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两位中国老白领游杭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3 16:3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运会一结束,两位长辈万叔、王姨赶紧从深圳飞来杭州,享受为期一周的“深度旅游”。这两位长辈,是我最好朋友的父母,属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进深圳的开荒部队,随后双双晋升至高管位置,算是中国第一批中产阶级。因此这回来杭州,我这个“地陪”觉得压力颇大,两老如今都已经退休了,20年前来过杭州一趟,那回是商务接待,现在改成私人自费,如何能让他们玩得开心又不多费钱,得好好想想。

出门在外,无非住吃行购四字。住,虽然两老退休金收入颇丰,我还是在鼓楼附近,给他们找了间经济型酒店。双标房门市价338元一晚,花10元钱办了张VIP卡后降到了138元一晚。房间很小,有空调没冰箱,不过胜在干净清爽,且交通便利,出门就是公交车站,不论是去市区还是去风景区,都十分方便。王姨十分高兴,说有回去瑞士考察,住的就都是这类经济型酒店,这回让她又有身在欧洲的错觉了。汗,算歪打正着。

吃,其实8月底9月初是杭州最青黄不接的时候,蟹还没肥,山核桃还在树上长着,春笋么早长成竹子了,螺蛳颗颗带籽,完全没法接客。幸好,两老久居广东,粤菜与杭帮菜差距巨大,矮子里拔长子,总还是选得出几只菜来的。楼外楼之类的传统杭帮菜就算了,西湖醋鱼、宋嫂鱼羹、叫化童鸡,那真是典型的做给外地游客吃的菜,本地人要是平日里请客点这些菜,会被严重鄙视的。选了几家自己经常去的饭店,点了些改良的杭帮菜和江鲜,比如钱塘江鲻鱼、茶香鸡之类的,两老吃得赞不绝口。因为两老坚持要由他们来请客,所以点菜时我严格把关,三个人两冷盘四热菜一汤的标准,每餐均严格控制在120元左右,在物价飞腾的今天,不得不鸣谢杭州饭店的微利经营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6:37:07 | 只看该作者
行,深圳打的算是全国最贵的,起步价12.5元,杭州10元的起步价在两老眼里就显得温顺可爱。因此,出行的时候,屡屡见我这个年轻人坚持要坐公交车,而两位老人毫不犹豫扬起手臂打的的场景。可惜的是,杭州的士虽然便宜,早晚高峰期时却少得厉害,一到下午交接班的时候,更是有钱也打不到。王姨于是感慨:“杭州的市政规划还是需要改进啊”。万叔则对的士司机一窝蜂地选择在下午3点半到5点交接班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深圳的士司机都是从早8点做到晚8点,而且只要有生意都是做的,为什么杭州的司机会在这种时候交接班?而且连生意也不肯接?”这问题由拉我们的一位的士司机代为回答:“辛苦一天,连顿晚饭都吃不安耽,做人还有啥意思?钞票又挣不光的!”于是两老就此修订了出行计划,每天一早出门,下午2点半一定往回赶,省得过了点打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6:37:13 | 只看该作者
购物是最令我心惊肉跳的一环,之前我朋友千交代万交代,一定要看住她妈,因为她妈是购物狂人,尽管如今年逾花甲,一看到衣服鞋子还是没命,那架势,和如今的都市血拼狂毫无二致。第一天晚上,王姨就跑到了酒店后头的河坊街上,此地是仿古步行街,王姨看中了一套标价520元的香云纱,兴冲冲就要下单。我力荐不可如此冲动,过几日去丝绸市场买好了。结果压下葫芦浮起瓢,回头王姨在另一家店里买了双巴基斯坦手工牛皮鞋,开价448还到260,这回我没辙了,杭州没有巴基斯坦鞋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6:37:26 | 只看该作者
接下去的几天里,我屡屡和王姨旺盛的购物欲望做斗争。在六和塔,死活没拦住,她在旅游商品店里给万叔买了件80元的丝绸T恤,回来一看,就算在河坊街的店里,标价也只要60。在湖心亭,她要买珍珠,我劝说西湖是不产珍珠的,王姨反问我:“为什么西湖不养珍珠呢?市政府怎么一直没有发现这项商业空白点?”在灵隐寺,她从标价680元的虎晶石手链一直看到3200元的新蜡手珠,看得我汗流浃背,然后王姨若有所思地问我:“为什么它们看起来那么像塑料的?”

我很想答它们就是塑料的,又怕店员告我诽谤,只好笑眯眯地说:“王姨,你知道浙江有个义乌小商品城吧?回头我们去做个商务考察,也许能碰到这些商品的上游供货商,回头让他们给个实价。”

按照大禹治水的经验,只拦不疏是不行的,出了灵隐寺我就把他们拉到丝绸市场去了,王姨一口气买了5件香云纱,每件均价100元,王姨开心地说,这回不用惦记河坊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6:3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去的时候,王姨万叔身着香云纱,脚蹬巴基斯坦鞋,捧着笋干莲子充当等飞机的零食,非常满意地说,杭州的确挺好玩的,明年还想来。

和两老相处的这一周里,我觉得两老实在可爱。手头宽裕,时间充裕,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有些东西买贵了呢,只不过出门在外,花钱买开心而已。等我老的时候,也能这么潇洒,老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21: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