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荒少年缔造百亿钢铁帝国 称妻子是“守护神”
--------------------------------------------------------------------------------
2008-06-02 07:30 来源:京华时报
张祥青的生意经:“一条路走久了肯定会死,所以就要变革,寻找新路。” 本报资料图片
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
失去父母的关爱, 张祥青没有沉沦,他把一切苦难看成老天对自己的眷顾,捡垃圾、卖豆腐、卖废钢、建钢厂……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创造了百亿财富,回报社会。
地震孤儿少年多磨难
15岁,大多数人还是父母翼下无忧少年;张祥青,这个地震孤儿,受政府照顾进入当地铁厂成为一名工人,结束了边上学边捡垃圾、割猪草、卖冰棍的日子。
对这一影响了他一生的转折,5月29日张祥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因很简单:收入不一定比捡垃圾多,但垃圾不是天天有,进工厂提供了固定的生活来源。
回忆轧钢工人的生活,张祥青说:“很热很原始。光着膀子,火红的钢坯出来,身子前面汗如雨下,背后冷风刺骨,冬天里,累得靠着带着余温的钢坯就能睡着。”
不过,还童心未泯的他,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有意思,铁厂不仅磨炼了他的毅力,人也学乖了,学会不让人欺负,学会适应环境。
这里开启了他一生的大路,或许当时他大脑中还没意识到,身体上已烙上铁厂永久的烙印。
就在上班第12天,一块火红的钢渣迎面飞溅出来,卡在张祥青护目镜上,永远烧掉了张祥青左眉一半的眉毛,落下的这个容貌上的缺陷差点影响了他的婚姻,也断送了他当兵的梦。
到18岁,刚刚成年的张祥青结束了铁厂的工作,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学习做豆腐的手艺,期望能自己做小生意摆脱贫困的生活。
学习归来,他开始一个人单过,起早贪黑做豆腐,然而人生失败的教训从这里开始。从南方师傅那儿学来的技术做出的豆腐并不受当地人欢迎,成本也高。张祥青在走街串巷中碰到一个同行老前辈,他恳求人家:“大爷,您豆腐好吃,我学学成不?” 善良淳朴的大爷吃了张祥青请的一顿饺子就收下了这个学徒。迄今,张祥青仍和师傅保持着亲人般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