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如何正确看待“中美较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09:2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4日文章】题:中美较劲:一位台湾学者的看法(作者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蔡逸儒)稍早,中美双方为了南中国海问题及黄海军演彼此较劲,局势虽然未曾失控,但双方似乎都多少动了点情绪,两国高层先后都说了一些重话。国际媒体及关心者不免多加揣测,有些人还免不了要当事后孔明,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中意涵,分析美国是否在重新拟定对付中国的 宏观战略,北京的可能反应,或华府是否意图建构新的亚太安全体系,是否会迫使中国采取对抗性措施等等?各种假说不一而足。

  但是,这也可能只是大家,尤其是社会科学及战略安全学者由于训练的关系,凡事习惯由不同的角度切入,但这有时反而把事情弄得太过复杂,造成自己吓自己的局面,最后变成预言的自我实现。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国际政治同样也有些事情的本质是单纯的。凡事回到问题的基本面,不要夸大、过当解读,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将心比心的方法,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以易地而处的方式来加以说明,最容易让人理解,而且最后结果多半八九不离十。下面,笔者提出几位重量级美国学者及前朝官员的看法,或许有助于大家理解某些事情的本质。

  首先,美国国防部前助理副部长约瑟夫·奈访台时,笔者曾当面询问其有关如果美国把中国视为敌人,美国就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可怕敌人的观点。奈先生在回应时公开重申其一贯的主张,并说如果美国不能改变思维,将有预言自我实现的可能。这些年来,这种思维应该是所有重要美国学者、官员一致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中美关系复杂,冲击、影响最大,双方都彼此需要对方的合作,大家都必须谨慎因应,均无引发冲突的本钱。笔者不认为奥巴马政府的整体政策有变。

  其次,美国前任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陆士达在卸职后曾经赴台访问,笔者曾当面询问美国的整体亚太战略设计。其亲口告以,美国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厉害,美国并非早已备妥甲、乙、丙、丁、戊等等方案,一遇事端就拿出有关方案加以处理。他说,美国外交除了一些主要的战略指导性原则之外,大多仍以反应方式为主,哪里出事就先处理哪里,多以救火式的解决问题为重。







  第三,再说美国现任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曾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有次笔者当面向其询问,美国有无可能看到两岸关系改善太快,不满之余就以大力改善对台关系,增加对台军售来加以反制,表面上这是配合两岸关系的改善,但实际目的则是要增加中国的猜忌和不满,借此来破坏两岸关系。薄瑞光笑着回说,美国像布里辛斯基、尼克松及基辛格之流的大战略家少之又少,言外之意是要笔者不要有太多阴谋论的想法。

  各国追求、扩大自己的国家战略利益本来就是天经地义,随着中国国力的成长,相关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和东盟如果没有相应的准备,采取平衡、应对措施那才是既不能想象、也不正常,因应调整和对抗冲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

  美国的对华政策向来是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中摆荡,有时强调前者,有时重视后者。美国如果蓄意要与中国为敌,双方从人权、自由、贸易、区域安全、政治体制、经济活动到人民币的汇率,没有一项不可吵到不可开交,但当前双方都无决裂的本钱和动机。美国既是全球超强,当然有其全球性的战略考量,面对一个逐渐成长茁壮,终将强大的中国,华府心中当然有某种程度的不安。美国之所以一直要求中国政策要更加透明化,希望能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就是这个道理。

  对中国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衰弱就要挨打这些观点都能理解,但与其过度猜测别人的动机,不如坚守实践才是检验问题的真理,与其成天提心吊胆,担心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反华阴谋,不如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这才是自保与兴隆之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0 21:5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