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净化辞书市场 确保辞书质量——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中国四大辞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7:3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5月,我们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之约,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国四大辞书》进行了审阅,发现该辞书确实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伪劣之作,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如下:  

一、抄袭量大  

这套辞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抄袭拼凑而成,其抄袭比例之大,令人咋舌。例如,《中华现代汉语辞海》111页收“打”的动词义项24个,对这24个义项的表述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字不差。《中华古汉语辞海》116页“底”的12个义项(实为13个义项,该书在排版时漏了一个义项的序号)与《简明古汉语字典》(张永言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对“底”的义项分列和表述完全相同,只是各义项间的顺序有所调整。《中华成语辞海》有不少词条的释义(包括义项数目)与《现代汉语词典》完全一致,如“绵里藏针、狼心狗肺、空头支票、居心叵测”等;还有不少词条与《中华成语大辞典》(向光忠、李行健、刘松筠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完全一致,如“掩人耳目、非愚则诬、招摇撞骗、朝三暮四”等。  

二、错误类型多  

这套辞书不仅错误量大,而且错误类型繁多。  

知识性错误可谓五花八门,有时简直错得不可思议。例如,《现代汉语字海》128页“粪”下说“先左后右”,而该字实为“先上后下”,编者竟连上下左右都分不清;131页“凤”下说“会意字”,事实是:此字在历史上曾是象形字,后添加声符为形声字,简化后成为记号字,从来也没有会意的构形。《中华现代汉语辞海》120页“儋”下说:“儋县,在广东”,但儋县现已改名儋州,并划归海南省。《中华成语辞海》对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的判断也错误百出,如把“将信将疑”和“满腹疑团”、“急功近利”和“欲速则不达”分别视为反义关系,不知作者是不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呢,还是不懂得什么叫反义词。  


编校方面的错误更是令人寒心。有些字头下收了与字头毫不相干的内容,发生了驴唇不对马嘴的可笑错误。如《中华古汉语辞海》107页“担”下说:“(二)dàn〖释义〗①扁担。唐·张籍《樵客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②担子。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卖油翁》:‘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这些与“胆”毫不相干的内容却又被抄至“胆”下,只是两个义项的次序被调换了:“(二)dàn〖释义〗①担子。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卖油翁》:‘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②扁担。唐·张籍《樵客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如何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该书101页“摧”下只收了三个词条,竟然是“催归”、“催科”、“催趱”。《现代汉语字海》103页“动”下收“心情”一词,105页“痘”下收“~浆”一词,130页“风”下收“丰韵”一词,实在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辞书中出现了大量明显的错字、错排现象,表明该书编校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错字现象如:《中华现代汉语辞海》108页“寸”下的“芙~”当为“英寸”;118页将“越俎代庖”的“庖”讹作“疱”,且出现了三次,可知并不是一时的排版错误,而是编者的水平有限。《现代汉语字海》101页“酊”下的“名~大醉”当为“酩~大醉”;106页“独”下的“独载”当为“独*”。错排现象如:《现代汉语字海》123页“芳”下将“~龄”错排为“龄~”;124页“放”下将“~牧”错排为“牧~”等。  

词典的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伪劣辞书东抄西凑,根本做不到相互照应。《现代汉语字海》100页“丁”下抄《现代汉语词典》“参看〖干支〗”,而本书140页“干”下并没有对“干支”的解释;121页“反”下抄《现代汉语词典》“参看〖反切〗”,但下面也并没有对“反切”的解释。  

三、不实的自我宣传  

四本辞书名为“辞海”、“字海”,实际上收词、收字的数量远远称不上“海”。例如名为“中华古汉语辞海”,而收词量还比不上《简明古汉语字典》,以声母“d”下所收字头为例,《简明古汉语字典》收字头351个,《中华古汉语辞海》收字头80个,不到《简明古汉语字典》的四分之一。《简明古汉语字典》在“dàn g”这个音节下收“宕、荡、砀”等八个字,《中华古汉语辞海》只收一个“荡”字。《中华现代汉语辞海·前言》称“书后有丰富的附录”、“见附录《常用外来词表》”、“附录中的《简化字总表》”、“《词表》和《常用句型句式表》”等,但遍检书末,却不见这些附录的踪影。  

此书错误之多,实难一一列举。我们的强烈感受是,再也不能给这样的辞书立身之地了。辞书的特殊功用,决定了它们必须有更高的质量要求。伪劣辞书抢占市场,不仅侵犯产权,给人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使读者失去了使用好书的机会。

(本文作者王宁系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所所长,王立军、齐元涛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3年10月29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19:1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