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7年全国统招硕士初试“中国地理”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10-7 09:5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考试科目设立目的
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中国地理》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基本特点的课程之一。
《中国地理》考试侧重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
《中国地理》是人文地理深入学习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过去我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侧重考察“中国经济地理”的内容。在新的形势下,考虑到“统一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在原来华东师大版(师范院校统编教材)《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上,扩充考试内容,并且改变参考教材。
二、参考教材
赵济、陈传康 主编,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三、本科目分数
满分150分,基本分数分配如下:
从自然与人文的“二元论”划分方面,侧重于“自然地理”内容60分;侧重于“人文地理”内容90分。
从《中国地理》总论和区域分论方面划分,总论部分占100分,分论部分50分。
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来划分,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识记性”特点的内容90分,具有“理解应用性”内容60分。
从“书本(指定教材)内”和“书本外”内容来划分,考虑到地理教材内容的“时效性”,问题回答与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的部分120分,联系到考试出题时的“热点”人文(经济)地理问题部分30分。
四、考试基本题型
解释名词(概念题)30分
画图、填图题(20分)
简要回答题60分
综合论述题40分
四、考察主要知识点(指定参考教材对应标题下的全部内容)
(一)总论部分
1.区位与疆界
1.1 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与变化(到最近年度)
1.2 位与疆界
2.的主要山脉、地形单元(填图)
3.中国气候特点与经济社会意义评价
4.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5.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6.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7.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8.海岸及海域
8.1海域环境概况与评价
8.2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8.3海岸特点与海岸带开发
8.4海岛及开发
9.人口与经济发展
9.1人口增长、数量、结构与迁移特点
9.2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发展特点
9.3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9.4矿业开发与能源产业
9.5工业发展与布局
9.6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9.7旅游业
10.城市化进程特点与城镇建设方向
11.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11.1中国文化的空用透视
11.2民族与宗教
11.3区域文化分异特点
11.4传统大化与现代文化形成与区别
12.我国的灾害
12.1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12.2环境保护和建设
12.3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区
13.景观与区划
13.1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
13.2行政区划以及特点分析
13.3自然区划主要方案
13.4经济区划原则与代表方案
13.5综合区划
14.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14.1国土整治的理论与分区
14.2区域发展战略(联系区域实际分析,能够用区域战略研究的一般思路方法概括区域发展战略)
(二)区域分论部分
1.东北区
1.1环境与资源结构
1.2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
1.3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1.4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
2.华北区
2.1地理概况
2.2首都经济圈
2.3水资源问题
2.4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3.晋陕内蒙古区
3.1地理概况
3.2能源重化工基地
3.3草原畜牧业基地
3.4土地退化问题
4.长江中下游区
4.1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5.东南区
5.1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5.2香港与澳门
5.3台湾
6.西北区
6.1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6.2绿洲农业与畜牧业
6.3工业与交通
7.西南区
7.1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7.2工业与交通
8.青藏区
8.1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8.2工业与交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23: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