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海南对解放台湾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8: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谭智元(blog)
   
    请注意以下的时间顺序及发生的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时全国仍有2/5面积的国土还未解放,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台湾、海南诸岛、福建厦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在全国各地的国民党残兵败将总人数仍有200多万人。
   
    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发起金门岛战役,我登陆部队三个团计9086人,激战两昼夜,全军尽没。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
   
    1950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和四十三军乘坐400多只风帆船,跨海进军海南岛,至5月1日,海南岛获得解放。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命令朝鲜人民军跨过三八线,陷攻汉城。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195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麦克阿瑟及美国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支援南朝鲜(韩国)军。我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已派出驻日本的美国空军和海军支援李承晚军作战,并在声明中以 “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名,宣布派驻菲律宾的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我们今天回顾整个海南岛战役的那段历史,要放在当时特定的世界形势和大背景中去思考,那才是有益和有意义的。它也使我们今天更好地思考:何时才是统一台湾的最有利时机。
   
    有一条时间的红线,由于它的重要,所以要特别的先提到:那就是1950年6月26日。它是整个海南岛战役的关键时间。
   
    1949年10月1日到1950年6月27日。在短短的这八个月的时间里,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它最迫切需要考虑的是:在外部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国内复杂的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新生政权还不巩固,极不稳定),进一步解放那些仍在国民党残余军队控制下的国土,最终完成全国的统一。那时谁也无法预料和把握未来世界局势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包括后来那场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及随之而来的美国的干涉,它的舰队介入台海,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有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至今仍骨肉分离的深深之痛。
   
    谈海南岛的解放,不能不谈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韩先楚将军。正是这位一代名将置个人生死和荣誉于度外,斗胆进言,力主提前攻打海南,并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冒着丧师琼州海峡的极大风险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的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
   
    回顾历史,让人惊心动魄。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解放海南岛的作战方案,最早出现在1949年12月18日,由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和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摆在了毛 泽 东****的案头。毛**也不是不想尽早解放海南岛,但在这之前(仅2个月),即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发起金门岛战役,我登陆部队三个团计9086人,激战两昼夜,全军尽没。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海战士气的低落至今没有走出,阴影仍重重笼罩在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心头。金门之战失利,仍历历在目,教训十分深刻呀。。
   
    同金门岛相比,海南岛远离大陆,与雷州半岛遥相对望,孤悬南海之中。当时,己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以舟山、金门、万山、海南诸岛,组成一根海上链条,互为依托,防卫台湾。在海南岛这弹丸之地,蒋介石更是部署了十万步兵、五十多艘军舰和四十多架飞机,布置了一个“海陆空立体纵深防御”工事。 
     
    解放海南岛的困难,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横隔着琼州海峡。茫茫大海,浪急水高。进攻的主力,是林彪的第四野战军40军、43军,这是一支赫赫有名的“东北虎”军队,刚由东北一直打到广东的南部沿海,这也是一支没有任何的海战经验的军队。可是,陆地是虎,海上是龙吗?渡海作战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金门之战”?仅靠木帆船跨海作战,既无空中掩护,强行渡海如何才能一战成功?如何才能避免由于轻率进攻而蒙受巨大损失?毕竟,没有谁能保证它一定能渡海成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8:22:2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过了整整13天后,到了1949年12月30日,毛**在出访苏联期间,才打电报给林彪,同时艰难的作出了《关于做好渡海作战的指示》:同意第十五兵团“所取方针,即努力争取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


但是计划一波三折:由于在时间太过仓促,渡海船只和船工等渡海条件准备不足,第十五兵团不得不放弃了阴历年前进攻海南岛的计划。(这是第一次计划的变动)。随后,毛**又发来电报,详尽分析了海南岛作战的特点,指示林彪:希望海南岛的问题能在1950年春夏两季内得到解决。


1950年2月,渡海作战前敌指挥部在广州召开了攻打海南岛的作战会议。与会人员有叶剑英、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和四十军、四十三军两个军的军长。会议决定,1950年5月底渡海作战准备完毕,6月份渡海登陆作战。(请注意渡海登陆作战的时间)


对于这个决定,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却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认为:“如果在谷雨前的5天内即4月20日前,不发动攻打海南岛的战役,就要往后再拖整整一年。因为解放军的渡海工具基本上是风帆船,非得依靠谷雨前的季风过海不可。”


韩先楚建议尽快发起攻势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他从老船工、老渔民口中,掌握了琼州海峡的风向和潮汐规律。他获悉:每年从正月到清明都是北风和偏北风,风顺浪和,利于南渡;谷雨过后,海面多为南风,惊涛骇浪,不利南渡。他心中始终坚信打海南岛的战役,最佳的时间是在4月20日前。


广州会议结束后,韩先楚回到四十军,立即召开了军党委会,会上没有向部队传达广州作战会议的决定。反而下令:“关于6月份登陆作战的时间问题,不向下传达。对部队要强调渡海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延,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在3月份前完成。”


熟悉我军的军事运作方式和指挥系统的人都知道,他的命令意味着什么。军党委会上的其他高级将领,也明白他的命令意味着什么。还有一个小插曲,其中的有一位高级将领,当晚在海边巡视部队时,据说让流弹刚好打伤了左腿,不得不回后方休养。这位高级将领后来受了处分,这是后话。


在随后的战前准备中,四十军把缴获的汽车引擎拆卸下来装在木帆船上,改装成机帆船;把战炮装到机帆船上,左右定位,装备成“土炮艇”。这种土炮艇目标小,隐蔽性能好,易于接近敌人,而且造价低,时间短,可以大批量装备部队。很快,雷州湾、安铺港和流沙港泊满了一支支“土舰队”。同时派人四处收集船只,并下令将部分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以增强攻击能力。3月初,四十军征集到1058只风帆船,动员船工1417人。这样,基本上解决了渡海船只和船工问题。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眼看清明即过,谷雨冉冉,韩先楚将军寝食不安。他向兵团、四野发去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分析大规模渡海作战与小型偷渡的利弊,并请林彪转报中央军委和毛**。 韩先楚将军又经过两天两夜的思考后,直接向**中央、中央军委报告,陈述己见,说:“如果兄弟部队四十三军没有准备好,我愿亲率四十军主力单独渡海作战。” 他知道自己立的是军令状!他比谁都清楚金门失利给我军带来的震撼。但是他经过反复计算潮汐,以及风向预测,觉得把握很大。心中己执意下了决定:在4月16日大潮前,就是单凭他的四十军主力,也要发起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在他的坚持下,中央军委和第四野战军终于批准了海南岛战役发起时间。即4月16日18时30分。那时,离谷雨前(4月20日)仅仅还有最后的5天!!!内海上果然刮起了东风。韩先楚率领四十军和四十三军乘坐300多只风帆船,跨海进军海南岛。 1950年4月17日凌晨3时,40军在用木制风帆船战胜国民党炮舰拦截后,胜利抢滩海南临高角,开始冲击国民党滩头阵地。韩先楚将军随先头部队一起在敌火力下涉水抢滩,一个连的战士急得冒着敌人炮火冲过来,把他死死按在一块巨石后面,不准他再往前冲,用身体给他堆了一个人体碉堡。。。 4 月18日,这位将军率领自己的部队相继攻克美台、加来、澄迈等地。4月21日,四十军不顾敌机轰炸扫射,飞速赶至美亭地区,对围攻四十三军登岛部队的5个半师之敌实施反包围,打响了海南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会战。经打掉敌人会战指挥部,击溃敌主力,“伯陵防线”全线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8:22:25 | 只看该作者
随后,韩先楚将军指挥岛上部队利用缴获的汽车组成快速部队,全线追击,将岛上敌军尽数歼灭。5月1日,海南岛获得解放。人们发现将军独自一人面对大海坐了一夜,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5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又攻占了舟山群岛。至此,东南沿海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之外,已全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 打下海南,也就是仅仅在2 个月后,朝鲜战争全面爆发。随后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开出面挽救奄奄一息的国民党政权。由那时开始,在不可逆转的时空中,由于朝鲜战争这场不可预料和震惊世界的战争,我们失去了第一次统一台湾的有利时机。


今天,我们回过来想想,如果没有韩先楚将军的坚持、强烈的主动寻战的意识和力排众议的勇气,如果没有这位将军的战略眼光,如果没有这位将军捕捉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时机,利用谷雨前的最后5天时间打下海南岛。我们现在看到的海南岛,我们的琼州海峡,也会有美国第七舰队的身影,海南,这颗孤悬南海之中,与雷州半岛遥相对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南海明珠,也将成为第二个台湾,与我们骨肉分离!!!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宣布派驻菲律宾的美国第七舰队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由那时开始,美利坚帝国,这个凭借它的极富战略眼光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精心布局,从而建立起从北冰洋到欧洲,从大西洋到非洲好望角,从地中海到中东,从波斯湾到印度洋,从巴拿马运河到马六甲海峡,从太平洋到日本海具有全球战略优势的国家,这个拥有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势力、有着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国家,就成为我们统一台湾的最大的阻碍因素。 今天,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没有人能在台湾问题上试图避开和忽略美国人的存在。整整57年了,我们也都在思考,什么时候才是我们国家统一台湾的最好时机?其实它的答案很简单,那仅仅是一种思路:台湾问题,包括它的最终解决及解决它的最佳时机,无论是和平方式,还是武力攻台,都是取决于美国这个关键的因素的。即这个时机是在美国的全球的“势”被削弱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 《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数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句话,我们的战略家们常从军事战术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它在战争中取胜的意味深长的道理。但是,我们通常忽略它的一个更浅而易见的却至关重要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国势也是无常势的。这个国家,既包括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包括我们中国这个央央大国。 时间使人具有历史的眼光。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的国势也是无常势的。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发现,在1950年之后,我们还有一个统一台湾的千载难逢的时机,可惜,我们最终也没能把它握住。这个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提这个时机,它同一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就是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这也是一场与中国有关的同样震惊世界的战争,但它的结果更深深的影响了那个时期的世界格局: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势力的此消彼长,整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这是一场美国历史上有着最惨痛回忆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自从1961年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到1975年4月30日,美军撤出越南,越战结束。计有58191个美国人死于越南丛林,受伤30余万人,损失飞机9000架,消耗弹药1400万吨。。。。越南,这个被基辛格(尼克松的国务卿)称为“四等国家”的莞尔小国,在极大的外部势力的帮助下,使美国泥足深陷,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约翰逊及尼克松政府被毁),给美国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致尼克松的继任者福特在1974年8月9日的就职演说中宣布,“我设想这个非常时期的任期……这是一个令人心烦意乱的历史时刻”。以至在越战后期到它结束后的最初几年,越战的阴影笼罩着美国上下—从它的政府到民间,到处充斥着灾难的悲观情绪和极端的厌战意识,很难想象,如果再发生任何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包括我们假设的台海战争在这时发生),福特(1974年继任美国总统,1977年卸任)以及其后的卡特政府(1977年任美国总统。1980年连任落选),能已经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8:22:30 | 只看该作者
对内,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的内伤,使它没有再次出拳的力气了,对外,更是直接面对苏联全球势力的处处相迫,苦苦支撑。对于美国而言,收缩一下好好养伤恢复元气才是上策,如果再与中国在台海上发生激烈的冲突,(一旦发生“台海战争”,局势的发展已经是它不能控制,战争严重后果将使它不得不考虑放弃台湾。)那是更是伤口涂盐,雪上加霜了。所以美国当时是十分担心中国趁机出兵台湾(中美未建交,处于敌对状态)。 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美国在台湾的问题上被迫对中国作出了极大的让步,并迅速调整了它对台湾的政策: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美国对台军售及美军驻台人数、武器逐步减少。随后的1975年12月,福特总统访问中国。(当时,中美还都是没有正式建交的),再随后是卡特在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交,美国终止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撤走驻台武器装备与军事人员,承诺减少直至终止对台军售。。。。。这些都是后话。。。 1975年到1979年,它只有在短短的5年时间。从战术的角度看,美国那时的虚弱,是我们的又一次统一台湾的有利时机。但那时我们为什么没有出兵台湾? 我们也有难处: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苏联在我国一半的边境线上陈兵百万装甲集群,逆火战略轰炸机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毁灭北京,苏联的战略核导弹瞄准了中国80%的战略目标。 试问当年的地球上,还有谁能拥有比苏联更强的核武器和对中国更强的敌意?对中国更有灭国的威胁?所以,那时的中国的国家首想敌,已经从美国悄悄的转移到苏联身上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中国的内部。熟悉中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1975年及最初的几年,中国的国运也是极度虚弱:


1966 年到1976年,那是一场发生在中国的时间长达10年的大浩劫,它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它对中国国运的影响,都是极为震荡的——没有经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至今难以想象无法释怀。1973年—1976年,正处于它的后期。 1976年是中国国运中最为黯然失色的一年,在短短的一年内周恩来(1月8日)、朱德(7月6日)、毛**(9月9日)共和国的三颗巨星的相继陨灭,邓小平再度悲壮下台(4月7日)。同年10月北京Tiananmen发生了政治大地震,江、张、姚和王等四人转眼成阶下囚,一幕幕的电光火石更使国人惊心动魄。。。。 1976年7月28日的这一天,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荡的余波越过唐山越过河北远至全国。。。这一场被世界称为“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的巨劫天灾,造成了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哀叹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 中国人脆弱的心灵里永远记住了这一天。。。 1976年,四人转眼成阶下囚后,华**担任**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0月,华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凡是”论。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在艰难中未有起色仍在苦苦支撑。直到1977年7月16日,在叶剑英的坚持下,华**不得不让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职务是:**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其后是真理标准的大辩论,再其后是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再其后是“三中全会”和著名的改革开放,到1978年后,中国才逐渐的走出国运的低谷。。。 苍天有眼,我中华浴火重生呀。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改革开放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为中国政治的上下交接和传递打下了一个极其稳定的基础。(避免了日后政治交接的动荡,真是中国之福)胡哥的接班是他隔代钦定的。从小平时代开始,江朱、胡温一直在执行小平的总方针政策,是一个连贯而持续的政策。30年了,今天终于开始对外显示出威力。。。。 在中国最需要内部稳定的时候,外部的世界并不平静。在1975年到1979年这关健的几年,在我们的边境之外,还有我们网友们后来耳熟能详的对越自卫还击战。(1979年2月)及后来的阿富汗战争( 1979年12月),国内的虚弱+国境外的战争不宁,使中国眼睁睁看着良机在我们身边一飘而过,。。



回顾这段历史,我仍在隐隐作痛。如果,我们还有下一次统一台湾的良机,我们还会眼看着它在我们身边一飘而过?今天,在这个中华民族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虽然国势日盛,但是社会矛盾严重,弊端重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最需要内部稳定的时候,任何国内动乱都会使经济倒退。南美各国也是在这个阶段倒下至今未能爬起。。。前车之鉴尤不能忘。。。。 失落、悲观,甚至要痛恨政府,它也并不能为中国解决任何的困难。除了批评,我们更应该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提供思路抛砖引玉。漫骂谁都会,但认真思考解决办法的人,才是国之栋梁!!!对于我们的每一个国民,我们的网友们,不应该明白自己要为祖国做些什么吗?不应该对国家有正确的态度吗? 至少,不要做那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8:22:3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宝贵的渡海作战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8:22:3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晚上慢慢来细读~~只要是对中国统一有利的,就先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8:22: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为什么不说当年蒋介石从大陆掠走了多少金银去台湾,台湾长期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台湾日治时期留下的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8:22:49 | 只看该作者
可是民主化之后的台湾经济却衰落了也是事实啊。1996年台湾的经济总量是大陆的35%,外汇储备超过大陆。2008年台湾经济总量只有大陆的8%,大陆的广东、山东、江苏三省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台湾,按照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超越台湾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将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8:22:53 | 只看该作者
大陆在崛起,台湾在衰退。此消彼长,祖国大陆在人均方面全面超越台湾绝对不会在是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 02: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