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反犹及扶犹建立以色列的历史 <br />叶劲松 <br /><br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历史 <br />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公元前三千年,从阿拉伯半岛迁来的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定居巴勒斯坦,公元前二千年建立迦南国。后来,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巴勒斯坦”这名称在希腊语中是“腓尼基人的土地”的意思。再后来,公元前1200年,犹太人祖先(希伯来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13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总共居住了约1300年。希伯来人原是游牧民族,以前常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即今天伊拉克)一带活动,后来迁居到埃及。在公元前1200年前,希伯来人受埃及统治者欺负压迫,在其首领摩西带领下又迁居巴勒斯坦。 <br />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后,就不断与先前早已在此定居的迦南人、腓尼基人作战,并于公元前1025年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把耶路撒冷作为首都。公元前923年,希伯来王国***为两部分,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为犹太王国。后来,所有希伯来人都叫犹太人。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征服了以色列王国,其居民被亚述人同化。从此,犹太人向外离散过程开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消灭了犹太王国,其国王和大批居民被掳到巴比伦。 <br />公元前538年,占据今伊朗一带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波斯对犹太人很宽容,积极扶植犹太教,还允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但犹太人过惯了巴比伦繁华的都市生活,不想回巴勒斯坦,只有小部分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定居,,这些人成为现代犹太人的祖先。此时,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远多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其后几百年,又有许多犹太人从西亚离散到南欧、北非、中亚等地。公元前143年犹太人摆脱了希脂人的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但此次复国并未使散居在外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入侵灭掉犹太国,对犹太人实行残暴统治。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先后举行了4次大起义,反抗罗马帝国残暴压迫、统治。但起义全被血腥镇压下去,罗马帝国杀害犹太人100多万。到公元132年,犹太人除被杀外,余者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结束了长达1300年犹太民族主体定居巴勒斯坦的历史。残留的少量犹太人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部分同化于当地民族,还保持对犹太教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则很少,如1170年,巴勒斯坦只有犹太人1440人。 <br />犹太复国主义以上述历史,作为在20世纪要在巴勒斯坦驱赶巴勒斯坦人来建立以色列国的根据。那么,犹太人祖先曾在现今伊拉克、埃及居住过,是否犹太人也有权利赶走现今的伊拉克人或埃及人,在伊拉克或埃及的一块地盘上建立犹太人国家呢?古罗马人曾占领过巴勒斯坦,古罗马人的后辈是否现在也有权利要求占领巴勒斯坦? <br />对于犹太复国主义的要求,当初有许多西方人士也是持反对态度。“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指派金.克兰委员会调查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声称的,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第一次占领给予了犹太人以这块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是这样说的:‘犹太复国主义分子的代表经常提出,基于2000年前的一次占领,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所有权。这种自称的最初所有权简直无法给予严肃的考虑。’事实上,24000居住在那里的犹太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强烈反对在阿拉伯土地上建立一个犹太国。一年后,在英国上议院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一次辩论中,西登汉勋爵对以前和以后的许多观点作出反应说:‘我完全同情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的愿望,但是,如果为此要使另一个民族承受巨大的非正义的对待,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民族之家就不应该建立。巴勒斯坦并非犹太人固有的家园。它是在他们征服后占有的,而且从来没有全部占领过。现在他们则公开索要这些。他们对巴勒斯坦提不出比古罗马后裔对这个国家拥有的更为正当的要求。’”(〔英〕哈特《阿拉法特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2页) <br />并且,在犹太人到巴勒斯坦之前,迦南人、腓尼基人就已经在巴生活了许久,他们后来同化了残留的部分犹太人,再后来,他们同进入这一地区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通婚(实际上,在伊斯兰教产生前,巴勒斯坦已有大量阿拉伯人),同化演变为今日的巴勒斯坦人。因此可以说,迦南人是今天巴勒斯坦人的祖先,他们在巴勒斯坦已生活了5000年。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br /><br />西方的反犹行为及犹太复国主义的提出 <br />在基督教的传说中,耶稣是被犹太当局抓获并****致死,有的传说又说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犹太人。反犹活动策划者就此经常煽动基督教徒****犹太人。4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在欧洲传布更广,其后欧洲犹太人所受****更严重。这种****从中世纪到现代,一直周期性地发生,使“基督教文明”区的犹太人“不仅遭到一个无权的民族所遭受的一般的经济和政治压迫,而且还遭到剥夺他们起码的公民权的压迫”(列宁《告犹太工人书》。《列宁全集》第8卷第463页)。例如,从5世纪到7世纪,西欧基督教国家里,大量犹太人被从各个城市赶出去,或被当作麻风病患者隔离起来。11世纪前后,十字军征伐异教徒掀起的歇斯底里宗教狂热中,十字军所到之处,作为异教徒和传说****耶稣罪人的犹太人被大肆杀戮。1215年,基督教会宣布禁止一切不佩徽章的犹太人在街上行走,违者处以死刑。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下令将所有犹大人逐出英国,至少1.6万名犹太人被迫离开英国。1182年、1306年和1394年,FaGuo3次驱逐犹太人,还颁布法令规定:任何基督徒庇护犹太人或与犹太人谈话,将被处以死刑。15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的宗教法庭以拷打和火刑处死来强迫犹太人改信基督教,并于1492年将20多万拒绝改变信仰的犹太人驱逐出境(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世界史室《重要国际问题探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由于在西欧天主教区倍受欺凌,部分犹太人向东欧及俄罗斯迁移。但到了近代,大规模反犹运动又在东欧和俄罗斯发生。FaGuo大革命后,西欧各国先后在法律上解放了犹太人,但****犹大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而日常生活中歧视犹太人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天主教“罗马教会在煽动反犹方面起了主导作用,19世纪末期的教皇庇护九世曾说过,犹太人是‘游荡于罗马大街小巷中的野狗,总是在狂吠和骚扰我们’。”(杨曼苏《以色列与梵蒂冈:一对老冤家》《世界知识》2002年第14期)当犹太资产阶级与当地资产阶级竞争发生利益矛盾时,欧洲当地资产阶级总是极力煽起反犹情绪来排挤犹太资产阶级,以图挫败他们的竞争。而犹太劳动者更是承受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 <br />反犹、排犹不仅在欧洲存在,在主要信奉基督教的、“民主的”、现在强烈要求巴勒斯坦人承认犹太人生存权的美国,同样存在。甚至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排犹现象也很普遍。排犹情况散见于许多资料中。由在耶鲁大学任教的美国学者斯蒂尔撰写,讲述20世纪美国最有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一生的《李普曼传》写道:“就连已被同化的德国犹太人也未能躲避19世纪末席卷美国的排犹浪潮。不仅新来的移民,就是有文明教养和完全‘美国化’的老一代德国犹太人也都被上流社会的俱乐部、避暑胜地、大学中的兄弟会和女生联谊会拒之门外。”“20年代初,正当李普曼敦促犹太人不要抛头露面时,排犹主义又卷土而来,它对社会生活影响极大,以至于一些私立大学开始限制招收犹太学生。” 当时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出钱资肋对‘犹太人世界性阴谋’的攻击,三K党又在对排犹情绪火上浇油”。美国“20年代制定的严格的移民法公开歧视南欧人和东欧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和斯拉夫人。”(该书第288、298、293、559页,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美国记者兼作家曼彻斯特写道,“1932年……首都(即华盛顿──笔者注)居民有26%是黑人,可是他们却一直默默忍着痛苦……百货店、电影院、政府机关自助食堂都不许黑人进去。黑种工人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为司法部新楼挖地基都自带午饭,否则就得挨俄;那怕要一杯水喝,也得走上两英里路(合3公里多──笔者注),过了第7街,才能找到一家小食店肯卖给他们……最富有异国情调的地区是卡洛拉马高地和马萨诸塞大道,很有些富丽的宅邸,不过犹太人谁都知道那是‘闲人免进’的地方。那时排斥犹太人风气之盛,不下于排斥黑人。”(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8页)因此,历史并不象有的人所说,20世纪只是希特勒德国才反犹、排犹,其他西方国家都在为捍卫犹太人的权利而斗争。这种说法想将自己国家与反犹、排犹脱掉关系。其实,当时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都程度不同存在反犹、排犹,希特勒德国不过在此基础上,把反犹、排犹浪潮推到了更高的高度。也就是说,西方世界历来的反犹、排犹为希特勒德国反犹、排犹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都有很多反犹、排犹行为,而希特勒德国不过是他们中间的反犹、排犹的激进派。因此,美国匹兹堡大学威廉.薄伟林教授在2004年11月来华作演讲时就讲道:“1899年到1939年间,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反犹主义猖獗”(《欧洲反犹主义的根源》《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5期) <br />如果说,犹太人长时间在基督教区的欧洲饱受欺压的话,历史上,阿拉伯地区的犹太人却在较长时间里受到阿拉伯人的友好对待。曾经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时,加入以色列军队同阿拉伯人作战的、亲认色列的美国学者萨弗兰,在其所著的《以色列的历史和概况》一书中写到欧洲基督教区对犹太人的****、杀害时,还写道,“一般说来是宽容的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下,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又兴旺起来……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政治、财政、科学和教育各个领域里获得了显要位置。”当阿拉伯人从北非跨海,占领西班牙后,犹太人也跟随到了西班牙,“他们成为阿拉伯人强有力的伙伴,发展起灿烂的文明。城乡一切行业都向犹太人开放,许多人在各个西班牙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得到最高的位置。”所以,萨弗兰也认为,“犹太人在西方世界过的日子远不及在伊斯兰统治地区过得那样好。”(该书第25~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可是,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却恩将仇报,他们不是向那些****、歧视他们的欧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主张自己的权利,却是在欧美资产阶级支持下,向长期善待他们祖辈的阿拉伯人大肆进攻,抢夺阿拉伯人的土地和房屋,将上百万阿拉伯人赶出自己的家园。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以色列过程中及其后,用当年罗马帝国对待犹太人的方法来对待长期善待犹太人的阿拉伯人民。 <br />犹太人在“文明的、民主的”欧洲、北美饱受压迫,使许多犹太人认为,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才使自己的民族在1000多年里饱受****。所以,在19世纪末,在欧洲和北美的犹太人中间,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该运动希望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回到这个自己的国家,以结束自己民族受****、受歧视的历史。因此,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想建立自己的国家,并不是法西斯德国后来****犹太人的结果,因为他们的产生是法西斯德国产生之前许多年的事。 <br />正因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都反犹、排犹,只不过法西斯德国更过激一些(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因此,当德国大肆****犹太人时,西方其余各国并没有对法西斯德国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采取实际行动(而现在西方常攻击不听话的国家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然后给予军事侵略或制裁),也未对受****的德国犹太人采取多少实际援助,不太愿意接纳他们。欧美其他国家一般只是对德国表示遗憾或进行谴责(谴责都算态度严厉的)。在一个波兰籍犹太人在FaGuo暗杀了一名德国外交官的第2天,“1938年11月,……纳粹集团捣毁犹太人的商店,焚烧犹太教堂,并在街上袭击犹太人。数十名犹太人被杀,数千人被送集中营……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被称作‘水晶之夜’罗斯福总统召回美国大使以示不满……《新共和》杂志建议美国放宽移民条件,让受****的犹太人进入美国。但是这一建议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1939年初,议员罗伯特.瓦格纳提出一项提案,要求政府允许20万德国难民儿童不受移民定额限制进入美国,可是政府对此缄默……美国政府和其他许多政府一样……不希望他们逃到美国来,于是建议他们逃往安哥拉、马达加斯加、英属圭亚那和乌干达等欧洲殖民地(以前英国曾建议在其东非的殖民地“为犹太人提供一个民族之家”──笔者注)。……但却未能见效。”犹如现在作为美国黑人上层人士的赖斯完全溶入美国统治集团之后,立场就与统治集团相同而与普通黑人不同一样,作为美国犹太人上层人士的李普曼也认为纳粹****犹太人只是“欧洲‘人口过剩’的问题”。“当有人极力要求修改美国移民法,接纳难民时,李普曼却建议‘过剩的’犹太人到非洲去。李普曼没有公开批评罗斯福对犹太人的惨状漠不关心”(以上见《李普曼传》第559、560页)。1939年中期,“圣路易斯号”客轮“满载930名犹太难民从汉堡出发来到哈瓦那(当时古巴完全被美国控制──笔者注),但是由于难民们的签证不符合手续而被拒绝登陆,于是他们试图在迈阿密靠岸,可是又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被迫返回欧洲。尽管早在1942年死亡营就尽人皆知,李普曼却没就此写过什么。……国务院实际上对纳粹灭绝犹太人的计划进行了消息封锁……屠杀犹太人的步骤不断加快,奥斯维辛集中营每天屠杀1.2万人,共有100万人在那里惨遭毒手。而美国政府却对难民采取冷淡态度,并且拒绝炸毁通向死亡营的铁路。”(《李普曼传》第561页)因此,美国政府对纳粹****犹太人的态度是冷漠的,甚至抱着随他的便的态度,更没有它常谈的“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高尚”举动。 <br />战后,****犹大人的粹德纳国已不存在,但没有纳粹****的犹大人从欧洲外流现象有增无减。“欧洲犹太人的最大潜在避难所是美国,1945年12月22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宣告一项迅速接纳来自欧洲的政治避难者和难民进入美国的政策……一年以后,在1946年12月19日,总统宣告,到10月21日为止,只有4767人在这些行政安排下被接纳入境。”(〔英〕柯克《1945~1950年的中东》,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323页)似乎非常关心犹大人的人权的美国实际上是口惠而实不至。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惠特森召开的1946年工党大会上宣布,美国压迫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理由是‘因为他们不要犹太人住在纽约’,一位美国的犹太记者承认,……许多对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的最热心的大会支持者,同样也是限制犹太移民进入美国的热心鼓吹者。”所以,英国学者柯克写道,美国支持犹大人移居巴勒斯坦的“这些措施并不是全部地为着犹太难民的利益的;在美国,任何大量地在犹太社团增加人数,似乎连犹太社团本身也不赞同;因为犹太人总数业已达到500万以上,而且犹太人集中在美国那些大城市里早已引起程度严重的反犹太主义,而犹太社团则极力希望不要去使它激化。”(《1945~1950年的中东》第324页)因此,美国在国际上冠冕堂皇的、支持犹大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国家的口号下,掩盖着其国内的反犹、排犹丑态,掩盖着驱使在美国不受欢迎的人们去占领他人家园以充当自己在中东的鹰犬的祸心。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