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言“中国模式崩溃” 英媒耸动说中国本报记者 何申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3 16:3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春节的平稳度过似乎令一些炒作中国“春节危机”的西方媒体略感失望。2月1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在危机打击下,猛烈的动荡将摇晃中国”的荒唐报道。这篇文章老调重弹,用“破产”、“失业”、“引爆不稳定”等耸动的字眼渲染中国“社会动荡”,再次在西方掀起唱衰中国的声音。对此,中国学者表示,得出这种结论完全是西方人拿本国国情套在中国身上的结果。

  《星期日泰晤士报》自称过去两个月在中国广东、浙江及江苏三省做了“独立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爆发多起抗议活动”。文章进一步耸人听闻地写道,“出口萎缩令中国上千万的人失去工作”,“引爆社会不稳定浪潮”,“银行破产、失业以及社会动荡正在蔓延”。文章甚至预言,“当成百上千万的农民工过完春节回城却发现找不到工作时,中国的不稳定将达到顶峰。这将意味着政治麻烦。”

  《星期日泰晤士报》还援引多名西方学者和媒体的五花八门的观点来证明中国将“陷入极大的危机”。文章称,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认为,中国经济在2008年第四季度6.8%的增长率表明中国实际上“已经陷入衰退”;美国马萨诸塞州科技研究院教授黄亚生(音译)认为,中国经济看起来像“拉美经济”,理由是个人收入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扩大;美国杜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旗下的杂志《远东经济评论》则“断言”,“中国模式即将崩溃”;新加坡经济分析师理查德建议,按照经济学“向上渗透”理论,扩大消费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整个亚洲的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天5美元”。

  “类似观点从2008年底开始在西方陆续出来不少,都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做出的误判。”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侯若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的就业会受一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但绝不至于造成大的社会动荡”。

  侯若石强调,“关于拉美模式的缺陷,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了,一直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国不可能走拉美模式的老路”。“至于在全亚洲实现每天5美元的最低工资,这可以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来看还不现实。中国已多次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今后还会继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侯若石认为,中国的体制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经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锻炼之后,中国有了更多应付危机的经验。“我们愿意听取所有人对我们经济发展的意见,但有些批评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希望这些唱衰中国的人说话实际些”。▲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4 23: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