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必对每一句话都过于“激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2:3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必对每一句话都过于“激愤”
不必对每一句话都过于“激愤”fficeffice" />

ffice:smarttags" />3月14日是大陆政府制定颁布《反***国家法》4周年,对此,马英九及相关人员都发表一些谈话,站在大陆立场上,有些话语是否合适显然值得商榷。但这些言论却遭到了大陆某些人士尤其是网络民众的激烈批评和大力攻击。可喜的是,大陆当局及相关部门却非常冷静,并没有人跳出来大声指责和评论。我认为,这是大陆方面体现的一种更加自信和沉稳,处理台湾问题更加成熟,对待一些细节也更有理性和耐心。
其实,姑且不说马英九的谈话正确如否,细想一下,两岸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未来显然还有更多的摩擦和争执,很多语言和行为可能越界,或者造成误解。60年的争执并非一朝一夕能消除的。除了马英九及其发言人,包括近日其“国防部长”陈肇敏说的一些话,无疑都富有争议性,也容易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双方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更需要以耐心和理性,高度的容忍,对于双方随时可能发生的矛盾和摩擦,要尽力避免在语言上擦枪走火,切莫使双方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出现倒退,给历史留下难以挽回的影响。
回顾以前的对台关系,大陆可能因为缺乏自信以及经验不成熟的原因,常常容易被台湾方面很平常的一句言论而“动怒”,甚至引发更大更激烈的动作,其实这大可不必,有些政治人物的言行,只要不朝实际台独的底线迈进,即有实质台独的动作和结果,说了也不必过于惊慌,自己稳不住,靠什么稳住别人?
在言论方面,大陆因为领导集团的高度统一性,在官方是一般不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言论的,但在台湾内部却就不一样了。首先是反对党的压力,给执政当局造成影响,造成说话常常“走调”。其次是选举的压力,使政治人物为了迎合选民,说出不当的言论。再就是一些官员的随意性,也常常会爆发出惊人的“言论”。
对于上述情况,大陆需要的是一颗宽容之心,包容之意。政府如此,民间也不必每一句话都上纲上线。只要双方都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一中”,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不变,对于一些看似不当的言论,尽量克制,更不必草木皆兵。本人阅读了中评网及其它有关网站的言论,感到有些确实过于危言耸听,似乎马英九说一句话,其“内阁”成员说一句话,好像就马上要变天、台独马上又要来到一样,因此大加挞伐,什么话解恨说什么,一些“武统”的叫嚣声也会尘嚣而上。其实这恰恰反应了一种不自信。
最后,还是以胡Jintao总书记的“十六字”箴言最能概括,“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要互信,就要多包容,都把身子放软,不为一句话动怒,对于“争议”,尽量不要触及,等条件成熟了自然解决,只要双方能“求同”,存点“异”天塌不下来,何必斤斤计较?有了上述三方面的保证,“共创双赢”也就成为可能!
山东胶州南关教委
战绪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2:34:48 | 只看该作者
東海被日本占領了,怎沒人管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2:34:51 | 只看该作者
夸张了吧 东海那么大可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2:34:54 | 只看该作者
理性是有力量的标志,
激愤是涵养不足的标志。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2:34:58 | 只看该作者
有理不在言高;
山高遮不住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5:2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