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中日两国围绕东海石油开采的主权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对立。上到政府首脑、阁僚议员,下到草民百姓、知识精英,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严重的关注。
<br>
<br>可惜在俺看来,双方情绪化的议论都太多了些,事实真相每每被掩藏到幕后去.....
<br>
<br>所以俺不自量力,先来把事情前前后后的相关知识点列举出来,让有缘看到俺这点雕虫小技的朋友,也有机会总揽全局地重新审视一下此争执的核心。
<br>
<br>1) 事情起因: 中国对东海石油的开发,引发了日方的恐惧。
<br>
<br>中国勘测东海石油,要从70年代开始。随后,在浙江以东海域的东海大陆架盆地中部发现了被命名为“西湖凹陷”的大型储油地带。
<br>
<br>自1980年在东海首次钻探龙井一号井成功以来,中国已在“西湖凹陷”钻井30口,其中20口获高产工业油气流。
<br>
<br>经过这20多年的勘探,中国目前已在“西湖凹陷”,开发出了平湖、春晓、天外天、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和孔雀亭等8个油气田。此外,还有玉泉、龙井、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气构造。
<br>
<br>2)日方的主张:两国平分东海资源,当然油气资源也不例外。
<br>
<br>如何“平分”呢?
<br>
<br>中日两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约国,按理来说,按照联合国海洋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EEZ)”(海洋法第五部分)以及“大陆架”(海洋法第六部分)的相关条款,就该可以划分东海了;但问题是,东海的最大宽度只有330海里,而联合国海洋法规定的每个国家可以最大享有的专属经济区(以下简称EEZ)可以达到200海里;这样一来,中日两国在东海的EEZ肯定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发生。那又如何是好呢?
<br>
<br>日本方面提出了“重叠部分的EEZ,按照日中两国中线来划分,谁也不吃亏”的原则;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