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收入分配待攻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15: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入分配改革,仍任重道远。资料图片
    辞旧迎新算算账,收入还是大伙儿最关心的事。
    钱袋子够不够鼓?干得多能不能挣得多?低收入群体有没有受到充分关注?近段时间以来,我们连续推出收入分配专题报道,记者零距离走访城市白领、打工者、教师、企业主、农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社区工作者、医院合同工……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了普通百姓收入现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一项牵动全局的改革,需要上下各方共同思考,付出艰苦努力。百姓生活版祝读者朋友在新的一年,腰包更鼓,日子更有奔头,生活更加多彩!
                                        ——编 者
    主持人: 记者 杜海涛
   嘉 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苏海南
    ■“两个偏低”都与经济结构有关
    主持人:收入分配问题,大家普遍关心。您认为分配关系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苏海南:分配关系不合理,从表面上看是收入问题;从根子上看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不到位造成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都与经济结构有关。比如,由于投资、出口、消费比例不协调,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从最低时的21.6%升到40%以上,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大量一产富余劳动力被挤进二产,造成二产劳动力供过于求;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财富增长相对缓慢。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必须着眼于整个经济结构,从调整相关经济结构和深化体制改革着手,调整出口、投资、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通过变粗放型生产方式为集约型,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产品由低端进入中高端、压缩过剩产能等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大力发展三产扩大就业,减轻二产人力资源市场过度竞争,强化产业工人协商工资增长的地位。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

    2010:五大改革如何撬动收入分配格局
    劳动报酬少,贫富差距大,成为当前收入分配格局最主要的结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小企业服务业,推动垄断行业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加大民生投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能否让2010的财富蛋糕切得更好?能否让百姓钱袋更加充盈? >>>详细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现有问题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储蓄上升的结果。企业储蓄率1992年为13.3%,近年超过20%。对于居民来说一定程度上不是消费相对少了,而是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了。>>>详细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进程亟待加快
    晚8点,位于西安自强西路的一间出租屋内,忙碌了一天的杨青和丈夫范刚的晚餐是一顿面条。晚饭后,夫妻俩锁定了上海卫视,观看近来热播的电视剧《蜗居》。
    范刚告诉记者,之所以喜欢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他们觉得剧中的故事情节,有自己的影子。他和杨青结婚快3年了,同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我们俩收入都不高,每月一共4000元左右。除去每月600元房租、800元生活费、抚养孩子的花费,剩下的钱要攒下来付房子首付。”妻子说。>>>详细
    人民日报:干得多挣得少 国民收入分配急需调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详细
    中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再起步 中低收入者将受益
    收入分配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钱包,向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从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开始,中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在争议中走走停停。
    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这轮改革再次起步。>>>详细
    2009基层群众"钱袋子"调查
    已近年关。随着时钟“滴答滴答”地奔向新的一年,劳作一年的人们也在心里拨着算珠――即将过去的2009,“钱袋”几何?日子咋样?新华社记者近日奔赴各地,采访棚户区住户、退休工人、高校教师、企业白领等普通群众,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愿望。>>>详细
    怎样让城乡居民有钱花敢花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城乡居民“没钱花”和“有钱不敢花”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的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应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包括通过国有资源收入再分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规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要推倒社会资本和民营经济之间的“玻璃墙”。>>>详细
短评:切实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关键词不仅是钱
改革收入分配重在权利保障
一个网民对收入分配改革的期盼
收入分配调节,政府部门缺啥共识
新华时评:让百姓能消费敢消费
[1] [2] [3] [4]



(责任编辑: 徐朋 )

 新华视Pin >>


曹操墓头骨将提取DNA


社保转移难在哪?


纪录片《大国脉》

李庄被诉妨害作证罪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Pin 社区  



 相关报道


短评:切实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进程亟待加快
2010:五大改革如何撬动收入分配格局
怎样让城乡居民有钱花敢花钱?
网民:"奢侈品消费大国"让"干多挣少"的我们很受伤
新华时评:让百姓能消费敢消费

 图片精选 >>


   · 沪一桥墩开裂后竟露出垃圾
· 伍兹被妻子用球杆打掉门牙
· 盘点:2009年难解的怪现象


   · 毕加索彩绘的小吉他被找到
· “蜘蛛侠”亮相蜡像馆
· 88岁小学生想拿博士学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19: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