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菊21日将以高雄市长身份前往北京、上海访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6: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蔡英文:陈菊登陆无关两岸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5 12:00:26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陈菊访问中国大陆是为世界运动会,无关两岸政治。(中评社 邹丽泳摄)
  中评社台北5月15日电(记者 邹丽泳)高雄市长陈菊将在5月21日访问中国大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上午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陈菊是为高雄市政府主办世界运动会事宜,须赴各国宣传,她事前知情,这次登陆是“身为市长必须扮演的角色”,与两岸政治无关。

  蔡英文未来是否以党主席身分访问中国大陆?蔡英文称,党主席登陆兹事体大,更应小心谨慎。

  蔡英文称,民进党不反对与中国大陆交往,但民进党必须先凝聚共识,有基本共识、基本原则才能让所有党内同志有所遵循,否则中国人很厉害,会作内部分化。

  党发言人郑文灿稍后补充,高雄市长陈菊将在5月21日到中国大陆访问,有两个目的,一是参加是世界不动产协会在北京举行的年会,一是了解中国大陆选手团是否顺利到高雄参加世运比赛。陈菊登陆,与正在举行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完全不同,一个是国际性活动,一个是统战活动,两者天差地别。

  陈菊21日将以高雄市长身份前往北京、上海访问,成为民进党政治人物登陆层级的最高行政首长,引起关注。

附件
高雄市民手册1.jpg (159.59 KB)
2009-5-15 13:3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06:50:57 | 只看该作者
陈菊凯道直奔北京 蓝委:517最大讽刺
陈菊凯道直奔北京 蓝委:517最大讽刺
   2009-05-15 11:36:35  



李庆华指出,陈菊从凯道直奔北京,这是517呛马游*最大的讽刺。(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15日电(记者 黄惠玟)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传出将于517之后前往中国大陆访问,国民党“立委”李庆华今天上午指出,这是民进党517的最大讽刺,民进党不是要反中吗?怎么陈菊还去拥抱中国大陆,拥抱人民币?民进党和陈菊难道是人格***了吗?

  媒体报道,陈菊是以“接受北京台商颁奖”为由,申请访问中国大陆,预定5月21日以高雄市长身份赴北京、上海,进行4天3夜的行程。由于517民进党中央发动呛马大游*,使得陈菊的中国大陆行备受质疑。

  李庆华指出,陈菊要从凯道直奔北京,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知道此事吗?结果这个行程,民进党竟然还想隐暪到517之后,这显然是要骗过517之后,先骗民众上街再说,这更是民进党在自打耳光,陈菊的中国大陆行显然为517的正当性投下震憾弹。

附件
92af8ccd3e.jpg (50.26 KB)
2009-5-15 13:36

高雄市民手册0.jpg (186.42 KB)
2009-5-15 13:41

福利指南1.jpg (60.3 KB)
2009-5-15 13:41

高雄市民手册.jpg (202.71 KB)
2009-5-15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06:51:01 | 只看该作者
高雄市长陈菊521登陆 访问北京、上海
高雄市长陈菊521登陆 访问北京、上海

  2009-05-15 08:50:01  



陈菊的登陆之旅,廿一日由台北出发抵北京,廿四日再由上海飞回台北。
  中评社台北5月15日电/中国时报报道,高雄市长陈菊以“接受北京台商颁奖”为由,申请登陆中国大陆,五月廿一日将以市长身分赴北京、上海,展开四天三夜的登陆之旅。陈菊此行,为降低将被称是绿营登陆最高位阶行政首长的敏感话题,特别邀请“高雄市观光行销团”成员同行。  

  报道说,陈菊的登陆之旅,廿一日由台北出发抵北京,廿四日再由上海飞回台北。四天三夜行程,以拜访北京、上海两地台商为主,吁请他们协助行销世运会与高雄市观光旅游。  

  此行是否会见大陆官员、在官方或民间公开场合行销世运,被列为最高机密。  

  邀观光团同行 人人收到封口令  

  高市府高层私下评估,陈菊此行对市府团队执政成绩有加分效果,但因适逢五一七呛马大游*在即,为免相互产生干扰而出现变数,为此,五月一日签好公文准备要送“陆委会”时,曾临时喊停。直到最近又决定登陆,再重新送件,并希望消息能够延至五一七后再曝光。  

  陈菊带领登陆团成员多达廿人,有副市长李永得、观光局长林昆山,其余十七位团员全是高雄市观光旅游、饭店、美容整形业界人士。人人全收到封口令。  

  以接受台商颁奖为由 降低敏感  

  对于高市府这次低调登陆行销,团员中有人颇不以为然,他们说,行销高雄不偷又不抢,应该理直气壮。也有人以五月十八日在厦门登场“海峡两岸论坛”为例说,各县市政府莫不把握良机参与,却唯独高雄市缺席。  

  据悉,陈菊这次登陆行程是由前市府团队成员的台商友人协助安排,最后敲定以“接受北京台商颁奖”为由提出申请并获核可,用意在降低政治敏感性,避免引起深绿支持者的反弹。


    相关专题: 两岸新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06:51:06 | 只看该作者
老夫认为民进党不系政治力量!
也从没想过与你辈谈!勿自刷色于脸皮上…哼!弄什么情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06:51:11 | 只看该作者
何不顺道来看看海西美景和潜在的合作商机

泉州清源山。
     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
     道教佛教并存,各创灿烂文化。还有伊斯兰教的灵山圣墓被誉为“世界第三麦加圣地”。
    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我认为都是第一流的。
    方圆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山并不高。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
    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真正的文化名山啊。
    清源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岩是真正的极品!
   “青牛西去,紫气东来”。



     这尊石雕是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
     原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
     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造型端庄慈祥,和蔼可亲,垂耳飘髯,神态浩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



     山上到处是绿的让人心旷神怡的小山路。
     这里四季常青,随步可见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山顶云雾蒸腾,洞前亭阁缥缈。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清源山给人感觉非常清幽,这点只有四川的青城山可以媲美。
    清源山的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


     这是弥陀岩,到处是文人墨客的笔迹。
     弥陀岩也是清源山的精华之一。



     过云台,穿“一线天”,便到了高筑云台之上的弥陀岩石室。这是个石头修的庙宇哦。不是木头的,是仿木的建筑。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仿木结构,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宽5.6公尺,歇山顶,石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一尊,高5米,宽2米,造型端庄大方,面容丰满,慈祥和善。右侧有石碑《元代重修记事石碑》,碑文中居然出现的多处简化字,是汉字简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清源山的石雕精品非常多。



    这是近代著名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这位前辈圆寂前最后遗墨“悲欣交集”这几个字发人深思啊。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这在清源山体现得更为突出。在碧霄岩还有喇嘛教三世佛造像。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经专家考证:是我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
    另外还有伊斯兰教的灵山圣墓等等。太多了,太值得去观摩了。



    这是山顶的天湖,湖水蓝的醉人、美的动人。是吸氧、喝茶、聊天、休假是最佳之地。到这里大家都该歇歇脚了,是不是。。。
   (这里可以看到泉州全城哦)
    清源山可以说是一幅绝妙的“山海大观”图。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尽收眼底,远景有大海苍茫,构成诗意般的意境。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题字“第一山”,我想他也是被清源山的清幽和绿意所征服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06:51:15 | 只看该作者
台灣是世運主辦國陳菊以主辦城市市長身分到各國宣傳有其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06:51: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想法新颖

可在大陆她尚是不敢这么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06:51:24 | 只看该作者
台灣好像沒聽過“尚是”這樣的說法,不知何意?
還是你筆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06:51:30 | 只看该作者
尚且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6:51:34 | 只看该作者
咋就又成国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0:5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