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p11-150"><div align="center"><p> 莫斯科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所总经理<br />扎哈罗夫</p></div></td></tr><tr><td class="p11-150"><p> 1.先进技术是俄罗斯与中国金融交易市场发展基础</p><p> 莫斯科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之间合作的历史是自90年代初年而开始的。</p><p> 1992年,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中央银行指定了建立国家证券市场的任务,并且宣布取得用新型从事交易权力的招标。在所有参标的交易所当中,莫斯科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所也提供了自己的发展证券市场的规划。这一规划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化的电子交易市场。当时,金融市场上的电子技术正在迅速普及,我方则一直争取赶上国际市场最新要求。</p><p> 莫斯科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所的思路是应该让先进技术促进解决以下对俄罗斯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战略性问题:</p><p> 利用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保障电子商务发展能力;</p><p> 推进遥程交易;</p><p> 大力推进全俄金融市场及其环境的形成;</p><p> 1992年,我方代表团参观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并研究了现行的交易组织体系。我们对中国同行们向我方提供机会了解上海交易所的电脑技术系统,深表谢意。对这一系统基本性能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我们决定引进类似的系统。</p><p> 此后,莫斯科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直在不断增强自己的技术能力。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成为新一代交易系统的依据。 因此,从完善金融市场环境角度来看的话,中俄金融市场的共同特点有:</p><p> 高技术的推进及市场技术潜力的不断扩展;</p><p> 规范化的交易市场在两国金融市场上起着巨大作用;</p><p> 两国都在建设全国电子交易体系</p><p> </p><p> 2.中俄两国外汇市场的特点。</p><p> 作为领土广大、区域众多的国家,我们两国在创建外汇市场过程当中的主要战略性任务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跨地区的外汇市场。中俄两国都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以上海市为基地的中国外汇电子交易系统服务于银行间的外汇交易。这一系统连接全国各大城市的36个外汇交易中心。中国所有外汇交易业务都通过该系统而执行的。</p><p> 在中国,中国银行美元、港币和日元外汇牌价也是以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上的平均汇率为基础,参照这一平均汇率而指定的。</p><p> 自1999年6月以来,俄罗斯连接着全国8大区域性外汇交易所的统一外汇交易系统。统一外汇交易系统主要包括美元及欧元实时交易。每天的交易结束之后,确定平均汇率,该汇率即成为俄罗斯银行正式外汇牌价。</p><p> 在俄罗斯,除了统一外汇交易系统之外,还在8个区域性交易所范围内,在结束统一外汇交易之后,另进行所谓的日场交易。</p><p> 根据俄罗斯和中国的有关规定,现行的外汇牌价不能与前一日交易的平均汇率有较大的偏差。按照俄罗斯规定,每天的美元牌价的偏差应在3%以内,而中国则规定——不能超过0.3个百分点。</p><p> 取消多种汇率,并转到单一的市场汇率以后,推动了两国创建全国性外汇市场的进程。</p><p> 俄罗斯和中国自1992年7月3日和1994年1月1日分别开始实行单一的市场汇率体制。</p><p> 不过,俄罗斯建立单一的市场汇率体制之日起至今,卢布已贬值了213倍,而中国在实行人民币单一的市场汇率的同时。还实行了稳定的汇率政策。因此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美元牌价平均为8.28。</p><p> 中国外汇市场保持稳定的原因,特别是在墨西哥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主要的可以列出以下几个:</p><p> 第一是通过采取一系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保持国内汇率的稳定。近几年来,中国基本上抑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趋势。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还在24.2%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p></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