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3 16: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英语学习贵在坚持,坚持每天都学,每天都练。因为语言的学习就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学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学汉语一样,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使用,没有条件可以寻找和创造条件。
二、        多读多说,语言说到底是一种感觉。特别是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感觉,有了感觉,学习的时候轻松自在,进步会很快;相反,如果找不到感觉,那即使下很大的功夫,变换不同的方法,也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那怎么样才能有感觉呢?要点就是多读多说多听。
感觉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语言的学习如果头脑里有了这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那学起来就会方便和简单许多。思维的转换一在于刻意的去学习揣摩英语国家与中国的思维差异和思维方式特点。另外多读多说也会潜意识的扭转思维习惯,这对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起步之后就会面临这个学习阶段。
三、        先把基础打好才能有大的进步和提高。很多人不注意学习语言的方法,在英语学习中,一味的追求词汇量的扩大,盲无目的的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展词汇量,从而忽略了单词发音的准确性和词义词根的确切意义。这种做法在很起初可能会让自己的英语有很大的进步,但时间一长,随着交流层次的上升以及在书面语上使用英语越来越多,这种做法的漏洞就显现出来了。一是由于刚开始学的时候没有太注意单词发音,所以后来跟其他人交流是,听不懂正确发音的单词;二是由于没有很好的理解词义以及词源,致使同义的单词在使用时分不清楚跟用哪个,从而出现错误。而这两者的弥补又是需要很长时间,很费精力的,从时间成本上来说,不合适。所以,建议是,在刚刚开始学的时候,戒骄戒躁,不要一味追求词汇量的提高,把单词发音掐准,语义弄明白是正法。
四、        坚持“口语与听力相辅相成,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的原则来学习语言。通过我以前的学习,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考托福之前,狂补口语,但是天天听日日听,进步总是不大,后来发现有些关键词汇听不出来不是因为这个次没学过,而是自己发音与标准发音不一样,从而在听到这个词时,脑子里没有相应的定型,找到这个原因后,开始苦练口语,跟着真题的听力一遍遍的读,背,直到发音跟其接近,然后在做听力,发现真是个爽,错题数量一下子就降下来了,所以,要想提高听力,口语必须练好!另外关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我是这么认为的,就象中文一样,想写好东西,必须多读文章,英语也不例外,只有多读文章,对英语写作的特点和文章结构才能有比较好的把握,正式文体和非正式文体在写作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才能掌握,说到底,还是一种感觉。
五、        多说的好处。经常说英语,天天说英语其实不仅能够提高表达沟通能力,而且对于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学英语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一种语言是靠思维方式来做基础的,要学习一门外语,必须要掌握这门语言后面的思维方式,英语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学习语言。所以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大的障碍在于只会用汉语方式去学英语,这也是很难避免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最早接触这门语言的时候,老师只能用汉语教授才能使我们明白,所以我们不可避免,就在勤劳的用汉语方式去学英语了,也就不可避免的学出来好多chinglish,既然刚刚开始学时在自己还不能掌握正确学习外语方法的条件下就被误导的接触了这么个错误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很受这个误导的限制,那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克服掉。怎么样克服呢?多说。天天说,日日说,时时说,我们在刚刚开始说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有个弯的,就是想汉语,翻译成英语,然后在说出来,有这么一个弯存在,我们交流的能力和说英语的地道性就会降低,但是如果经常说那么这个弯就会越磨越平,直到最后的消失,也就是,说英语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汉语,而是怎么样用英语去表达我心里的意思,这样,英语思维自然就形成了,这一点对学习英语是很关键的,要想掌握高级英语或者尝试做翻译工作,必须要掌握这个学习的方法,思维转换不过来,英语的学习到不了很高的境界,我们强调多跟native speaker接触,其目的也是在于思维的转变,是自己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比较本地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3-24 16:18:58 | 只看该作者
妈呀好多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03:5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