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势“电子外交”与苍白的“不干涉”表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5 12: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围绕伊朗总统选举之后发生的一些街头抗议行动,一些西方媒体进行了连篇累牍的炒作。伊朗政府已公开指责这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和政府进行煽动活动,制造混乱。





  6月2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向议会成员发表讲话。据伊朗新闻电视台24日报道,哈梅内伊当天说,在总统选举问题上,伊朗伊斯兰政权不会向不合法的要求作出让步。新华社/法新

  美国政府在伊朗大选后曾一再表示将努力避免出现有“干涉伊朗内政”之嫌的言行,也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比较克制。然而,强势“电子外交”使得美国官方对伊朗内政“不干涉”的表态显得苍白无力。

  据美国媒体报道,6月15日,美国国务院一名工作人员向Twitter网管理者发去邮件,要求这家即时短信社交网站推迟原定的技术升级和维护,以保证不中断其服务,原因是“众多伊朗人正在利用这一网站相互传递信息,并向外界报道伊朗各地所发生的抗议示*活动”。这一美国网站遵从来自国务院的这一要求,推迟了网站升级、维护的时间。

  美国官方公开利用新媒体影响伊朗局势的举动在美国媒体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家大报评论说,美国政府直接授意Twitter网一事表明,美国官方认为这样一家成立仅几年的网站“具有改变一个古老伊斯兰国家历史的潜能”。

  上述信息披露后,美国媒体对利用新媒体影响伊朗局势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和炒作冲动。一时间,无论是在美国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上,“Twitter”一词的出现率陡增,同时有更多的声音鼓噪伊朗将出现“更大规模骚*”。

  其实,即时短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本身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Twitter网上发布的消息都是未经证实的,再考虑到伊朗使用新媒体人群的特点和美国媒体在选择传播内容时表现出的倾向性等因素,通过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展示出的伊朗局势与西方媒体所标榜的“客观”、“公正”、“全面”原则相距甚远。比如,Twitter网一周前曾广泛传播有300万人在德黑兰参加示*抗议活动,而实际参加者不过几十万人;该网曾广泛传播的伊朗改革派总统候选人穆萨维被软禁、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宣布选举无效等消息更是无中生有。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美国早已利用其强势地位,将新媒体的运用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推行其价值观念的强有力手段,在外交领域更是如此。美国政府高官曾多次谈到“电子外交”的作用。据美国媒体报道,事实上,美国国务院一直与众多新媒体保持着密切联系,以使这些新媒体着意传播的内容与美国外交政策“合拍”。


  可以说,美国政府对此次伊朗大选本来充满期待,希望选举能够出现有利于美国外交的结果,以使美伊关系向着更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向发展。美国官方和媒体对此心照不宣,因而利用可乘之机推波助澜。美国高官直接授意Twitter网介入伊朗政治一事,有助于人们从一个侧面窥得“巧实力”理念中“电子外交”的奥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3 04: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