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军传奇间*宣布退役曾误杀平民追击拉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1 11:4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21日,美国情报界泰斗级人物查理·艾伦告别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特工生涯,正式退休。然而人们很难相信,每天早晨6点半举行会议、一周工作80小时、很少休假的他会真正告别情报界。他在中央情报局的同事们说:“艾伦在中情局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命令值得尊重。”
  艾伦是如何从情报界的一个小角色变成“间*元老”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4月23日的一篇报道,为人们揭秘了现年74岁的艾伦半个世纪的情报生涯。
  1。半个世纪的情报生涯
  查理·艾伦称得上是美国情报界的“间*元老”。从冷战危机、“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朗门”事件到9·11恐怖袭击事件,艾伦在他51年的情报生涯中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
  艾伦经常卷入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事件。他曾以中情局分析员的身份揭露里根政府在尼加拉瓜资助*政府武装的黑幕。由于揭发了这一事件,艾伦受到民众称赞,但中情局对他进行了训斥,告诫他不要过快地披露更多信息。艾伦还曾负责伊朗方面的工作(秘密向德黑兰出售导弹,使其释放扣押的美国人质),美国国会的记录显示,艾伦亲手起草了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清单。艾伦说:“你不会得到很多公开的荣誉,很多人在谈论情报界的时候,其实对此并不了解。我所了解的一些东西都是机密,它们永远也不会公开。”
  在历史上,没有人比现年74岁的艾伦更熟悉中情局的秘密了。现在,带着数不尽的内幕和秘闻,艾伦告别了自己的特工生涯,正式退休。人们很难相信,每天早晨6点半就举行会议、一周工作80小时、很少休假的艾伦会真正告别情报界。
  2。情报预警官员“漏掉战争”
  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后,艾伦于1958年加入中情局。艾伦说:“我毕业后需要找一份工作,我来到大学里的职业介绍所,有人说,‘你应该考虑去中情局工作。’我说,‘那听起来很有趣。’”
  那时正是冷战最紧张的时候,艾伦只用了不到一周就进入了工作角色,主要负责判读来自“柏林隧道”的信息。“柏林隧道”是一个秘密计划,中情局在东柏林地下挖掘了一条隧道,以接近苏联铺设的秘密通讯线路。当时,无论中情局还是艾伦都不知道,苏联早就知道有像艾伦这样的情报专家监听自己的通讯,所以中情局得到的情报都是毫无用处的“废料”。
  上世纪70年代,艾伦当上了中情局战略研究办公室主管,开始接触美国的最高机密。
  1973年秋,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开始在两国同以色列交界的地区大规模集结。1973年10月5日夜,艾伦完成了一份简报,这是第二天早晨要向尼克松总统汇报的内容。艾伦回忆说:“我离开办公室,看到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军队进入高度戒备的报告。我应该拿起那些照片,给上司打电话,但我没有那么做。”第二天,埃及和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尼克松后来指责中情局,称这场冲突“令我们大吃一惊”。艾伦说:“我漏掉了那场战争,那件事至今令我十分难过。”
  1990年,当伊拉克军队逼近科威特边境时,艾伦没有犯以前的错误。当时,艾伦担任国家情报预警官员,是中情局的“首席哨兵”。在几周里,艾伦对即将发生的入侵发出多次预警,甚至发出了正式的“战争警告”。但是,他的大多数预警被忽视了,甚至被当成杞人忧天和不守纪律的行为。当艾伦最后一次向白宫发出警告时,分析家们对此毫不理会,把它视为典型的“中情局式夸张”。
  几小时后,伊拉克军队攻入科威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周后,上级似乎终于明白了艾伦的一片苦心,向其颁发了一枚中情局嘉奖勋章。前总统反恐顾问、艾伦的同事理查德·克拉克在评价艾伦时说:“现在人们一点也不讨厌查理,并且十分钦佩他,因为他总是对的。”

  3。误杀平民 追击拉登
  预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只是艾伦事业生涯中众多难题之一。1991年,美国对伊拉克展开了长达6周的空袭行动,艾伦同美国空军的指挥官一同标定空袭目标。当时,艾伦和他的同事对巴格达附近一处名为“公共隐蔽所25号”的建筑产生了怀疑。中情局的地图显示,这是伊拉克秘密警察的一个指挥中心。在艾伦的建议下,美国空军向那处掩体投掷了两枚激光制导炸弹。
  但是,艾伦和他的同事犯了错误,那个被轰炸的掩体里都是无辜的平民。艾伦说:“那是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原以为秘密警察躲在那里,却杀了很多平民。”在短暂的沉默后,艾伦接着说:“我每天都记得这些教训,但没有丧失执行任务的信心。”
  1998年,艾伦更加关注恐怖主义。当时的中情局主管乔治·特内特让艾伦负责协调情报系统内部打击本·拉登的工作。艾伦召集国内的“基地”组织问题专家开会,得出了本·拉登藏身于阿富汗山谷的结论,认为拉登躲藏在美国卫星无法发觉的某个山洞内。
  在随后的两年,中情局再次失去了拉登的行踪。一次,艾伦去白宫,发现了一张小型无人机的图片。他问:“听说那个东西叫‘捕食者’?”艾伦说,将“捕食者”无人机部署到阿富汗经过了激烈的争论,2000年秋,其中一架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中出现了一个留着胡子的高大男子,分析人员认定他就是拉登。第二年,艾伦坚持为“捕食者”无人机装备导弹。2001年夏,艾伦对同事们说:“在他攻击我们之前,我们要干掉他。”9·11事件发生几周后,武装“捕食者”被部署在阿富汗。
  4。永不停歇的超级工作狂
  艾伦以独特的工作风格在情报界赢得了尊敬。朋友们说,艾伦是他们见到的工作最积极的人,不仅对“任务”十分认真,还十分爱国。9·11袭击发生后,艾伦就住在中情局总部,睡在办公室的充气床上。在随后的3年中,他只休了两周假,同妻子、4个孩子以及孙辈短暂团聚。其余的时间,艾伦每天从清晨5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就连周末也要上大半天的班。家人怎么看待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呢?艾伦说:“他们很理解。”
  直到退休前,艾伦一直负责重要的情报收集工作,决定如何部署间*卫星网络、窃听装置和特工,以找出恐怖分子等具有威胁性的目标。艾伦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赢得了“冲锋查理”的称号。中情局的同事们说:“艾伦在中情局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的命令值得尊重。”
  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艾伦负责国土**部的筹备工作,其他人将此称为政府对艾伦“忘恩负义”的工作安排。但艾伦对此十分坦然:“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你不能承担世界上所有的负担,但是你要有使命感来保护你的国家,即使你是一个人也会起到作用。”
  退休后,艾伦打算继续工作,不过这次是为了他自己。艾伦说:“我会做一些咨询工作,但一周的工作时间绝对不会超过80小时。”就像前中情局副主管约翰·麦克劳伦夫说的那样:“当我去拜访他的时候,发现晚上10点他还在工作,我们都知道查理从来不会停止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4:5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