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战外星人》:只重技术的平庸大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8 09: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大战外星人》的过程中很明显是失望情绪居多。视觉效果没得到满足,没想到故事“笑果”也比不上以往看过的好莱坞动画,内涵更与去年的《功夫熊猫》放在一起都相形见拙。一部电影如果只剩下画面,那还有啥值得表扬的?

《大战外星人》海报。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长十郎/文) 看《大战外星人》这部3D动画,对一个眼睛稍微有点近视,外加些许散光的观众来说,其实远比看一般的电影要难受的多。当你带上那副外形颇似《IQ博士》中阿拉蕾的眼镜,看起3D电影,你看到的场面,其实和你看路边卖的动感贴画感觉差不多,不真实感相当重。而且,如果你不是看中文配音版,那得要求你的英文够好,因为带着这幅眼镜看电影,底下的中文字幕好像都变成双重影,在这种情况下看字幕,显然是件很自虐的事情。

很不幸,我刚好就是眼睛有点近视外加些许散光的观众,因此,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丝毫没有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快感。稍微让我感觉到这部电影的3D效果的,大概只有两个场面。开头那段,无聊的工作人员在打乒乓球,就是球用橡皮筋栓在球拍上,打出去弹回来的那种。我确实是看到球向我脸上弹过来,然后又缩回去了。另一个场面,则是外形机器人登陆地球的时候,穿过一片树林,我看到周围似乎有一片片树叶往下掉的样子。除此之外,其他让我大开眼界的场面就没了。
或许,3D电影目前还不是近视眼观众所能快乐享用的科技果实,也可能是目前内地(至少广州)影院3D电影的配套设施还跟不上,总之观看《大战外星人》的过程中很明显是失望情绪居多。视觉效果没得到满足,没想到故事“笑果”也比不上以往看过的好莱坞动画。3D动画目前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在过分追求技术的同时,通常都会弱化电影最基本的东西,无论是故事,还是内涵,似乎都直接退化到十几岁儿童所能接受的范畴。这一点,去年的迪斯尼3D动画《闪电狗》可算一个例子,而去年日本押守井大师那部美得让人窒息的2D+3D动画《空中杀手》,与其先前的《攻壳机动队》等片相比,也是弱了不少。不过如今《大战外星人》与《闪电狗》一比,好像又低龄化了一些。没想到这部用了许多B级片经典角色当原型,用了1.75亿美元拍摄的大电影,最后竟然一点酷的感觉都没有,可想而知,观众的心理落差会有多大。

虫恐龙在金门大桥与外星人的“对战”让人失望。
这部电影,其实整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都在预告片里看过,像虫恐龙趴在金门桥上那场戏。从去年的剧照就知道有这一场面存在,通过剧照,外界普遍认为外形颇“贱”的虫恐龙会在金门桥上与外星机器人连番大战,而这一设置可能也会是3D场面的用武之地,没想到电影中虫恐龙似乎只用丝喷了一下机器人,随后与机器人拉扯(无法用“交战”来形容)的也只有女主角苏珊(变巨人之后被称为超女蜜卡),也就是说,有关大战方面的场景,比起日本那类超人打怪兽电视剧中的还要少。

苏珊在人类与怪物的转变中觉醒了自己的女性意识。
更多时候,这部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女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过程。被陨石击中之前,苏珊是个不敢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只想尽快和她那自私自利的天气预报员男友结婚,然后寄生于婚姻之中。当她变成巨人之后,发现她未婚夫其实是个不靠谱的男人,在将外星机器人击倒之后,苏珊找回了自信,相信靠自己能解决许多问题,包括拯救地球。好,这一故事情节如果说有内涵,那有关“女性力量大”这方面的探讨还值得肯定,然而,当故事发展到苏珊在那只章鱼型外星人所在的UFO中大闹一场的时候,整个气场就弱了下来。原本就已经被抽走能量变回普通女人的苏珊,发现自己原来啥也做不了。为了拯救她的怪兽朋友,她又得把自己变成巨人。这一“女性自身力量觉醒过程”,未免也太虚幻了。
要说内涵的话,光凭以上那点东西,《大战外星人》别说与皮克斯的一系列动画相比,就算与其去年出品的《功夫熊猫》放在一起,都颇为相形见拙。故事主心骨不坚强,整个故事勉强撑起来也就松松垮垮了。在这基础上,就算啫喱怪B.O.B、小强博士、失落怪这些动画片中一定会有的插诨打科小角色再怎么努力制造笑果,整个氛围就是不对,何况,这些出生的使命就是为了恶搞的怪兽角色,其所发挥的能力还比不上《怪物史莱克》中的驴子,甚至姜饼人。至于倍受推崇的脑残总统角色设定,似乎也是好莱坞喜剧中常见的类型,如果有看过上世纪90年代初的《反斗神鹰》系列电影,或者其余任何美国涉及政治题材动画,如《南方公园》、《辛普森一家》、《飞出个未来》等等,想必《大战外星人》中总统所做的蠢事也很难逗你发笑。这就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后果,这一角色的设定完全不具备任何原创性。

《大战外星人》重视觉效果却丢了内涵。
内涵不足,笑果平平,《大战外星人》丧失了好莱坞动画片中两大重要卖点,那至少第三卖点配乐方面要做到水平吧。很遗憾,整部片的配乐相当凌乱。看到片尾演职员表,赫然出现汉斯·辛莫的大名,吃了一惊,很难想象这个配乐大师会做出这样的原声,先不说整部片没有出现诸如《辛普森一家电影版》中“Spiderpig”这样恶搞而有相当好听的音乐,就连一首能让人记住旋律的配乐也没有。后来看清楚了,原来汉斯·辛莫是挂名总监之类的头衔,原声音乐是一个叫亨利·杰克曼的人做的,谁是亨利?鬼知道,查了下资料才发现他从《达芬奇密码》开始才从事与电影配乐有关的工作,今年才为HBO的一个电视电影做了原声音乐,而《大战外星人》则是他第二个作品。虽说不能以经验论英雄,但这个名叫亨利的,暂时还看不出他有啥创作原声音乐方面的才华。
不知观众是否都已经发现了《大战外星人》以上的种种不足之处,我才肯定也是发现了。不然,为何大家都拼了老命般的大赞该片的3D效果?很讽刺,一部电影如果只剩下画面,那还有啥值得表扬的?或许,科技的进步改进了不少东西,让一切产品变得更为刺激,然而,刺激感觉转瞬即逝,闪亮的场景消逝后,留给观众的是黑暗的空虚。
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6: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