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国民很难切身感受到内阁是怎样推行外交和安全相关政策,但无论怎样实施地方分权,最终留给中央政府的职能就是为避免国家危机和保卫国民生活的外交和安全保障。
近年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迅速崛起。美国和中国共同主导世界的G2时代正在逼近。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日本能占据怎样的地位?我们或许应该更加重视各党的外交战略,将其作为国民选择政权的判断标准。
对比自民党和民主党的众院选举竞选纲领,可以看出两党外交战略的“重心所在”不同。
自民党把“加强日美同盟”作为基轴,为此提出了“将使拦截射向同盟国美国的弹道导弹成为可能”等措施。虽然该党也表示要“增进与中国和韩国等邻国的关系”,提倡加强东亚外交,但让人感觉不出什么新意。
和自民党相比,民主党则更侧重于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该党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也是其外交政策的一环。虽然民主党也把日美关系定位为“日本外交的基础”,但同时也表示要“建立对等的关系”,流露出将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对美国的做法提出异议,推行独立外交的色彩。
在安全保障问题上,民主党强调“旨在构建重视联合国的世界和平”,因此对日美同盟的依存度也随之降低。
鉴于民主党在竞选中占优势,外务省等提出的建议则是“外交政策的持续性很重要,即使政权更迭了,也不能轻易更改”,大多意在牵制民主党。这些意见指出,如果每次政权更迭都导致外交方针发生变化,那么其他国家将不理睬日本,会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
果真如此吗?举例来说,对于邻国韩国,日本政府曾评价称“卢武铉政府主张和朝鲜融合,而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日韩关系迅速密切了起来”,对韩国改变外交路线反而给予了积极评价。
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无核武世界”演讲,外务省官员则表示欢迎称,“在布什政府时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核裁军问题,现在则出现了或许会有进展的氛围”。
国际上因政权更迭而改变外交方针的例子并不罕见,没有必要对改变政策本身保持警惕。重要的应该具有“怎样做才能使日本的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方式。
正在争夺政权的自民党和民主党在朝鲜核和导弹开发问题、绑架问题、驻日美军整编问题、北方领土问题上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如何予以解决?两党必须向选民展示更为详细的蓝图,进一步进行深入辩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