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接受采访时称,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投入1600多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这样一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的项目很少,而且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11月11日《人民日报》)
前几年发改委价格部门公布的一项数据,我国的教育乱收费有5年在各类价格举报中位居第一,1年位居第二,一直是群众举报热点。被举报的教育收费问题主要有,违规收取择校费、赞助费,“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等。教育乱收费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民公敌,恨的牙根儿痒痒,却又对之无可奈何。而现在如真的像这位司长所说,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的话,这绝对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大事了。但,事实果真如司长所说,教育乱收费现象真的已经得到解决了吗?
从网民或嘲弄、或愤怒、或摆事实讲道理的各种表达上看,司长所言,显然有点轻率了。我们不否认,教育是公共事业性的社会活动,近几年国家通过投入1600亿元的教育公益性投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一些学校通过乱收费,来代替政府必要的投入而产生的“生存型”乱收费现象,但是,如同流感病毒的变异一样,原先的一些教育乱收费通过变换名目或方式,或由公开转入地下,依然顽强地存活着。
首先,从概念上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确实因为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免除了。但问题是,学杂费并不是教育乱收费的唯一和全部。不收学杂费,就等于没有了乱收费,这是偷换概念,是偷梁换柱。一些乱收费都换了一个马甲,不叫学杂费了。比如,媒体曾报道,淮北市某小学学期还没有结束,就要学生交下学期的学费,连保险费、纯净水费也要一并缴;而河南省某小学也接连向学生收取订报费、考试资料费等费用。保险费、纯净水费、订报费、考试资料费等等,这算不算教育乱收费?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动辄上万甚至数万的“择校费”,算不算教育乱收费?
其次,从范围上看。教育乱收费是否单指义务教育?中学、大学的乱收费算不算教育乱收费?暂且认为国家投入1600多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确实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乱收费现象的话,那么中学、高校的教育乱收费则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以最快的速度赶超了小学。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曾经批露的高校教育乱收费:18所被审计的高校一个年度共被查出各种违规、乱收费总计高达8.68亿元。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最近几年评选出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教育年年名列前茅。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如此感叹:“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