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急迫降(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7 18: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4:28 | 只看该作者
导  演:张建亚  编  剧:郝  建
主  演:邵  兵  徐  帆  尤  勇  池华琼  
颜  色:彩色   
时 长:114分钟
出  品:上海电影制片厂
时  间:1999年

故事梗概:

    金秋的机场,一片繁忙。各航空公司的客机正在这里有条不紊的降落、起飞... 一架B21754大型客机FU569载着137名中外乘客呼啸起飞,飞向北京。客舱内,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第一次乘坐飞起的新鲜感;一个业务员怀抱随身携带的维系企业命运的满箱现金安然地进入梦乡;戴着老花镜的学者模样的老人静静地看着手中的线装书;吃奶的孩子经由乘务员冷却了奶瓶中的牛奶后,也停止了哭闹。乘务员们面带微笑正在热诚地为旅客服务,客舱内充满了和谐、温馨的气氛。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危险正向他们袭来...原来,飞机升空后,机长李嘉棠发现起落架信号灯指示不正常,飞机起落架收不回来,这意味着客机将无法着陆,如不及时排除险情,就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悲剧。李嘉棠立即向地面塔台指挥报告情况并请求返航。蓝天航空飞行部总指挥要李嘉棠做穿云和后起落架顿地并甩飞的动作,试图将前起落架甩下,但是,李嘉棠做了上述动作后,还是没能将起落架放下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市领导闻讯飞速赶来,寸步不离塔台,同有关人员一起研究飞机着陆方案和营救措施。刹那间,59辆消防车,20辆救护车、4辆照明车、25辆工程车快速赶到现场。机舱内,机长和乘务员处不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地带领乘客井然有序的向客舱后部转移。从而使客机重心后移,试图减轻机头重量,进行紧急迫降。但是此举危险系数极高,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随着总指挥的分析、描绘,大家眼中出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机头落地,由于分量太重,致使底部凹陷,擦出火花,导致爆炸;飞机失控,冲离跑道,撞进候机楼,机毁人亡,已惨不忍睹...客机朝着机场缓缓下降,机场周围警灯闪烁,消防车一路跟进,跑道上紧急喷洒泡沫,各种抢险,救护车辆紧急待命;市长和机场指挥中心总指挥在机场跑道上等待、接应...关键时刻终于到来,客机能否安全迫降?机上的旅客能否脱离危险?客机迫降过程中又将遇到什么险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4:54 | 只看该作者
《紧急迫降》
荣获1999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优秀电影技术奖;
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尤勇(饰刘远);
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特别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5:26 | 只看该作者
该片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特技技术,动用了300万美元制作了9分多钟的电脑特技镜头,为国内首创。美国SONY数字电影中心技术副总裁称:“这部电影的制作达到了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中上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5:45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可看性很强的影片虽然是歌颂英雄主义、人道主义,但是豪言壮语一句都没有。张建亚说英雄其实都是普通人,只不过在紧要关头他们比一般人多了一种魄力与无私。在片中,机上的机务人员把我国现代民航风范表露无遗。张导认为所谓英雄就是不普通的普通人,是值得颂扬的。

  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导演及全体创作人员对事件的描述、对生命的关注与极端负责的精神,却是实在的、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6:13 | 只看该作者
整部片子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紧与舒、抑与扬、惊险戏与感情戏、高潮戏与过场戏之间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添一分嫌肥,减一分嫌瘦。这是整部影片的剧情节奏。还有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节奏也是比较成功的。片首部分机场忙而有序、男女机组人员整装待发的一组镜头,剪辑得干净利落,快速而有力,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机组人员结队而来,天蓝色的制服在阳光的辉映下透显出一股蓬勃的青春朝气,把我感染得热血沸腾。一架架庞大的飞机在略取仰角的镜头中缓缓滑过,翅膀若垂天之云,遮天蔽日,那种于不经意间流淌出的大气让人振奋。
  片中还大量应用甩的镜头,并伴之以音响“呼——”的一声,对加快影片节奏,营造视觉冲力,渲染紧张氛围都大有帮助。
  片中还有两段摄影颇让人称道。一是机长临危不惧在大难即将来临之时镇定地穿上制服那段,用了个慢镜头,显得很凝重,中间有个手伸出衣袖的镜头,好象模仿自徐克的《倩女幽魂》,美感十足;还有一段:电视台记者受伤躺在担架上仍忘我地工作,捧个摄像机继续在拍,画面中人头攒动,一片黑白,镜头不停地抖晃,动感十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6:50 | 只看该作者
 导演手法方面,两段戏加得好,都是“想象”中的画面。一段是市领导想象飞机着陆时横冲直撞、失火爆炸的画面。这种惊险、爆炸的“金钱镜头”(Money Shot)是成功娱乐片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可在“东航迫降”那次事件中并未出现这颇具视觉震撼力的一幕。如果生硬加上,与事实不符,只怕难过电影审查这一关;如果不加,影片的观赏效果、视觉快感会大打折扣。导演最终处理得很好,加在一个人脑海里的想象中,加得自然、合理,且镜头转换流畅,是成功的。另一段的“想象”来自乘务长,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她脑海里浮现出女儿在绿地上奔跑、呼唤妈妈的画面,并且情不自禁、下意识地应了一声。这一段构思巧妙,而且两个镜头的衔接在电脑的处理下迅速而又富有新意,堪称亮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03: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