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分析:中国发行巨额国债会否挤压私人投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9 11:2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曾连续数年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因此“一路高歌”,并在2003年达到3198亿元的高值。
   白景明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有一定惯性的,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阶段性的高赤字时代。他预计中国的财政赤字在未来三年内都将高企,明年的赤字不会少于今年。

图表: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平衡关系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劼 程云杰)财政部在此间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中指出,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9500亿元。北京的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此高的预算赤字意味着国债发行规模将创新高,但这既不会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大的冲击,也不会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相反还会有拉动私人投资的作用。
   按照经济学理论,一国大规模发行国债会抬高其市场利率水平,从而抬高企业的投资成本,抑制企业借贷的冲动,进而“挤出”私人投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国债产生“挤出效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私人部门有巨大的投资和借贷需求,从而使资金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这时如果政府再大规模举债,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会被抬高。
   朱青指出,当下中国的真实贷款需求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作为中国最大外需市场的美欧国家成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对中国出口的需求锐减。与此同时,中国的内需并没有显著提高。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大量借贷以扩大生产的内在冲动。所以,政府在这时候发债并不会抬高市场利率进而挤压私人投资。”朱青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选择在此时发国债正当其时,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不会加重政府的偿债负担;同时,由于政府用国债收入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国债又只是将企业和居民暂时闲置的资金变为政府可动用的资金,其间并没有直接增加货币的发行,因此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中国自1994年开始禁止用加印钞票的形式“解围”财政困境,这使得发行国债成为弥补财政不足的唯一路径。199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4.1%,通货膨胀压力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在中国,购买国债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等当期闲置资金。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48.16万亿元,9500亿元财政赤字占比仅为2%。
   “可见国债发行量占整个民间储蓄的比重并不高,银行系统在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下接盘也没有问题,因此在资金面上消化国债并无大碍,”白景明说。
   在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1.62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后,上市银行已显示出更积极的发债倾向。继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计划发行400亿元和800亿元的次级债券后,中国银行也在3月6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总额不超过1200亿元的次级债。
   专家指出,这些发债计划表明上市银行意在利用当前较低的利率水平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以避免因资本不足而阻碍未来的信贷扩张。 详细>>
财政部解析9500亿赤字计算方法 中国成立60年之最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韩洁)仔细翻看财政预算报告,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6230亿元,支出76235亿元,收支差额为10005亿元,与全国财政赤字9500亿元有所出入。对此,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胡静林7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并非简单的收支相抵,还要考虑调入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
记者解读:9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引关注
9500亿财政赤字:冲新高 仍安全
巴曙松:应对外部冲击9500亿元赤字很必要
规模创纪录 9500亿财政预算赤字全国人大待审


200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3 14: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