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析总理的“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0 22: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两会闭幕以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理说:“我曾经讲过,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总理的这段话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为什么今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有哪些?我们该怎么办?本老百姓今天以个人观点说说主要的。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首先,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这个过程不是有一个清晰的道路设计出来的,因为时至今日,并没有形成合适的经济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经济的发展,是靠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靠借鉴西方市场经济探索出来的,也交了很多学费吃了不少亏,能有今天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体现了几代领导人的智慧。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有部分的专家以为进一步的改革是倒退而说改革不能倒退否则代价太大,他们也都是为了中国经济有更好的明天。其实当前不是倒退不倒退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是对原来借鉴的一些不合适的东西进行修正的问题。大方向上中央国家领导人是很清醒也把握得很好的,坚持改革的深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化?接下去怎么走才是对的?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尤其是今年,西方经济体系开始衰退了,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肯定不行!继续借鉴都成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智库(经济金融专家们)和经济金融相关管理层也不知道该怎么走,不能给主席总理准确的决策建议作参考,看来只能继续摸索。这是不可预测之一。走得不对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其次,复杂的金融战争问题,这对中国的经济运行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而且是涉及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其复杂性在于国际资本不仅仅是为逐利,逐利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是别有用心的以搞跨中国经济、阻止中国崛起为目的的金融战争。从房地产泡沫到通货膨胀再到金融、资本市场的较量,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每一次的失误带来的都是大损失,一次的重大失误就可能是致命性的。从金融经济层面而言,最复杂最不可预测的还是这一条,因为它是随时在变的,国际资本也是变换着各种手法和方式。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第三,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西方的经济危机,美国为转嫁危机,甚至会用不同于寻常的手段来转嫁危机,而对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和认清,客观上就可能会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因投资判断失误导致的中投公司和QDII的全面大幅亏损,以及心理因素的传导引起的负作用等,而美国的经济危机并不仅仅只是次贷危机。这是另一复杂的不可预测因素。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第四,国际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如台海危机,********等等,国际敌对势力为阻止中国的强大而搞的各种阴谋活动,企图制造各种事变和混乱,从而干扰和打击中国正常的经济活动。因为今年是台湾领导人和美国的大选年,又是中国的奥运年,敌对势力安排的各种阴谋更多,势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除了考验中国的政治军事,也考验着中国的经济。很多事情在08年都几近于摊牌,增加了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第五,今年是中国的北京奥运年,国际敌对势力必然想尽种种办法想在中国制造事端,挑起混乱,妄图搞乱中国,至少也不让你办得顺顺利利,他们的这些手段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上述这些都是构成经济不可预测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还不是孤立的,是相互掺杂在一起的,更增加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问题更严重的是,在我们国家内部,有许多人为了私利,和国际敌对势力或国际资本勾结串通在一起,帮助他们实施各种各样的计划,另外又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无法准确把握和判断,在客观上无意识的损害着中国的经济,非主观的成为了帮凶,这两者更增加了复杂性和危险性。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危机四伏,我们该怎么办?从总理的讲话中,我看到了部分的无奈,无奈在于被动的应对危机,因为总理用了“恐怕是”三个字,说明意识到了危机但对不可预测性没有完全的把握。政治军事层面,本老百姓暂不说,仅就经济层面进行分析: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让总理只能被动应对危机,并且现在主要是着力于如何化解危机,根本原因就是本老百姓以前说过的,在国家主流层面,无论是智囊团还是管理层,都无人真正懂得经济,这绝对不是狂妄之语看不起天下人,确实说的是实话,是观察各项金融经济政策得出来的结论,绝不是主观臆断,前两年是,现在也还是。管理层和专家们基本都只懂得微观经济,整天分析的就是这个指标如何,那个工具效果如何,出了问题又来研究运用这个工具效果如何,那一个政策是否管用,这些都足够说明问题了。如果真正懂得宏观经济,心中就会很有谱,出了什么问题一眼就能看透本质,也知道该如何处理才最好,请问现在国家各经济金融管理层的有人能够做到吗?大体上本老百姓是可以做到的。国家无人真正懂宏观经济这怪不得人,也不是现有的管金融经济或智囊团水平不够,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我在《巴菲特的退体标致着新旧经济时代更替》一文中就说了,中国现在是处于形成新东方经济时代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新型的具有新经济思想的经济学家,而目前国家主流中显然是还没有的,这也正是我在该文中说中国经济还未进入新经济时代的原因。在我数年前写的《谁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一文中,也写了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成长于何处,对照这些就知道在主流经济层面,暂时还没有新经济学家,主流层面的经济学家们现在大都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出身的,即使他们有部分人能够通过再学习和思考转变为新经济学家,也需要在新经济思想的熏陶下,也需要时间,至少也得五年十年吧。因此,他们现在都应暂归于经济保守派,完全的西方经济学派,他们会认为只有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才是对的。正是因这个原因,我可以看得到,无人可以给总理提供系统的恰当的清晰的中国未来经济战略发展规划,也就是无人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的经济脉搏,所以现在国家经济政策大部分就是在救火,也就是在被动处理和应对危机。被动应对危机是难度很大的,处理对了还好,处理不当就失误出问题了,宏观政策失误带来的就不是小损失。而被动应对危机本身就说明把握不了危机,经常失误也就是必然,反应到国家政策上,经济经常出现偏差也就成了必然,这就是近几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混乱股市问题重重又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关键还是看不懂更把握不了。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因此,总理说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说得非常对,代表了中央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大多数人对此也肯定表示赞同,但本老百姓认为只对了一半:今年既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也是中国机遇最大的一年!危机危机,有危险也就有机遇。因中央没有真正懂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经济学家,所以只让总理认识到了危机中的“危”,而没有也不能告诉总理危机中的“机”。不能大致准确的把握危,当然根本就没有可能看到机了。被动应对危机,也就是应付危险都忙不过来,连危险都看不清楚如何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危机中的机遇并不是单纯把握的问题,很大的机遇是创造出来的,在宏观经济中大危险也就同时蕴藏着大机遇。当前的国家金融经济管理层主要都是在吃力的应付危机,白白浪费很多大的机遇,让本老百姓只有可惜、感叹的份了,心疼得不得了啊,机遇尤其是大机遇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啊!其实本老百姓很明白,各经济金融管理层经济学家们讲的做的都是有道理的,因为那都是在他们的层面看到的问题做出的合理分析和决定,只是高度不同罢了。比如说530和本次的所谓股市泡沫大调整,你们一定是认为必须这样做才对,你们看到的可能是获得了一些成果和收获。可惜我看到的是这两次错误给中国带来的将是巨大损失,尤其是现在这次,有两个方向:一是股市从此真变为熊市,中国经济真的进入衰退,或者即使不变为熊市能救起来,也导致经济的重大衰退,这是我最担心的,而且不是没有可能;第二就是经济还能向好,则必然股市再起来。这两次的失误将制造中国的一场非致命性的经济危机,时间大概在三年左右时间内。我想请问金融经济管理层和经济学家们,你们谁看到了?具体不详细分析是如何的经济危机了,免得我们国家自己不重视又被别人用来放大危机。这次的股市暴跌,还说明我在另文中说的中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将要再推迟十到二十年,但愿新经济体系建立不会失败。目前股市的问题和股市管理层证监会没多大关系,而主要还是整体金融经济政策的问题,看到什么专家用这个理论那个理论解释不应该救市就很好笑,懂经济吗?如果国家不是还有特别需要让股市如此,那就是一句话:让股市起来,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这个问题暂不再说了,前两日我有说暂不说当前的具体经济问题,忍不住又说了。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危机中的机在此也不详细分析了,只是告诉总理和大家,能够处理危机中的危并不是上策,能创造和把握机才是上上策。不过目前看来只能寄望国家能够应对好危机不出现失误,各金融经济管理层就已经非常尽到职了,可前景看来不乐观。本老百姓再向中央建议:鉴于国家主流中确实无人真正懂经济(还没有代表新经济体系的经济学家,全部是西方经济学的专家),选择有大智慧者但不是经济金融专家来掌管国家金融经济更优于行家来管,因为大智慧者不完全精通金融经济就会参考各种建议方案(不会盲目偏信某些人或群体)并能做出客观正确的选择,而所谓的专家基本会按照自己的所学和经验理论来作出选择。当前情况下在经济金融领域宏观政策越是专家做出的决策危害越大,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国际资本西方舆论的影响,甚至经常会出台***的政策(主观上不一定是)。从股指期货到港股直通车、QDII,再到现在的外资银行控股中国银行的办法等等,还有其它不当的政策以及本老百姓没看到的,就已经一大堆了。尤其是07年近年底以来,中国的经济金融话语权感觉又基本完全被西方经济思想所完全把握,国家政策所采纳的都是符合西方经济理论那一套,完全推崇西方经济那一套声音太大了,对中国是祸不是福,接下来的中国经济非常危险,建议胡主席温总理慎重考虑!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平凡的老百姓杂谈系列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谢谢)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张远康2008年04月01日夜于深圳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6-20 22:23:12 | 只看该作者
银监会刚通知的加大支农确保农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去年的政策好!但要注意切实落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20 22:23:18 | 只看该作者
外管局放松对QFII的限制很危险!这个政策要警惕,实施条件还不成熟,若干年内还不宜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20 22:23:26 | 只看该作者
樊刚大专家,未来的事实将证明你所说的是完全错误的!这次的人为调整绝对不是很及时,也绝对不会是为了让调整的损失更小,而是损失非常的惨重,我不知道你是不懂宏观经济还是在推脱责任,让若干年后的事实来证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20 22:23:34 | 只看该作者
本老百姓认为,自07年底以来,整个资本市场犯了大方向的战略性错误!可惜本老百姓无法和决策者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6-20 22:23:48 | 只看该作者
居岭南:货币膨胀、贫富差、经济失控第一根源:窝案+边贪边升+不明来源资产=腐败政治传销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6-20 22:24:01 | 只看该作者
装作懂经济,装作是世界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20 22:24:0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什么装不装的,你说的确实没错,客观不谦虚的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本老百姓可能是最懂经济本质和最能看清和把握宏观经济的人.也可能是极少的能和华尔街西方经济顶级大师真正较量并强于他们的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处于非常危险之中,本老百姓有心无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监管等,只有一切以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和根本出发点的政策,才是保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思路和办法,任何偏向利益集团,为部分阶层谋利的政策都将是阻碍经济正常运行发展,必将产生严重后果的错误政策!当前的经济危机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处理危机根本毫无可借鉴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20 22:24:1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困难,也困难不过1949~1976,那时不是“濒临崩溃”吗?难道现在又要“濒临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20 22:24:33 | 只看该作者
丧失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也是本次人为调整的恶果之一!原本530后的几个月,资本市场话语权逐步又回到了国家手中,唉!
宏观调控不要只看眼前,只管今年,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着眼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我们国家的体制,难道问策或请教于本老百姓真是这样难?“洋专家”真的就这么有威信开的药方就对?在某些人心中就是神,非得一定要一切都与国际接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0: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