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焦医改"上海轨迹":农村和社区成为投入重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6: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疗资源丰富的上海是怎样推动新一轮医疗资源布局大调整的

    上海,每年1.5亿门急诊量,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基本医保全覆盖,它的医改步伐全国瞩目。

    3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卫生系统管办分开的实践,到如今,仍是全国唯一的探索管办分开的省区市。上海投入大笔资金推广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等改革举措……在医改方面屡出新招。

    今年2月,上海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上海的医改目标既要基于国家目标,也要高于国家目标,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进步;在满足市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外还要关注高端医疗,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需求,积极服务全国,争取早日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这些年来,《瞭望》新闻周刊追踪采访了解到,上海试图通过医改走出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误区;经历艰苦的摸索和转变,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站在了新医改的起跑线上。

    医疗联合体呼之欲出

    医改方案出台后,上海市卫生局迅速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方案,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市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卫生服务能力和市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提高。

    根据国家医改方案总体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近期上海将推出一系列举措——

    打造“1560”就医圈,使广大市民在15分钟内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分钟内可到达三级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在全市探索建立若干个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以区域为基础,纵向整合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医保预付、学科人员的纵向整合,全面提升区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乡村医生和院前急救人员培养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的医生,特别是住院医生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培养,在全市统一的平台上集中化培训,不断增强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让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更加放心地到邻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级医院就诊;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覆盖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上海将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市基本药物补充目录。实施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工程,计划通过3~5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届时各医院的检查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后,全市各医院都认可。

    目前,上海市发改、卫生、财政、医保等部门已开展上海医改的有关调研。方案初步形成后,还将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卫生部门有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单位已经分别签署协议,参与“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研究”,各单位将于本月底前各提交一份在1万字以内的主题报告。 (责任编辑:王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21: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