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行政院国土安全办公室主任郭临伍已经在日前去职,遗缺由陆委会联络处副处长张志宇升任,张志宇已于2日走马上任。”3月初,台湾媒体上一则不到500字的简短消息,意外地让一个神秘低调的机构浮出水面。国际先驱导报今天将告诉我们,台湾的国土安全办公室,究竟是干什么的?
“9·11”事件以后,反恐成为一大潮流。当时的台湾当局既想向美国示好靠拢,也本着“主权国家有的台湾都要有”的想法,开始设立反恐机构,组织反恐行动。在此大背景下,台湾于2004年成立“反恐办公室”,后于2007年改名为国土安全办公室。
据了解,台湾“反恐办公室”刚成立时只有20多人。这20多人中,包括台湾的国安局警政署等单位,还设有“国防部应变组”,台湾军方也派遣1名上校常驻联络。
其实,“反恐办公室”自己并不直接搜集情报或执行反恐行动。它在早期最主要的职能,是把各个条块分割的情报单位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沟通协商,如果发现有恐怖袭击危险,就向行政院提请发出警报。
台湾政府的警报也像英美等国一样,分绿、黄、红等颜色级别。当红色警报亮起,台湾行政院会启动反恐应急机制,警察系统等岛内执法部门会相应采取行动。如果事态特别重大,台湾地区领导人与军方也会根据“反恐办公室”的危险评估,宣布进入全岛战备状态,进而让军队介入相关行动。
“反恐办公室”四通八达,影响力极大:对内可以沟通协调岛内各大军警单位、情报系统,对外与相关国家反恐机构进行情报交换和协同动作,甚至能通过决策建议,影响台湾行政机关运行与岛内领导人思路。
曾以反恐为名嚷嚷“袭击大陆”
由于台湾基本不面临严格意义的恐怖威胁,“反恐办公室”的工作虚多实少,或者即使做了什么也不便公开。因此,“反恐办公室”也时刻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强力部门定位。陈水扁时期,“台独”与反大陆思想交互作用,台湾有关部门生拉硬扯,竟然认为恐怖行动也是大陆威胁台湾的手段之一。国土安全办公室借机通过混淆军事活动与恐怖活动,鼓吹攻击大陆城市目标。
2007年12月,国土安全办公室研究员欧锡富在吕秀莲设立的“台湾心会”上提出一份报告,明确主张台湾可以用“雄风-2E”巡航导弹攻击香港、上海等地。当时“雄风-2E”刚刚获得台湾“立法院”13亿新台币的预算,准备投入量产,欧锡富的报告轰动一时。
在那份反制大陆色彩很浓的报告中,欧锡富认为,解放军对台湾的作战策略已经不再是着眼于“渡海登岛”,而是“越海而不渡海,以战逼和”。台湾以先进导弹攻击大陆经济目标,可增加大陆攻击台湾的代价,导致攻台无果而终。
随着政党轮替,这份嚷嚷攻击大陆的报告再没人谈起。
向美国国土**部看齐
无恐可反,外加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国土安全办公室面临着转型。
岛内安全学者与官员认为,当台湾也遇到类似四川地震那样的重大灾害,或者要举办重大活动时,需要高效协调好各部门,所以台湾“国土安全系统”的进一步整合与扩大,只是早晚的事。未来它的去向很可能学美国的国土**部,向行政院下的一个部级单位转变。
除了加强反恐情报协调和监控措施外,还在向联邦紧急应变方面充实职能。
台湾行政院2008年公布方案,准备在2010年开始机构改革,共设置14个部和7个委员会,其中就有一个“内政及国土**部”。
当然,这个部门的未来职能已经远远不止现在的国土安全办公室那点范围,而是涵盖民政、户政、兵役、出入境及移民、警政、消防、海巡、空中勤务等多个职能,而目前台行政院下辖的内政部、海巡署、文建会、交通部、青辅会等都有可能归并进来。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