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的对外礼宾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1 15: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的对外礼宾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参照国际礼仪的通常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国礼宾工作的一套做法,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我国礼宾工作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一、独立自主,为我所用。 礼宾工作是我国整个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必须贯彻执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整个外交工作服务。对于国际礼仪的通常做法,我们应当参照运用,但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我对外方针政策的执行。例如,两国政府互相承认建交,互相建立使馆,并为对方在各自首都建立使馆提供协助,这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我国也是遵行的。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方一般采取谈判建交的方式,先谈判,后建交。这有利于我国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我国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既不“媚大”,也不“欺小”。 在礼宾工作中,我们对大小国家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厚此薄彼。不轻视小国家,不嫌弃“穷朋友”,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其帮助和支持。对于不同民族、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宗教的国家和人民,不加歧视。对容易引起。对容易引起敏感的问题,给以特别的关注。

三、尚礼好客,不怠慢来宾。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感情。对于来中国的客人,我们都应当友好地、有礼貌地给予接待,要体现我们“礼仪之邦”的传统,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1965年,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外宾去我国某城市访问,当地同志出于对周总理的尊敬,在安排住房时,把较大的一套房间安排给总理住,而把较小的安排给外宾。这种做法遭到总理的严厉批评,并指示立即调换房间。周总理就是以这种“尚礼好客”的精神教育干部,反对把外宾放在次要位置上。我们要广交新朋友,同时也不能忘记老朋友,对于新老朋友,都要给以热情周到的接待。

四、有章法、讲规格,井然有序。 礼宾工作牌对外工作的第一线,是比较敏感的工作。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接触交往的方面很多,情况十分复杂。在礼宾安排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章法,不讲规格,只是凭心血来潮,随心所欲去办事,必然会造成礼宾工作的混乱,不利于对外交往的进行。因此,在礼宾工作中,对各项活动都应有严谨细致的安排,并提供积极周到的服务。在各种活动的现场,有关的部署安排要做到步调和谐,井然有序。反对遇事采取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的做法。当然,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的指导下,还需具备灵活机动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礼宾工作既有章法,又不死板被动。

五、注意革新,不断前进。 60年代中期,周总理曾提出要进行“礼宾革命”,他提出应该“克服礼宾教条和礼宾八股”。在周总理的倡导下,我国的礼宾做法,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国宾来访,欢迎仪式过去是在机场,外宾下飞机后举行。为此,参加欢迎仪式的领导人、中外人士、仪仗队、乐队和群众都要赶赴机场,费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现在仪式改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既庄严肃穆,又节省人力物力,方便了各界人士。

我们新中国的这一套礼宾做法,既符合国际的通则,又适应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传统。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总理亲自实践,言传身教,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才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我国的国际交往活动大大增加,对外礼宾工作面大大扩大,内涵也更加丰富了。为此,我们应当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礼仪一些有用的做法,进一步使我们的对外礼宾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来源:国际合作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12: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