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81|回复: 1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跨考强烈推荐☆★ 2009年考研新手备考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9 14: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8年初试的硝烟过后,09年又一轮的考研备战开始了,在这里,我为备考09的朋友们编辑了这个《09年考研新手上路指南》,以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考研的复习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在复习的道路上又不能摸黑前进,跨考考研论坛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让大家能够查找到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相关考研真题及相关信息,以前学长们的复习经验之谈等等。

       这个所谓的新手上路指南,就是整合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从考研择校择专业到公共课目和专业科目的复习方法和经验再到其他一些相关问题都作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大家没有必要每一个都看到,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到,供大家参考,真正符合且属于自己复习备考经验的要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去摸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5:16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前言:

2009年考研全程时间参考表…………………………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攻略……………………

第一篇    考研择校择专业 …………………………  

第二篇    考研资料的准备  ………………………
第三篇    公共课复习计划及经验谈  ……………
第四篇    专业课相关   …………………………
第五篇    关于跨考 ………………………………
第六篇    关于考研辅导班 ………………………
第七篇   考研复习需要注意的一些点  …………
第八篇   The End结束   ……………………………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5:36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考研全程时间参考表



2008年

  1月 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2月-3月 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4月-5月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6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9月 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11月中下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12-1月 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2009年

  1月中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3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

  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5月 关注复试成绩。

  6月关注录取通知书。

  9月报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6:15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攻略



  考研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一旦下定了决心准备考研,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重要的第一步。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意愿和条件以及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来考虑好考研志愿。
  

报考第一问:你的心准备好了吗?


  在决定考研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家都经历过高考这一阶段,在高考报考时大部分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都是带有一定盲从性,基本上由家长或者老师做主。而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准备考研时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又该怎么去做了。有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认为应该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它来增长自己的才干;有的需要更换自己的专业,在自己感兴趣或者更有前途的方向求得更好的发展;还有许多的考生主要考虑提升学力以便将来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总之,请慎重考虑:你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否有利于你将来的更好发展,是否是通过你的努力能实现的现实目标,是否符合你的兴趣爱好。



报考第二问:研究生都能怎么读?


  准备报考研究生,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研究生的分类。研究生按攻读学位等级的不同,分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两级,一般我们提到的研究生是指硕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基本类别及其区别,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脱产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目前,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只面向本单位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有的单位面向本地区、本系统的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
  2.按在学期间提供经费渠道的不同,分为国家计划内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内招收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实行由本人选报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定向生在录取时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研究生的培养费由自己提供,毕业时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自谋职业。
  3.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类研究生,特殊研究生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
  目前,国家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有三种办法: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免试推荐(保送研究生)。
  

报考第三问:什么专业最适合你?


  在报考阶段,应该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招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这里,我们将研究生专业分为热门专业、传统专业和特殊专业硕士加以分析。
  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但是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量力而行,选择好自己的专业。
  传统专业: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特殊专业硕士:主要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考试相对独立,因为培养方向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因此,特殊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然特殊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对于一些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特殊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至少可以在专业课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远。
  

报考第四问:你的目标是哪所学校?


  不同类型大学能够相互比较吗?
  在选择好专业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报考学校。在选择学校时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几点因素:
  1.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否则只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在质量高点的学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不至于白白浪费三年的光阴。判断一个招生单位的质量通常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在该专业领域的地位,导师的名气、学术成就,该学校(单位)在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等等
  2.考虑一下毕业后想在什么地方工作。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工作机会多,如果是想留在北京工作最好选择报考北京的学校,想留在上海工作就最好选择报考上海的学校,即使不留在京沪,从京沪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学生也更加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毕业以后在异地找工作是件很费力的事情,时间上、空间上和经济上都是比较麻烦的。
  3.在选择学校要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命中。考生应全面了解学校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
  首先要看录取分数线,有一些比较好的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高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其次,要看所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然后,还要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录取比例,数值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这些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分析一下录取门槛是逐步降低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难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最后,考生还要研究学校的录取情况。由于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负责,各专业院系的自主权比较大,因此必须详细摸清录取情况,比如,实际录取名额到底是多少。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和专业院系有很多内部保送的名额,表面上看起来招生量不少,但公开招考的并不多,对这些考生都要有客观的分析。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还应考虑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把目标定得现实一些,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总之,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根据社会的趋势理性判断改专业的就业前景,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在别人的后面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实力,多方收集学校和专业有关的信息,权衡利弊,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正确做出抉择。其实无论哪个专业,关键是你是否努力做出成绩来,只要有所成就,其他物质上、精神上的目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报考提醒:需要特别注意的三件事


  1.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所报考学校的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相关要求。研究生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专业硕士研究生,其报考条件也有所区别,如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是非法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中还分为有本科学历的报考和专科学历的报考,如专科报考需工作2年或者2年以上并取得同等学历资格。
  2.注意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和是否开设专业课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试是由各个学校自己命题,由于各个学校教材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各专业的研究方向也各异,即使是同一专业的试题,可能各个学校的试题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注意收集所报考学校的该专业的往年试题、笔记资料及购买相应的专业课教材进行复习,如果开设有专业课辅导班,则应尽量参加辅导班,会给你的复习带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选择报考学校及专业时最好避开热门。虽然近年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但仍有一些专业报考人数不足,个别甚至出现招不满或无人报的现象。如果欲报考外校的研究生,比较实际的方法是选一所当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而且有一定名气的学校,还要考虑该校当年的招生名额、历年分数线等等。在一些热门专业或热门学校中也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不妨有选择地报考。
  

下面未来几年急需的专业人才,以供参考: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是以下9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保险业精算师。另外,“入世”后,以下7类人才将走俏:
  1.教师,我国将有数千万人要重新就业,在岗人员也需要知识更新,教师地位将大力提高。
  2.律师,熟悉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通晓国内外法律的人才也将受青睐。
  3.外语人才,贸易经济将与国际接轨,懂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特别受欢迎。
  4.心理医生,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疾病将增加,所以急需大批心理医生。
  5.旅游人才,境(国)外人员将大量进入我国旅游观光,内地也将有大批人员出境(国)观光考察。因此,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以及通晓古今中外的导游人员,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6.信息业人才,谁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信息咨询员、电脑网络技术员等信息灵通人士将受垂青。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7: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考研择校择专业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7:36 | 只看该作者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8:1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考研的报考问题,一位学长是这样说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8:4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考研的择校问题,一网站的必读帖: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59:3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择校择专业的问题,一位学长是这样说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3:21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