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载,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将于近日出台,其中包括房产税征收办法。可能会在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类似于物业税。目前上海部分房企高层已经接到有关税收政策的“短信提醒”,并酝酿快速消化存量房源。(5月12日《上海证券报》)
上海能及时出台调控细则值得肯定,但有关税收政策只给开发商发“短信提醒”,让人十分不解。究竟是提醒开发商早日把存量房源“吐”出来,还是提醒开发商及时做好应对调控的准备?如果是因为前者当然有利于平抑房价,如果还有后面这层意思,就另当别论了。
按照常理,政府出台公共政策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所有群体,任何群体都没有优先了解掌握公共信息的权利。但上海部分房企高层已经接到有关税收政策的“短信提醒”,无疑比公众早一步了解了调控信息,这对公众来说极其不公平。政府为何要给开发商“另开小灶”吃“偏心饭”?公众需要一个合理解释。
政府只给部分房企高层发“短信提醒”,显然对没有收到短信的开发商不公平。这到底是政府行为还是个别官员个人行为?值得追问。如果是政府行为,这种行为则不妥;如果是官员个人行为,则有泄露信息之嫌。而且,“短信提醒”究竟是提醒开发商什么?公众更想知道具体内容。
在我看来,在宏观调控的特殊时期,政府任何不阳光的行为,都可能引发公众无限猜想。这是因为,楼市存在“官商勾结”已成共识,某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特殊关系更不是什么秘密。如果说,这个“短信提醒”内容是要开征房产税,我以为,可能传达给开发商两层意思:一是提醒开发商快速消化存量房源,以免在政策调控中遭遇损失;二是提醒开发商开征房产税不再是传说,开发商要提前做好应对房产税的准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商就会想着如何应对这一税收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