,将公示无疑议人员备案并办理相关手续。
对于公示有问题的人员经调查核实后,取消拟聘资格。
五、其他
招聘政策咨询电话:与用人单位报名电话相同。其他未尽事宜,按辽宁省人事厅《关于印发〈2008年上半年省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人[2007]203号)文件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纪律与监督
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肃纪律,秉公办事,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的监督。
辽宁省教育厅
二ΟΟ九年三月

转自:国家公务员考试www.gjgwy.or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