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届五中全会昨召开 舆论界民间盼加速政制改革
(2010-10-16)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为自己阅读
[时事漫画] 中日首脑可能月底在河内会谈
[中国政情] 五中全会的两个半看点
[中美关系] 中美共治还是较量?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强
● 韩咏红 报道
北京特派员
在异见人士获诺贝尔和平奖、知识界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呼声强烈、中国国力显著上涨但国际矛盾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十七届五中全会昨天在北京正式召开。
这是一个即将影响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同时也是一个闭门的内部会议,连会议地点都不正式对外公布。只是依据多年惯例,国内外媒体与政情观察人士都知道,会议是在西长安街的京西宾馆举行。
在警卫的严密保安下,300多名**中央委员与中央候补委员,将在这里闭门开会四天,审议中国的下一个五年(2011年至2016年,也是中国自1953年以来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或简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遇到严峻挑战、社会贫富悬殊扩大、环境资源瓶颈日益显性化的当前,中国需要通过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以寻求一条更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审议“十二五”规划,这正是官方对外宣布的五中全会主题。
胡Jintao提出
“包容性增长”
在过去几天里,国内媒体纷纷预测,**总书记胡Jintao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将写入“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概念。中国将追求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缓解社会矛盾,提升各社会阶层生活幸福,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增长,而与“包容性增长”概念相伴随的,预计还会包括转变增长方式、自主创新、改善民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热词。不过,在官方公布的主题外,过去两个多月来,国内舆论界以及不少知识分子期望**高层会议还能实现另一个目标,即: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民间“挺改革”氛围的形成,要归功于温Jiabao自8月底以来的多次政改意志宣示,但更大的刺激则来自知识界对改革进度缓慢的不满与焦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