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使用小鱼监测河北进京水质(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8 12:2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守护京城水源的神奇小鱼。



实验室内,不同颜色水缸代表不同的水质环境。



小鱼出现异常后,报警信息将及时传输到检测仪器上。


  目前,北京城市用水六成来自河北,河北进京水水质优劣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近日,记者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了解到,一种三四厘米长的清鳉鱼已在本市担任河北进京水的“水质监督员”,一旦水质受污染,小鱼会用异常反应及时提示相关部门采取防护措施,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水质监督员“聘”自日本
  昨天上午,颐和园附近的水质监测站内,数排水箱中饲养了各个年龄段的清鳉鱼鱼苗,成年鱼体长只有三四厘米,呈透明的青黄色。研究人员正在检测将投入使用的监测系统。工作人员饶凯峰介绍,此种鱼名叫日本清鳉鱼(我国俗称稻田鱼),因其体形、敏感度均适合生物预警研究,被国际公认为标准模式鱼种。清鳉鱼需饲养在干净水体中,约三四个月即可成年,饲养过程中不可添加抗生素等药品,以保证鱼苗对污染物或水质刺激的敏感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子健研究员表示,一旦水质有细微的变化,小鱼的游动、呼吸、摆动等行为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切割测试管内的电场,系统将及时报警。报警信号可及时传送至系统匹配的检测电脑或手机上,供相关工作人员快速反应。

  神奇小鱼每月换岗一次
  饶凯峰介绍,在水质监测系统中,三四条小鱼的生活“房间”只有一个水杯大小,比起在水池养殖鲤鱼等大型鱼种,节省了很多空间。
  饶凯峰说,实验室最初从日本引进一批清鳉鱼,每条成本2至5元。此后研究使用的鱼苗均为实验室自行培养的。饶凯峰说,清鳉鱼不要求“特殊待遇”,吃普通鱼食或水中微生物就可果腹。
  为避免小鱼对水源产生适应性,每月监测人员需更换一批鱼苗,被换下的鱼苗可“轮休再上岗”或“退役”。
  目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储备的小鱼达到数千条。
  曾成功“拦截”异常来水
  饶凯峰表示,此前,由小鱼们“武装”起来的监测系统被安装在京密引水渠位于颐和园团城湖的进水口。
  在南水北调河北水进京初期,河北水和北京水的水质不同,且新铺的地下管线存留污染团。河北水进京时,小鱼们游动速度放缓,系统出现警报,警报直接传送至相关监测人员手机。相关监控部门立即采集水样、通过pH值检测等理化指标,对水样进行检测,并将该段时间引进的河北水作为冲刷管道的绿化用水,避免了市民的担忧。饶凯峰说,此次报警是因小鱼对河北水质“水土不服”,也说明了小鱼们当之无愧成为把守京城水源的“士兵”。
  将“参加”世博会亚运会
  据了解,目前,京城已在京密引水渠安放小鱼监测系统,新的水质监测系统正在检测中,不久后将安放在田村的自来水五厂。此外,我国沈阳、济南等一线城市也用上了这种小鱼监测水源。“小兵”们还将在世博会和亚运会期间,在上海和广州“上岗”。
  饶凯峰说,目前,实验室正在研究产自我国长江中上游的稀有鱼句鲫鱼,该鱼种体型与清鳉鱼类似,敏感度更高,研究人员正在收集其行为数据,试验将其作为生物预警用鱼,应用到水质监测中。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段九如图/本报记者朱嘉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4 19: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