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严辞拒绝过分减排指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3 18: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日,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头戏”———高级别会议拉开帷幕。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会上发言。会后,他给中国记者召开发布会,重申了中国的立场,并就本次大会有关技术转让的进展发表了看法。

在记者会上,解振华强调,关于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应继续按照“双轨制”进行讨论。“我们希望建立长期对话机制,最晚在2009年之前谈判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确保第一、二承诺期之间没有任何间隔。”他说,“同时,我们希望最迟不能拖过在2010年之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一步的框架机制,保证没有加入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也能承担量化的减排指标,并希望发展中国家在有资金技术支持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对于某些发达国家一再提出希望将“主要发展中国家”纳入到绝对量化的减排指标中,解振华表示了严辞拒绝。他快人快语地说:“它们所说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印度、巴西,也不用羞羞答答的。我们要说,中国现在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等目标很明确。现在关键是发达国家要确定目标并加以实现。”


大会进行到现在,各方最终未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最为关注的“技术开发与转让”等议题上达成一致。这就意味着,这一议题只能留待来年了。对此,解振华表示:“我希望技术转让这个机制能尽快建立,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一件产品由国外的公司在中国制造,然后又出口到世界各地,那么到底谁该为制造这一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负责?当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快速成长受到一些指责时,这个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在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有约1/4是由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造成的。这一说法,也获得了部分与会者的认同。


已成“内涵能源”净出口大国


“中国已经成为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大国。”日前,中国社科院在大会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所谓“内涵能源”,是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由于中国有大额的贸易顺差,因此具有相当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潘家华研究员介绍说,2006年,中国“内涵能源”净出口高达6.3亿吨标煤,相当于排放出10亿吨二氧化碳。


潘家华指出,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问题往往都被忽略,依据产品生产来讨论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义务是不对的,应该按照产品消费。


2个月前,由英国政府出资,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也与中科院不谋而合。研究结果显示,在2004年,中国净出口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1亿吨。


中国社科院研究的支持者、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的首席代表欧达梦指出:“这些数据证明了那些享受中国制造的商品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一味指责中国的排放问题是不公平的。”


发达国家有“外包”趋势


潘家华告诉记者,现在发达国家正有着将更多的制造工业“外包”的趋势。


一些国家将高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自己的排放量。这样,虽然单个国家达到了排放目标,但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却增加了。


在中国净出口的“内涵能源”及其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4年,美国进口产品所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8亿吨,相当于该国2004年碳排放量的30%。这些产品中有许多来自中国。


对此,潘家华指出,尽管从短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能够吸收发达国家的专业技术,满足快速工业化的需求,但长期下去,将导致能源供给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贸易产品出口的“内涵能源”问题。最近,我国出台了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外贸政策,显示了我国适当牺牲贸易利益换取环境利益的决心。


□晨报特派记者韩小妮(印尼巴厘岛12月12日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7-12-27 17:57:15 | 只看该作者

奥林巴斯收购英国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奥林巴斯收购英国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集团周刊报道
相机和医疗设备制造商奥林巴斯(Olympus Corp.)宣布将斥资2,117亿日圆(合19亿美元)收购英国医疗器械公司Gyrus Group PLC。这桩交易凸显出日本企业在日渐沉重的压力下不得不扩大规模以维持竞争力。
总部位于东京的奥林巴斯称将以每股630便士(12.93美元)的价格收购Gyrus。如果收购成功,后者将成为它的全资子公司。Gyrus的总部在英格兰伯克郡。这桩交易的价格较上周五Gyrus的收盘价有着58%的溢价,得到了Gyrus董事会的支持。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3#
发表于 2007-12-27 22:29: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今年才超过美国的,以这个发展趋势,真的让人担心~~ 先发展再治理的方案是是不是真的可行,慎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4:4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