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名校“学术造假”事件为何频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13:3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个月前,浙江大学处理了博士后贺海波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如果这个事件仅仅是校内争端,恐怕现在这件事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未料,对该事件负有监管不力责任的李连达院士怀疑并指责举报者的背后有利润竞争方面的动机。
  这种指责扩大了战火,使该事件演变成为浙江大学药学院与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战争。和清心寡欲的院士不同,上市公司的声誉对品牌关系重大。对上市公司来说,保护荣誉等于保护未来流畅的现金流,这种情况下,当事各方想熄火也不可能了。于是,这个事件再度成为新闻焦点。
  学术造假事件,世界各国都曾经发生过。可是,让人感觉忧心忡忡的是,这几年大陆名校的学术造假事件似乎过分的频繁,甚至频繁到方舟子等打假专家忙碌到只打“大老虎”的程度了。
  Why?
  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乃是大陆名校的日益强化的“学术大跃进”色彩浓厚的人员管理制度和氛围。
  和学术氛围相对比较宽松的普通高校相比,大陆名校的“学术大跃进”制度更加严厉。这也怪不得大陆名校,因为他们拿了太多来自中央各部委的财政资金支持,担负着全中国学术科研方面“赶英超美”的历史重任。
  赵本山在09年春节的小品《不差钱》,形象地暗示了大陆名校在学术进步压力之下的尴尬。比起地方名校,他们不差钱;比起欧美日印的同行,他们差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每年的诺贝尔奖金得主公布,对大陆名校的中国最有可能向诺贝尔冲击的科学家们来说,都是一个冲击和煎熬。
  在这种压力下,大陆名校不得不将“科研量化体系”引入校园,同样是名校教授,却分为三六九等,收入差距不可同日而语。如此情况下,想不产生浮躁情绪很难。可是,大陆名校大多数教授都是很严谨的,问题是,教授严谨,却防范不了不把学术事业当成终身追求的学生的学术造假行为。
  现在人们考研考博,多数算计得很清楚,报考目标大多聚焦到著名导师。这就导致大陆名校的知名导师往往带上几十名硕士博士生。而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如果论文不属上导师名字,就很难被高级别学术期刊选用,而在大陆名校读研,不在高级别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基本不可能毕业。这样就导致了类似于李连达院士受到牵连悲剧的发生。
  大陆名校这种“学术大跃进”色彩浓厚的制度氛围,等于给大陆名校教授们埋下了一颗颗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引爆的不定时炸弹。而且,基本上越有名气越有影响力的博导越容易被引爆。这些不定时炸弹甚至可能成为同行同业恶性竞争的武器或者工具。
  其实,和一夜走红的超女超男不同,世界名校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炼成的,学术地位也并非可以速成。和报章评论不同,科技界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没有数月、甚至数年的潜心研究,是不可形成的。欧美高校很多教授靠几篇有分量的论文就可以享受终身就业保障。“学术大跃进”除了加速大陆学术论文泡沫泛滥、给大陆名校知名教授埋下不定时脏弹臭弹以外,并没有其他好处。真正造就大师的大学,乃是学术氛围宽松,教职工之间很少因为利益等级而相互倾轧,更多相互交流的大学。如果大陆名校“学术大跃进”制度体系不改,未来类似于李连达院士涉及到的这样的学术造假震撼弹就可能更多地被引爆。至于下一个被引爆的是谁?只有天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4-30 15:07:0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道理,确实不错,先顶顶再说!!!!













哥不上减肥药排行榜只上最有效的减肥药中的最有效的减肥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8-6 20:44: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不错哦,定一个!!!

支原体感染最好的壮阳药  衣原体感染
早泄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04: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