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崛起策刘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8 22:4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II 一个新概念:“议题式结盟”
谈到这里,笔者必须申明一下我在这里不是要提倡一种反美主义的思想。事实上,反美和反日的提法是同样有害、不理智的,我们不可能、也作不到完全地反美。作者在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和中国崛起策四“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已多次指出,中美在经济上早已紧密相连,分别成为世界两大经济火车头,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要全面反美,不购买美国的产品的话,那损害的不仅是美国公司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中国自己的利益,多少美国大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生产线已经迁到中国,多少中国的产品每年都出口到美国,在全球化化时代,国家与国家的利益早就交织在一起,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楚一件写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是否完全是中国的产品。另外,西方许多国家的民众虽然厌恶小布什,但依然对美国有很强的依赖和很深的感情,毕竟美国把欧洲国家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也抵抗了苏联帝国对欧洲大陆的扩张和吞并,维护了****世界的生活方式,今天东欧国家把美国看成是救世主和解放者,这些笔者都表示理解。
笔者要传扬的一种信息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美国,更不是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念(美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制国家当然是一种进步的模式),我们反对的是美国在许多领域里独霸世界的图谋。正如民主制度所包涵的基本推论一样:我们并不是不放心某一个人和某一批人,而是不放心“人”本身。一个再好的人都可能垄断权利而形成个人独*,造成很大的损害。我们要有一种机制防止权利的垄断和独*,这就有了民主政治的制衡。同样我们也不是要针对某一国进行牵制,我们反对的是任何一国因为权利过大而形成垄断,进而为所欲为,而国际机制和国际法失去了任何牵制和平衡的能力。这样,再“好”的国家都会权利膨胀而走向反面。笔者当然认为,美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正面积极的国家,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今天美国对国际权利的垄断,对天空、外太空、土地和海洋的垄断已经让世界失去了基本的平衡。美国以占全世界5%的人口享有全世界30%的能源,美国一国的军费就超过了全球其他190个国家军费的总和,美国正在积极谋取全球所有海道和咽喉要道的控制权,这再次印证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常识:没有制约的权利就会导致腐化堕落,美国人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人类普遍的缺点,他们也需要制约和监督。
回到这一节的基本话题,我们该如何结盟。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征让传统的结盟方式受到很大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早已互相依赖,国际贸易也让大家互相依赖,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很难结成过去那样的全天候的排他性同盟,比如一战和二战中列强的各种结盟关系,冷战时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结盟关系。这些国家,一旦结成盟国,就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伙伴,一方盟国的存在致力于消灭和铲除另外一方,双方誓不两立,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可言。 就今天的国际条件而言,这样的结盟关系基本上已不太可能,除了残留的冷战尾巴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日韩军事同盟以外,即使是美日和美欧同盟也已经很难说是全天候的同盟关系。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早就让北约组织失去了共同的敌人而无所适从了,美欧和美日内部的经济和贸易矛盾却如火如荼,经常发生的美欧贸易战就是明证。
因此今天我们中国和其他国家结成这样的全天候的排他性同盟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即使结成了这样的同盟,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新冷战和世界大战的阴影,让人联想起二战前协约国和轴心国的对立和二战后美苏的对立,这势必不符合当前全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给中国国家利益带来很大的损害,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坐实了西方世界一些右翼人士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的指责。如果中俄结成过去类似华约的全面结盟关系,那么中俄势必会冒着被整个西方世界孤立和敌对的危险,这样中俄将失去西方国家的投资、技术、贸易和市场,从而让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被大大地阻碍,这是两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且现在两国都把与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看成是远远重要于双方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这样的中俄结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假设中国和日本全面结盟,这到的确可以改变世界经济版图,把两个有巨大生产力的黄种人的民族联系起来,但是这将坐实了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所宣扬的那样,儒教文化国家结成联盟对抗西方文明,从而为全世界带来巨大的不安和阴影,这也必将损害两国的利益。如果中俄再加上伊朗或者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结成全面的排他性联盟,这也是在印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俄罗斯虽然也是基督文明国家,但所信奉的却是基督教的旁支 — 东正教,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国家一般把俄罗斯看成是“非我族类”。因此这样一个排他性的结盟也会被理解为儒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对抗基督教-天主教的西方文明,从而带有强烈的文明冲突和宗教冲突的特征。这也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
因此笔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那就是议题式结盟。当今世界各国的结盟不再是单纯的理念结盟(比如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也不是文明和文化间的结盟(如儒家文化,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等),也不再是传统的你死我活的排他性军事结盟(协约国-轴心国),而是一种复杂的结盟关系。这样的结盟关系是多层次和立体的,依照不同的题目和问题各国可以进行多样的排列组合,结成不同的联盟关系。这样的结盟关系笔者称之为议题式结盟关系。比如按照经济议题各国可以组成联盟关系,但这样的联盟不是以消灭另外一个联盟为目的,而主要是维护本联盟内部的经济利益(比如欧盟,东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按照政治议题各国也可以组成联盟关系(比如致力于非洲统一议题的非洲统一组织);按照能源议题各产油国结成的联盟关系(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根据地缘政治和反恐结成的联盟关系(比如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跨地区经济沟通的联盟(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两个在某些领域里对抗的国家可能在另外一个议题里却是结盟的国家,比如中美两国既有地缘政治的冲突、包围和反包围,又有经济的合作和结盟。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大,美国和中国在不同的经济议题上的合作将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中国会放弃在中亚和伊朗的地缘政治的争夺,相反,双方在这个议题上的斗争会更加激烈。这两种相反、看似矛盾的发展会长期同时存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5 18:5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