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Sat Jan 21 18:16:36 2006), 本站(lqqm.net)
<br>
<br> 以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现状来看,他们是落伍的.主要是在思想观念上落伍.
<br> 中国人忽视伊斯兰教.我想忽视是有的.但看不惯的人更多.我前面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穆斯林也会说"当然了,比如我们穆斯林从来不吃猪肉,也不要求你们汉人吃呀".但我们中国传统中还有一条就是"已所欲,慎施于人".这一点穆斯林就做得不好.在历史上,血腥的征服.把剑架在人脖子上强行传教.数不胜数.在现代社会,政教分离是进步的标志.是人们信仰自由的保证.但穆斯林今天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要求把政治与宗教紧紧接合.而且其教义从中世纪以来就变过(当然穆斯林也不会去变,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点都不能变的).他们把人分为穆斯林与卡菲勒(无宗教信仰者).中间还有一些人称之为"有经人"."有经人"主要指天主教人士.穆斯林认为他们因为信仰真主因此是高贵的.是清洁的.而卡菲勒是肮脏,因为他们吃多了猪肉.将来死后,穆斯林真主会让其上天堂.那里会有佳美的食物.美丽的喷泉与花草.还有纯洁的处女来伺候.而我们这些卡菲勒就惨多了.因为生前不信真主.触怒了真主.死后就会受到惩罚.下到火狱去受煎熬.如果伊斯兰教是一个象佛教那样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来世的出世宗教.那也无所谓.但伊斯兰教却一个半出世半入世的宗教.穆斯林称之为"两世并重".也就是穆斯林在现在这个世界必须取得比卡菲勒要尊严的地位.死后由真主评定等级.进入天堂.由此卡菲勒占有统治地位,他们是很难容忍的.只要有能力就要推翻他们取代他们成为统治者.因为穆斯林是高贵的.在<<古兰经>>中明确规定了,穆斯林可以领导卡菲勒,但卡菲勒绝对不能领导穆斯林.在今天中东的一些穆斯林国家,在他们国家的公司里工作,一个卡菲勒就算再有才能都不能成为领导去指挥穆斯林.因为卡菲勒是没有这份"尊荣"的.<<古兰经>>规定:穆斯林有责任对卡菲勒发动圣战.穆斯林如果死于圣战.那么是十分光荣的.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天堂.因为他们有"圣战功".国内曾经有穆斯林对我说,他们穆斯林其实对待非穆斯林也是非常宽容的.在中东穆斯林国家中,自古以来,非穆斯林就被允许保留其宗教信仰.但我提醒他,你知道保留他们的宗教信仰的条件是什么吗?是交比穆斯林重得多税.中东穆斯林国家近现代石油还没有发现前,就是让那非穆斯林交比穆斯林重多的税去保留他们宗教信仰.而且那些非穆斯林几乎没有什么权利.还常常受到排挤打击.当社会动乱来临时.还会成为出气筒.前几年,在印尼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中,华人就扮演了这一悲剧角色.
<br> 对于一夫多妻制.严格地说伊斯兰教认为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女人.当然明显是男女不平等了.但国内还有极少数穆斯林赞同此项婚姻制度.认为男的娶了四个女的后.是要平等对待她们的.她们并没有妻妾之分.因此她们地位是平等.与中国历史上的妻妾制度是不一样的.我对他们说:这也只不过说明了这四个女的互相平等,男女还是不平等,如果一个女的嫁四个男的,可以吗?"穆斯林拒绝回答.
<br> 相对而言,在古代世界,真正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还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只要承认帝王在现世的权威,皇帝们倒不在乎你信什么教,也不会因为你和皇帝的信仰不一样而多交税。我看孔老二也还是有一定肚量的。他比穆罕默德早出生近千年吧。《论语》一开始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年中国人就是这样招待来自远方不同信仰的朋友的,这些不同信仰朋友的子孙也因此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壮大。 孔老二还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啊,是说天下人不分什么信仰,大家都是兄弟啊,这心胸够宽广吧。
<br>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同源,信仰的其实是同一个神。犹太教比较封闭,也不象外人传教。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旧约,尤其是最开始的《摩西五经》。里面的上帝很严厉,总是杀气腾腾的惩罚人类的背叛和信仰不纯正。基督教又加了《新约》,于是既包含有以牙还牙的一面,也有爱你的仇敌、别人打左脸再给打右脸的一面。就现在的基督教而言,绝大多数神职人员和信徒都不再绝对拘守于《圣经》的原话,而是变通理解。比如《圣经》上写着什么不准吃,对通奸的要用石头砸死,对不信教的要怎么怎么样之类的,基督徒会告诉你不一定非要那样做,不要拘泥于原话,而要符合现在公认的社会道德。《圣经》也是可以翻译的,翻译的文本也具有同样的权威。
<br> 伊斯兰教继承犹太教的传统更多一些,也更严格。(本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就是认为基督教和犹太教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也是对的,但是他们的信仰在流传过程中掺进了很多水货,也就是真理被人掺了沙子,搞成不纯正的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成了修正主义。于是上帝派天使长加百列向他做了最后的启示,传下了最纯的《古兰经》,他本人也就是从亚伯拉罕以来最后一位先知,称为封印使者。)《古兰经》里就没有爱你的仇敌,让人随便打之类的话了,而是和旧约一样强调罪与罚,强调斗争性更多。穆斯林认为《古兰经》的原文是神圣的,里面的每一个文字组合,每一个字母都是神圣的,一丝一毫都不能变动,翻译的文本更不能与之相比。规定的非常非常严格,这样就很难去变通理解。
<br> 难道穆斯林世界没有自己的骄傲吗?我们不否认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辉煌,撒拉丁在反十字军入侵战争中的伟大,但是如今的穆斯林世界能够给世界贡献什么呢?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慑人的军事实力?亦或灿烂的当代文明制度?都不是!如果说他们是幸运的话,那就是他们控制着世界的主要的石油资源——这是他们目前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吧。不过,我以为对中东的穆斯林们来说,石油是最坏的“垃圾资源”——它使人丧失了进取心变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除了靠石油资源外他们的财富就是沙漠。亨廷顿先生就以为穆斯林国家没有自己的领袖,基督教国家是美国,儒教国家是中国,印度教国家是印度,而穆斯林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缺乏真正的向心力,很容易被某个超级大国各个击破。当年“阿盟”国家团结起来有1.8亿人口却对付不了600万人口的以色列。滑稽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由于痛恨埃及与犹太人的和解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盟主埃及开除出“阿盟”,让人觉得穆斯林只是在社团类的社会组织上比较团结而矣,但在涉及到国家的政治方面上穆斯林国家就***了。不是吗?生活中穆斯林可能互相抱团爱为同胞打架,那是由于处于社会弱者的他们的本能的自我保护的机理反应——朝鲜人不也一样吗?他们比美国人爱团结吧,可朝鲜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侵略的历史,而美国却相反。
<br>
<br> 历史上基督教国家为什么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就强大了呢?这是他们进行了宗教改革的缘故,同时由于欧洲资源的不足又促使他们开辟了新航路进行了世界地理的大发现,欧洲才由愚昧走向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br>
<br>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的强大与“文艺复兴”进而形成思想的大解放有关,自此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势力受到了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这些科学先驱的质疑。在民间,宗教改革不断进行,其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马丁;路德、瑞士的卡尔文、FaGuo的胡格诺,形成了对抗当时传统守旧的天主教既得利益集团的基督教新教(再后来数百年又衍生出了清教徒),随着不断的宗教****与反****,宗教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保守的教廷势力在战争中被削弱下去了。欧洲逐步开始形成了政教分离的社会,教会势力不再具有影响国家大政的特权。欧洲开始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社会,这是西方近几个世纪领先东方并最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根本原因之一。
<br>
<br> 再说中国,历经鸦片战争的颓废,在中国不也有“新文化运动”和DADAO“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批孔孟)”吗?不错,这些行动许多是灾难性的人间悲剧,可是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在它厚重的底蕴之中潜藏着一股“叛逆”的激流,也许其中的一些运动本身的悲情色彩是多了些,但是质疑传统、蔑视权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当中国的传统封建体系无法解决面临的新的资本主义入侵的危机时,这种力量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不错,在中国孔子、孟子确实伟大,但当中国遭遇到3000年来未有的艰辛时局时,此时的传统儒学思想已经很难解决新的民族危机。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不同于蒙古人和满洲人的那两次成功的对中原的征服,那时的中原只是武力处于相对弱势但是文明却优于征服者,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中原文化直至被“同化”掉,这是征服者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奈“妥协”的结果。可是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现,我们已经不仅仅在军事上不如西方,我们的文明体系也已经跟不上当时的世界形势了,中国人第一次发现自己几千年来第一次处在了世界的边缘,“中国”一词已经名不副实了,李鸿章感慨所言的“3000年未有的艰辛时局”实是精辟呀!
<br>
<br> 中国文化会衰落下去吗?象那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那样最终湮没于历史大潮之中吗?几千年来的文明积累会在西方的炮声下中断吗?当然不会,因为一种文明是强大的话,它会有极强的自我修复机制,它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的历史衰落但却不会消逝,这是中国文明明显不同于那三个文明古国的根本原因(这并不代表我们说中国文明比那些文明更优秀)。中国文明的自我修复、自我愈合能力很强吗?是的,当中国在面临新的危机时它会借鉴西方的先进文明,比如魏源、曾国藩、李鸿章等当时的精英就愿意虚心接受“夷人”的长技,中国才有“洋务运动”;当甲午战争的噩梦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时
<br>,我们还看到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又会孕育出康有为、梁启超这样伪托孔子名义进行维新变法的改良派(《孔子改制考》实际是对孔孟学说的离经叛道);当“戊戌变法”失败时,中国还会有“辛亥革命”来彻底埋葬旧制度。在近代,当旧有的思想体系已经不合潮流时,洪秀全、孙中山、毛**、鲁迅这样反传统的质疑儒学的先驱旗手就会应时而出。
<br>
<br> 如果说中国文明有所谓正统或传统思想的话,那么在它的庞大体系中也必然蕴含着一股叛逆的激流,它们实际上起着鞭策所谓“正统的”主流思想的作用,一旦我们的文明出现周期性的衰落时,这些所谓“叛逆”思想就会在人民中启蒙革命思想来承担挽救我们民族文明的重任。所以我们说一种文明只有在不断地挑战自我,改革自我中才能与时俱进,它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和心胸去包容那些所谓的“叛逆”思想(即便他们确实是错误的)。中国的复兴离不开传统儒学,但今天的儒学被中国人“扬弃”了,所以它与时俱进了,跟上了当今时代的步伐。
<br>
<br> 好了,话说回来,穆斯林世界为什么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潮流呢?由于缺少或说根本就没有上文所说的基督教或儒家文化圈中产生的反传统的思想潮流和历史伟人,其传统保守势力没有受到框架性地冲击和制约;还有,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愿意第三世界中在中国和印度崛起后再复兴一个强大国家,这不符合西方人设定的由西方精英主宰世界的秩序;第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没有充分的觉醒。用西方人讥诮的话说:“他们的躯体进入了21世纪但思想却留在了中世纪。”此话虽然恶毒刻薄但并非没一点道理。在伊斯兰世界中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和公民意识,传统的臣民意识仍然占有主要形式。以上这些都阻碍了伊斯兰世界的世俗化和进步;最后,就是石油美圆的丰厚利润使得一些中东国家的上层领袖缺乏自我改良的社会动力,普通的人民大众由于石油的滋润也甘愿对腐朽制度进行“妥协”。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因为资源贫困所以才对外扩张殖民(为寻找“香料”而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反过来促进了本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则是因为被帝国主义压迫贫穷,所以才有革命的土壤。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