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扑朔迷离的油价 老奸巨猾的手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9 23:3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扑朔迷离的油价 老奸巨猾的手腕
柴其涛

7月11日开始的一周以来,国际局势可以用“风云突变”与“变幻莫测”来形容,许多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波及范围之广——中东、中亚、南亚、东亚、非洲等,涉及领域之多——石油期货、股票市场、楼市、汇市、金融安全等,予人以“眼花缭乱”与“应接不暇”之强烈感受。回头品味,细细盘点,在“油价”及其引伸出来的相关金融问题掩护之下,各大国围绕着伊朗核问题展开的全方位大对抗与多领域大博弈贯穿了事态发展过程的始终。

——7月12日,俄罗斯和中国在安理会投票否决了美国起草的一份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南非、利比亚和越南也投了反对票。原因是,制裁津巴布韦将无助于非洲联盟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正在进行的调解努力以及津巴布韦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谈判进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指出,草案违背了宪章中有关安理会不得干涉会员国内政的规定。

或许是出于对俄中两国的强烈愤怒和对其他国家的无可奈何,美英两国通过其掌控的石油期货市场“大发威”。同一天,所谓“国际油价”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向150美元/桶冲刺的势头十分明显。纽约、伦敦两地石油期货价格首次在盘中双双突破147美元/桶,最终分别收于每桶145.08美元和每桶144.49美元。公开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对美国两家最大的房贷机构前景的担忧情绪加剧”。

高企的油价非但没有吓住非美英国家——尤其中俄法等,反而加速和强化了它们之间及其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

——7月13日,FaGuo出面组织的首届“地中海联盟”峰会如期在巴黎举行,会上,叙利亚与黎巴嫩两国表示愿互派大使,建立外交关系,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出现淡化迹象,FaGuo高调地介入了一直以来由美国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美国如同吃了一只苍蝇般难受,在沉默中点滴在心,中俄则不声不响,既不附和也不反对。

——7月1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伊朗签署合作协议,将帮助伊朗开发其境内的油田和天然气田。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当天还宣布,伊朗发现了一新油田,可采储量约为2.33亿桶。

——7月14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外交部会见了来华访问的伊朗副外长侯赛尼。

——7月1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了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将加强俄罗斯与中国在各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该构想称,俄罗斯对亚洲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方面,是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关系。

FaGuo(代表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不惧美国任何威胁的“逆向”操作,其他国家以不同方式予以配合的整体行动,凸显出美国的“孤家寡人”形象。美国国内以金融为核心的问题同步或相继爆发。促使美国及时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在某些氛围的掩护下,相应的和解姿态也就被压了出来。

——7月12日,由于不堪储户大规模挤兑重负,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印地麦克银行被联邦监管机构查封。该银行的业务转交给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来发生的最大银行遭查封事件。

——7月14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出手救助陷于资金困境的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提振市场信心,避免两家“巨无霸”金融机构的困境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7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并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法律禁令,以应对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局面。

——7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经济仍面临金融市场动荡、房价下跌和石油、粮食价格飙升等“诸多困难” 。受这番讲话等因素影响,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面临困难将影响原油需求,国际市场油价当天大幅回落。纽约市场油价创出自1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最终收于138.74/桶美元。道琼斯指数两年来首次收于11000点之下。

——7月17日,美国白宫证实,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将出席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周末(7月20日)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核问题会谈。美国国务卿赖斯愿意为了推动核问题谈判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会见伊朗外长穆塔基。随后,有英国媒体称,美国“将于数周内在伊朗开设办事处”,并说这将是美国30年来在伊朗仍有外交代表机构。伊朗总统内贾德表示“不反对美国在伊朗开设外交机构”,并从乐观的角度考虑任何旨在促进伊美两国关系的要求。

——7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资本充足,没有****危险。由于受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继续大幅回落。纽约市场油价终盘下跌4.14美元,收于134.6美元/桶。

——7月18日,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需求,国际油价连续第三天大幅下挫,纽约油价收于129.29美元/桶。这是自6月5日以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收盘价格首次低于每桶130美元。伦敦油价收于每桶131.07美元。受摩根大通财报超预期和油价下跌等利好因素推动,当天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连续第二天大幅攀升。

——7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高了对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1%,2009年预计为3.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说,美国次贷危机仍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但比原先预想的情况要好。此外,美国的刺激经济增长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消费,至少暂时抵消了消费萎缩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警告说,世界经济仍处于“困难点”,尤其需要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

事到如今,有观点认为,随着美国与伊朗的和解,美国将用战争手段以外的方法达到伺机控制伊朗、继续霸占中东、最终称雄世界的目标。个人以为这类观点比较单纯,没有看到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与反复性。

通过对上述一周来围绕伊朗核问题,各方几乎是白热化的交手与博弈回顾,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下两个相反的运行模型:

一是“硬”模型:伊核问题激化→国际油价上涨→美国股市楼市萎缩带动全球股市楼市下跌→美国金融市场混乱甚至崩溃→其他国家在遭受一定损失后国际地位继续上升。

二是“软”模型:伊核问题缓和→国际油价下跌→美国股市楼市扩张带动全球股市楼市上涨→美国金融相对稳定→其他国家在获取一定利益后国际地位继续上升。

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道理,美国运用“硬”模型的原理是:以多种压力逼迫威胁其他国家让步,伺机在其他地方设下重重机关干扰别国视线,引发别国相互猜疑,引诱他国出现重大战略应对失误,甚至分崩离析,最终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美国运用“软”模型的原理是:以做做释放利益姿态换取其他国家让步,伺机在其他地方打造系列利益交汇点,催生他国相互之间对利益的争夺,让别国互相牵制,乃至相互耗损,最终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也正因为如此,一周来的局势发展,仅仅是周末将要举行的伊核七方——以前的六方加伊朗政治会谈前的阶段性结果,会谈之中激烈的讨价还价,尤其是在达不成妥协的议题上,今后各方必然还会继续发生激烈的“硬”对抗和诡谲的“软”博弈。历史永远不会终结,只会暂缓,事件的进程不可能停止,重大利益的让步方更不会自动退出舞台。美国国内的那套民主制衡机制——国会两院松紧可控的“阀门”角色,主流媒体无孔不入的“监督”职责,行政部门忍辱负重的出气筒身份,将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随时调整方向,适时调节力度,及时改变策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7-19 23:37:1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篇文章~~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20: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