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DI同比降幅扩大已连续7个月下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5 16: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服务业利用外资降幅超过整体平均水平
    根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在例行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4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7家,同比下降33.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58.9亿美元,同比下降22.5%。数据显示,自2008年10月份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已连续7个月下降。
    今年前3个月实际利用外资降幅有所收窄,分别为32.7%、15.8%、9.5%,这样的趋势似乎让人们以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四月份降幅陡然扩大至22.5%,从绝对值看比三月份的84亿美元大约减少了25亿美元。
    “估计今年全年的FDI降幅会在15%至20%。”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在美国IT泡沫破灭的2001年,全球的FDI下降了50.7%,而那一年中国的FDI上升了22.1%。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的FDI下降了21%,中国的FDI下降了21.7%。
    “FDI主要受中国国内经济的需求面和外商的资金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尽管对于市场的判断是中国国内的经济或将快于其他市场复苏,但是因为外资自身的资金面的原因,短期内根本投不出那么多资金。”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说。
    在整体使用外资规模下降的同时,各个不同领域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数据显示,1至4月,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的下降相对平缓,实际使用外资156.1亿美元,同比下降12.9%,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
    “外资投资中国分为成本驱动和市场驱动,对于制造业的投资属于成本驱动。”张燕生表示,危机爆发后,欧美的制造业巨头更要寻找风险小、成本低的市场来投资,而中国就属于这样的市场。赵庆明也表示,制造业本身就是中国的优势,另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下降幅度较平缓也与从去年11月启动的产业振兴规划关系密切。
    与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下降幅度平缓相反的是,服务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106.1亿美元,同比下降31%,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姚坚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发布4月具体服务业各个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但是,根据1月至3月的数据,业内专家推测,房地产仍可能是利用外资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根据4月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1月至3月,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84.2亿美元,同比下降31.3%,其中房地产业吸收外资下降明显,达到38.3%。这与危机发生前房地产投资占整体外资投资的比重持续上涨的趋势大相径庭,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
    而根据外汇局4月发布的《2008年国际收支报告》,去年全年,房地产、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资金下降较快,降幅均在30%以上:其中房地产业下降30%,住宿和餐饮业下降3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47%。与此对应的是,制造业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略有下降,降幅只有8%。
    “对于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投资属于典型的市场驱动,外资投资在这里,看中的是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中国在经济复苏后高增长带来的长期的回报和红利。”张燕生认为,尽管目前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降幅下降较快,但是这部分外资投资额恢复起来也会非常快。

    外商投资下降对我国经济影响几何?
    4月FDI同比降幅的扩大再次印证了危急中我国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一段“低水平的徘徊”在所难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也尚需巩固。但业内专家也认为,FDI的下降主要对我国出口有所影响,对于整体经济,如GDP、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集中在我国的出口行业,因此外来投资锐减对出口的影响很大。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分析,约55%的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企业,这些出口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它们大约占我国整个加工贸易份额的8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表示,从目前国内外形势看,我国接下来还将在低水平出口中徘徊。
    张燕生指出,加工贸易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他们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再出口到欧美,只有劳动密集型的这一个链条放在中国,因此FDI的下降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影响较大。
    “外商投资减少对我国整体投资来讲影响不大。”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分析,目前外商投资在我国整体投资中比重很低,900亿美元的FDI,核算成人民币不到6500亿元,这占我国整体投资比重大约为5%至6%。
    同时,赵庆明指出,FDI同比的数字或许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去年此时正是FDI高速增长的时候。“相对于对FDI增加值的关注,更应该关注FDI存量的质量。”他提出,存量其实才是大头,我们要关注这些FDI在华经营的状况,以及它的开工率等等,也就是它的活跃程度怎么样。业内专家指出,危机时要看环比数额,今年1至4月,FDI单月分别为:75.4亿美元、58.33亿美元、84亿美元和58.9亿美元。
    姚坚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外商投资受到明显影响。据他透露,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发改委和商务部正在牵头制定保持利用外资稳定、完善外商投资结构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二,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第三,要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条件,为吸收外资创造比较良好、宽松的环境。
    FDI数据的根本改变还是需要国际环境的变化,“其重点不是中国有没有吸引力,而是FDI的母国有没有好转”。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刘能华说,从国际情况看,全球经济没有根本好转。4月份美国消费虽然出现增长势头,但这是在美国政府大量减税及经济方案刺激下带来的。据最近美国银行业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美国19家银行中,仍有10家银行需要增资扩股,这笔资金超过了700亿美元;美国的失业率目前超过了8%,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这都说明FDI母国的经济形势没有好转。
    短期外资是否会重新流入国内?
    尽管FDI数额已连续7个月下降,但是对中国市场率先复苏的预期以及人民币再次被搅起的升值预期,是否会促使外资短期资本重新开始流入中国呢?
    外汇占款是央行购入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也是观察外汇资金净流入或流出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月度数据上来看,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外汇占款增量分别为3479.29亿元、430.2亿元、2591.89亿元、1160.69亿元、1371.64亿元和974.20亿元人民币。这表明外汇净流入的速度已经下降,部分外汇正在流出国内。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他的“外汇储备增长额—贸易顺差—FDI—估值效应”的简单方法计算,短期资本流出正在放缓。
    他根据截止到3月份的数据测算得出,2009年第1季度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出额约为457亿美元,显著低于2008年第4季度895亿美元的资本流出。
    此方法是用外汇储备的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FDI之和,再考虑上外汇储备中各种货币资产的汇率比值变动的因素造成的正效应或负效应,粗略算出的结果。尽管此方法未考虑中国对外的FDI投资(从而可能高估短期国际资本流出额)、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以及外债变动与贸易信贷变化,但是,从数据中还是能够看出一些资本流动的端倪:分月来看,1月的资本流出高达396亿美元,随后两月流出额显著放缓,分别为13亿美元与48亿美元。
    “4月的外汇储备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无法对4月的情况作出计算,但是我认为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张明说。他说,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出主要与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去杠杆化有关。随着美国金融市场趋稳,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配置风险资产,并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好于其他国家,人民币对美元并未出现强烈的贬值预期,预期从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可能重新面临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局面。而短期资本重新流入可能导致外汇占款再度增加,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表示,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再次被搅起,短期资本有冲动再次流入中国。数据显示,5月的第一周,一年期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一度触及近8个月来的高点,至1美元对6.7125元人民币。
    同时,包括国内A股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股Shi的持续走好也可能会加大这种资金进入的冲动。根据美林和EPFRGlobal的数据,截至5月6日的一周,新兴市场基金年内净流入资金36亿美元,为连续第九周净流入,而同时,投资者在7周内从美国基金中撤出了98亿美元。
    “等到中国经济的走向再明朗一些的时候,短期资本一定会再次涌入中国,目前经济已经见底的判断似乎还没有那么强劲,一旦强劲起来,资金就一定会进来的。”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张莫、刘璐璐)

今年一季度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17.8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下滑再促结构转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4: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