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珠澳大桥首先开工项目系珠澳口岸人工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5 10:3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港珠澳大桥总平面图。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粤港澳三地守望25年的“中国第一桥”———港珠澳大桥今日将在珠海举行动工仪式,首先开工的项目将是珠澳口岸人工岛,这标志着世界最长的跨海跨境大桥建设正式启动。面对这一利好消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大桥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目前的三地交通格局,促进三地经济圈的形成,开创粤港澳合作新格局。北京师范大学不动产学院副教授黄兴文更表示,大桥建成后“香港上班、珠海居住”的梦想将会变成现实。
  珠海将“一步入豪门”
  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海在国家战略层面首次被定位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但作为滨海城市的珠海,却没有“舟楫之利”,而且“手无寸铁(路)”,成了交通“盲肠”。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分析师蔡建明认为,珠海要成为西岸核心城市,首要战略目标就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珠海试图以“一桥、双港、三铁、八高速”打通珠海的奇经八脉。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将点活珠海港,形成一条与广州到深圳、香港一样强大的客货运输走廊,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完全改变珠海在华南经济圈中的地位,“一步入豪门”。
  北京师范大学不动产学院副教授黄兴文表示,大桥建成后“香港上班、珠海居住”的梦想将会变成现实,而港珠澳大桥对珠海城市价值的提升,首先会在地产方面最先体现。有关统计显示,港珠澳大桥与广珠城际轨道、广珠铁路等项目持续刺激珠海房地产业。
  珠海正在利用港珠澳大桥,促成经济腾飞,并提出“大投入快发展、调结构优发展。”港珠澳大桥、横琴岛、广珠铁路、航空产业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纷纷上马。今明两年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发展转型”,计划投资3169亿元,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启动67个项目,超过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有关人士评价,彷徨多年的珠海人,仿佛找回了初创特区时的感觉,激QING迸发。
  激活珠江西岸
  有关珠江三角洲的物流业调查显示,珠三角东岸已经成为以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的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尤其以深圳、东莞最为突出,东岸是香港航空物流、港口货运的主要腹地,通往香港的陆路成为中国最繁忙的公路之一。与此相对,珠三角西岸的外向物流中心却尚未真正形成。
  据悉,珠江三角洲东西岸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现在的珠三角运输网络被珠江给分割开来。主持《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运输研究》课题研究的陈元龙认为,港珠澳大桥可满足香港与珠三角西岸沟通和联系的需要,把香港在法律、物流、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优势紧密联系互动起来,可为双方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中,深圳地区的货源占30%,东莞地区的货源占43%,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占10%,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仅为17%。珠江口东西岸之间的过江通道严重不足,公路仅有虎门大桥,水路仅有虎门渡口。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由于连接珠江两岸的虎门大桥一个昼夜的车流量达到7万—8万辆,已接近饱和,节假日时常拥堵。
  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崛起需要更紧密地与港澳融合,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激活现有的西部沿海通道,带动西岸地区以至粤西经济发展,广东金融学院研究区域经济的李培祥副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粤港澳同入一小时交通圈
  李培祥分析,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基础建设投资对目前经济回暖有所帮助,从长远来看,将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融合有重大意义。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大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粤港澳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三地紧密合作已有实力参与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粤港澳的发展与三地互利合作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接港澳产业转移,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壮大,粤港澳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仁洪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促使粤港澳三地联系更紧密,形成城市圈,物流综合成本有所降低,配送时间更快,形成更大城市配送物流需求。
  香港运输物流学会前会长梁刚锐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将拉近香港和珠三角的距离。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香港仅可借深圳进入内地,路径过于单一,辐射打折。”港珠澳大桥无疑给香港注射一剂“强心针”,不仅使其通往内地更加便捷,还扩大了香港的发展空间,港珠澳大桥彻底结束了香港与珠三角西翼的交通难题。
  澳门经济学会会长、曾组建“民间关注港珠澳大桥小组”的立法会议员刘本立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澳门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港澳之间出现了第一条陆路快速通道,这比以往减少2/3交通成本,意味着澳门进入整个港珠澳的一小时经济圈,“澳珠都市区”将与“港深都市区”媲美。

  ■背景新闻
  港珠澳大桥两大焦点
  焦点1:
  三地能否同期完工?
  如果三地不能同时完工,大桥效益将无法达到最佳。“如果三地不能同期完工,大桥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朱永灵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表示:“因为三地政府和民间都对大桥的修建极其期盼,我对三地同期完工有信心,而且自去年以来,大桥进度明显加快了。”
  焦点2:
  如何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有关未经证实的数据显示,粤港澳间的过境车牌大约5万,这一基数远远不能达到港珠澳大桥的通行要求。估算造价700余亿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每日需要大量车辆通行,才能保证其社会效益。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建议,实施短期牌照鼓励一日游或者两日游,来快速带动粤港澳三地的社会效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2 13: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