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3:4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作者:肖永国

    2009年2月25日,马英九在会见波兰众议院副议长倪秀斯基时表示,因为“宪法”的缘故,两岸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至此,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与中国大陆保持了一致。这也是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上任以来对两岸必须认同的“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政治确认。

    2009年2月26日是中国传统的“二月二”,即“龙抬头”的日子。而在此前夕,马英九对困扰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中国原则”做出政治认同,这对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带来了好的“彩头”。马英九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认同,无论是对台湾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两岸关系的推动,及对马英九政治地位的确立,都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一、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实现台湾可持续发展;

    制约台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三个,即“两岸周边”、“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混乱”。长期以来,台湾执政当局把“防范冲突”的“重点”都放在了中国大陆身上,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是制约台湾发展最大的“敌对势力”、“政治威胁”或“政治障碍”。

   事实上,这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进一步说,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两岸是不可能发生任何政治冲突的。所以,直接冲击马英九执政当局政治根基、颠覆马英九政权的政治力量绝不可能是中国大陆,而只可能是“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台湾主张***中国的政治势力。

换句话说,在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中国大陆只可能成为“保持台湾稳定”、“服务台湾民众”和“促进台湾发展”的主导力量,只会完善和巩固马英九的执政基础、改善马英九的执政条件、优化马英九的执政环境,而绝对不可能影响、冲击或动摇马英九的执政基础,或者对马英九的执政造成政治危害或政治冲突(至于说,台湾执政当局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也就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了)。

    马英九执政团队长期“紧盯”中国大陆,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敌对势力”、“政治威胁” 或“政治障碍”,反而对“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的政治势力对马英九执政带来的执政危害熟视无睹。这是马英九最严重的“政治误区”或“政治盲区”所在。

    进一步地说,“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与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政治势力两者相较之下,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政治势力对马英九执政造成的危害是短期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两岸周边”基于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冲突和政治威胁,对马英九执政的造成的危害则是长期和严重的,而且在两岸周边局势日趋恶化的政治环境下,获得和平政治解决的希望是渺茫的。

    解决“台湾政治混乱”只需要做好四点就可以保持台湾政治稳定:

    1、恢复和完善台湾“宪政制度”;

    2、强化和突出台湾“法律”权威;

    3、注重和加强主流舆论的政治导向;

    4、改善和提高台湾执政能力和水平;

    对于学法律出生的马英九在其执政团队的辅助下,做好以上四点,实现台湾政治稳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基于“两岸周边”各种主权和领土冲突日趋恶化的政治现实,防范“两岸周边”的领土和主权争议或冲突,就不是马英九执政团队可以控制和解决的政治问题。准确地说,这是两岸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完成的政治任务。基于此,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维护和实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唯一的政治出路。而这恰恰是两岸必须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本原因所在。两岸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把两岸之间发生政治冲突的“引信”彻底去掉,而且“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问题即便在最坏的政治环境下,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也会得到最优的政治解决。

    由此可见,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湾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以下几个作用:

    1、有利于加强和完善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

    2、有利于突出马英九“泛蓝”的“共主”地位;

    3、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4、有利于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

    5、有利于创造适宜台湾长期发展的外部环境;

    6、有利于两岸携手共同抗击影响和制约台湾发展的任何问题、困难和风险;

    7、有利于构建和落实适合于台湾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规划;

    8、有利于马英九站在“维护宪政”的政治高度治理台湾;

    9、有利于马英九取得“两岸周边”的综合权益;

    10、有利于马英九树立威慑周边的政治威信,进一步巩固马英九的政权;

    基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

    但必须说明的是:台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岸周边”、“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等各种严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境遇,这既是马英九执政必须面对的危机,也是马英九实现政治抱负的机遇。纵观两岸关系60年存续和发展的历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联合化“危机”为“转机”的唯一途径和条件。这也是台湾面对和处理各种危机所亟须的外部环境和政治基础。

    二、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政治轨道;

    由于受到李登辉及陈水扁的政治蛊惑,台湾经历了长达20年对“一个中国原则”政治妖魔化的过程。加之,两岸受到长期政治对立和社会隔绝的政治影响,及两岸之间政治交流和交往的缺乏,使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很大的政治干扰和社会制约。在马英九执政前后,尽管两岸沟通、交流和交往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但是马英九执政当局受“前朝”的政治思路和政治理念的影响,在涉及两岸“一个中国原则”政治认同的问题上,始终出现不和谐的“政治腔调”,让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顾虑加深,从而造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困扰。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化解“两岸周边”的政治危机,从而保障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深化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扩大两岸政治共识;

    3、有利于为创造两岸和平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4、有利于两岸构建军事互信机制;

    5、有利于建立服从和服务于台湾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两岸经贸文化关系;

    6、有利于促进两岸构建和平发展的政治框架;

    7、有利于扩大两岸全方位的政治交流与政治合作;

    8、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的国际权益,增强民族和中国的政治认同;

    9、有利于杜绝两岸的政治内耗,增进两岸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政治实力;

    中国大陆之所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非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上增加什么政治障碍,而是两岸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经历了长达60年的政治考验。两岸六十年的政治缓和、政治对立或政治冲突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会赢得存续与和平的政治基础;反之,如果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必然遭遇政治波折或政治反覆,直至两岸关系的彻底毁灭。

    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原则”构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由两岸任何一方的政治意志或政治力量所能改变的。

    三、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马英九获得积极的政治评价;

    两岸政治领导人在直接和善意的政治沟通、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随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和两岸政治共识不断提高,特别是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的认知上有了可喜的“质”的改变和提高,积极促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马英九继承“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努力,积极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的政治决心,是两岸中国人有目共睹的。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马英九获得积极的政治评价:

    1、马英九成功去除了两岸政治冲突的“政治引信”;

    2、马英九维护了平稳执政的政治原则;

    3、马英九创造了中国国民党持续执政的政治环境和条件;

    4、马英九为台湾创造了两岸长期和平发展的政治框架;

    5、马英九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树立了政治典范;

    6、马英九赢得了两岸中国人的政治尊敬;

7、马英九实现了“取信于民”、“取信于两岸”的政治承诺;

8、马英九展现了“发展两岸关系”与“促进两岸和平”的努力和决心;

    在马英九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马英九的执政危机,必然会成为马英九执政的政治转机及形成马英九历史地位的重要前提。对于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而言,并非每一位台湾政治领导人都具有实现崇高历史地位的环境和条件,但是马英九是具备的。

    综上所述,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务必进一步科学调研和分析制约台湾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适时果断地调整战略思路和政治思维,树立以“台湾为主”和“两岸共谋发展”的执政理念,努力把各种危机变成加强和巩固马英九执政的政治转机和政治机遇,实现“发展台湾民生”、“优化台湾政治生态”、“促进台湾社会族群和谐”及“保障国民党持续执政”等政治目标。这既是马英九做为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应履行的政治义务,也是深化两岸和平发展政治局面的基本要求,更是马英九形成中国历史地位的政治基础。   

++++++++++++++++++++++++++++++++++++++++++++++++++++++++++++++++++++++++++++++++++++++++++++++++++++++++++++++++++++++++++++++++++++++++++++++++++++++++++++++++++++++++++++++

附件:《马英九:两岸见解不同 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马英九:两岸见解不同 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5 22:57:29


  中评社台北2月25日电/马英九今天颁赠波兰众议院副议长倪秀斯基勋章时表示,因为“宪法”的缘故,两岸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因此波兰和“+++国”的交往并未违反这项原则。

  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下午在“总统府”颁赠倪秀斯基(StefanNiesiolowski)“大绶景星勋章”,表彰倪秀斯基多年来致力于增进台、波友好关系的卓越贡献。

  马英九说,“+++国”于1992年起在华沙设立经贸办事处,1995年波兰也在台北设立经贸办事处,自此双方互动密切,而波兰国会中也有很多台湾的好朋友,并成立友台小组,推展“两国”关系。

  他表示,他就任以来便积极改善两岸关系,因此两岸紧张局势大为缓和,在外交上也推动“活路外交”,一方面表明不会和中国大陆进行不必要的恶斗,一方面也希望对岸能以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台湾。

  马英九说,因为“宪法”的缘故,“我们和中国大陆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马英九进一步指出,活路外交推动至今,深受各国肯定,最近欧盟与台湾关系大为改善,英国更给予台湾人民6个月观光旅游免签证的待遇,就是很好的例子。

  马英九表示,如果未来有更多的欧洲国家能给予台湾免签证待遇,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台湾人民前往观光旅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3:42:33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制约台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三个,即“两岸周边”、“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混乱”。长期以来,台湾执政当局把“防范冲突”的“重点”都放在了中国大陆身上,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是制约台湾发展最大的“敌对势力”、“政治威胁”或“政治障碍”。 事实上,这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进一步说,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两岸是不可能发生任何政治冲突的。所以,直接冲击马英九执政当局政治根基、颠覆马英九政权的政治力量绝不可能是中国大陆,而只可能是“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台湾主张***中国的政治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3:42:37 | 只看该作者
统一以后他个人可以捞个好待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3:42:40 | 只看该作者
他个人能力太差,你的要求又太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3:42:43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就不错了,考虑台湾内部的现实情况,这样就可打65分,及格了,这时候要求马英九得80分,不太符合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3:42:47 | 只看该作者
难为他了,台湾的台独也不是一个小势力,虽然人不多,但是很有钱,用钱随便弄些人都能搞游*。国民党内的人虽然支持一中,但绝对不支持**。他要给这些人交代啊。这些都不是小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3:42: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3:42:55 | 只看该作者
只是开始,,,远没有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3:42:59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国共之争不应以***祖国为代价,不然怎么会有数次国共合作。当国家的利益需要两岸携起手来的时候,我希望两边都不要含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3:43:03 | 只看该作者
.
附件
19120f61402a5b00703d7.gif (77.19 KB)
2009-3-3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2: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