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主体社会主义”的朝鲜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12月朝鲜劳动党第六届二十一中全会认为,朝鲜进人了“国内外形势最为复杂和尖锐的时期”,“严重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事态给朝鲜的革命和建设造成严重影响”。1994年朝鲜领袖金日成去世,接着连续几年农业欠收粮食不够吃,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朝鲜坚定走“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
1.苏东剧变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错误,而朝鲜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必须更加坚定走“朝鲜式社会主义”的道路。
1992年初,金正日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时,讲了这些看法:
第一,由于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不具有局PRI性,今天本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没有能够解决这一厉史课题。他们一方面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教条主义地运用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实行修正主义的政策。
第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接受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管理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与“多元化”是势不两立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方式。“多元化”引入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四,一些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没有致力于改造人的工作。1994年11月金正日在《社会主义是科学》一文中认为,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历史的局限,它“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未能指出加强革命的主体、增强其作用是革命的根本途径”,这个局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改造工作即思想改造工作是比创造社会主义物质经济条件的工作更加重要的首要任务”。
因此,苏东「剧变后的几年来,朝鲜特别强调坚持朝鲜式的主体社会主义。
2.加强党的领导和对群众的思想教育,DIZHI西方的思想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 1991年5月金正日在一次谈话中说,当前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对社会主义国家疯狂地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稍微削弱思想教育工作,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之风就会吹进来,因此要坚持思想革命的先行原则,深化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朝鲜还加强了党员和群众的组织生活。朝鲜所有的劳动人民,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少年都参加了一定的组织,并且必须过严格的组织政治生活。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3.主体性思想仍然坚持过去的战;略思路,即认为朝鲜可以首先实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不是什么遥远未来的事情,而且可以在一国首先实现,这是60年代金日成提出来的。90年代,朝鲜仍然坚持这一思想,1990年金日成在一次讲话中说,,共产主义就是占领两个堡垒——思想堡垒和物质堡垒,而攻占思想的堡垒必须走在斗争的前面。
关于经济体制,朝鲜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如果拒绝接受国家的领导和监督,“就会招致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复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后果”,因此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金正日说:“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有计划经营管理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合乎规律的要求”,“如果把个别企业的独立性和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拒绝接受国家的领导和监督,那么,到头来,就会招致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复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后果。”
在所有制上,仍然强调向更“大”更“公”的方向过渡。1986年金日成就说,朝鲜已经接近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转折性界线,“要在近年内把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1994年,朝鲜总理还提出所有合作农场要大规模地向全民所有制农场过渡。
由于苏东剧变,朝鲜失去了社会主义市场,传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几乎停滞;由于农业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减少,供应紧张能源、原材料短缺,运输紧张,工场开工不足,外贸进一步萎缩,整个匡家处于严重的困难之中。怎样摆脱经济困难,是朝鲜劳动党面临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篇名】 坚持“主体社会主义”的朝鲜
【作者】 姜跃.
【刊名】 当代贵州 2004年14期 CJFD收录期刊
【摘要】 <正>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12月朝鲜劳动党第六届二十一中全会认为,朝鲜进入了“国内外形势最为复杂和尖锐的时期”,“严重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事态给
家有千头牲口,万亩良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