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教育网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各章冲刺复习指导(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本章框架结构
  在理论地位上,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归结,特别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归结。但并不是归结为口号式的简单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内容逻辑地展开。其思想脉络与节相对应,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考察社会形态范畴入手,分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第二节深入考察了人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问题。这一节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是“以人为本”。
  第三节是关于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的阐述。
  (二)复习方法建议
  相对于理论内容的分量来说,分布于本章的考点是较多的。本章的三节内容都曾考过。
  第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但考试中命题难度并不大。所以,复习中应注重对于“社会形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的选择性”、“可能性空间”等概念及其关系的准确理解。

  第二节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世界观人生观意义。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问题都是能够结合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命题的考点。
  第三节的内容理论内涵较深,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自由”、“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去把握其现实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是这一章中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被概括得高屋建瓴,表述得精当透辟,是公共课体系中的一个理论制高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理论成果。2007年命制过客观性试题。08年无论是否命题,命什么类型的题,都应当认真把握。遇题则成为答案,无题亦能提高理论素养,形成理论底蕴。
[上一页]
·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8:0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