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5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加坡为什么这么恨中国?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8-1 10: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来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就纯粹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许多中国人虽然通过各种代价学到这个基本常识,却有往往意无意在脑子里留了个后门,对新加坡另眼相看,多少带点感情,几乎把它当成 一个远亲。很多中国人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觉得全世界犹太人都向着犹太人,那全世界华人也该都向着华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跟中国又不接壤,没什么利益冲突。过去中国闹“极左”,“输出革命”,影响了两国关系不难理解。现在中国不搞“阶级斗争为纲”了,全力以赴搞经济,改革开放欢迎外资,而新加坡跟中国同文同种还采用简体汉字,应该是既熟悉西方又熟悉中国,自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所以一直不知不觉把新加坡当朋友,对新加坡一直容忍再容忍,优惠再优惠。中新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投资额大幅度增长且不论,中国还通过聘请新加坡头面人物当中国国策顾问,把海峡两岸的“汪──辜”会谈地点选在新加坡等方式给足了新加坡面子;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不惜自己吃亏,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帮助东南亚各国稳定货币,从而在关键时刻直接帮助了新加坡。要知道,金融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牺牲自己稳定金融,新加坡的收益最大。 中国为新加坡所做的已经超越了国际关系常识中的“绝不为别人牺牲自己利益” 的基本原则,把新加坡当朋友对待了。那新加坡又是如何对待中国的呢?  
<br>
<br>──新加坡早就声称,自己要当东南亚最后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后仍然  
<br>跟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关系。而且说到做到。  
<br>
<br>
<br>──李光耀、吴作栋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国的增长是世界最大的  
<br>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李光耀更说过,作  
<br>为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但同时知道中国人的爆发力也很  
<br>强,非常记仇。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在历史上都得罪过中国。一旦中国强大,这  
<br>些国家必然遭到中国的猛烈报复,所以必须让中国永远成为二流国家。  
<br>
<br>
<br>──新加坡一直鼓吹美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平衡力量(平衡谁?)美军撤出菲律宾  
<br>基地后,新加坡立刻提出美军可以在新加坡补给,现在新加坡已经成为美军在东  
<br>南亚的唯一立足点。  
<br>
<br>
<br>──中国首先提出和东盟合作。新加坡为平衡中国的力量,大力提倡印度-东盟  
<br>合作。本来印度在东南亚没有立足之地,都是新加坡硬拉进来的。新加坡是东南  
<br>亚第一个和印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国家。时间是2000年,当时印度还处在核试  
<br>验后的短暂孤立时间。 印度核试后,东盟对印度进行核试验不但不进行谴责,  
<br>反 而给予默许或支持。 这其中新加坡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外长核试后首先访问  
<br>的东 盟国家就是新加坡。  
<br>
<br>
<br>──在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联盟的过程中,新加坡总是在提醒东盟各国要团  
<br>结一致,要注意到自己和中国是竞争对手等等。  
<br>
<br>
<br>──中国人在新加坡受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女运动员到新加坡旅游时集体  
<br>遭到商店店主无缘无故的侮辱后,新加坡报刊舆论一反“顾客是上帝”、“顾客  
<br>永远正确”的商家原则,大肆贬低、嘲讽中国人,为那个流氓店主辩护。
<br>……  
<br>
<br>
<br>经历了这次“非典”(SARS)灾祸,中国其实应该感谢新加坡才对。因为第一,它帮助相当多的中国人搞清了一个基本问题:谁是中国的敌人,谁是中国的朋友 ;从而第二,补上了一堂国际关系基本常识课,从此明白跟人打交道时什么是必须留神的,什么是必须不当回事的,什么是应该从反面理解的;第叁,帮助中国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从此可以一心一意只为中国自己谋利益而无需再婆婆妈妈地瞻前顾后。  
<br>通过“非典”(SARS)灾祸,中国人对新加坡至少可以得出叁条结论:一不是东西, 二不怀好意,叁不能客气.  
<br>
<br>
<br>所有这些都是在这次“非典”(SARS)爆发之前发生的事,是许多中国人把新加坡当亲戚朋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人渡过难关时发生的事。当中国遭受“非典”(SARS)灾害之际,新加坡又做了些什么?  
<br>
<br>
<br>──4月6日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响应美国华盛顿邮报“封杀中国”的号召,公然拒  
<br>绝访问中国。《联合早报》论坛得意洋洋地说“吴作栋的举动得到东南亚国家的  
<br>赞扬和欢迎”。  
<br>
<br>
<br>──5月2日吴作栋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质疑中国治理SARS的能力,宣称中国  
<br>会花掉2到3年的时间来治理SARS,在此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而不应该“把  
<br>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br>
<br>
<br>──东盟防SARS峰会开始是有中国的,新加坡建议这是东盟自己的会议,没必要  
<br>请别人。会后吴作栋得意洋洋宣扬说其他东盟国家领导人都看他的态度,是他带  
<br>头拒绝中国建议的,宛如自己是东南亚国家的英雄般。  
<br>
<br>
<br>新加坡的这些动作并不是简单的不友好,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姿态,而是非常恶毒的蓄意伤害,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企图一举置中国于死地的敌对行动。因为这些行动的目标后果是:一,掀sdf起一场新的全球反华浪潮,重新封锁中国,彻底破坏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二,动员外资撤离中国,给中国经济造成 尽可能大的困难,争取让中国经济崩溃。叁,破坏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抗灾治国的信心,让中国政府的指挥失灵,从而造成中国社会象前苏联那样的总崩溃  
<br>。  
<br>在中国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今天,有人可以说上述判断是危言耸听,是小题大作,是无稽之谈,等等。但别忘了,正因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正因为中国历来把新加坡当朋友,在许多人眼中,新加坡对中国的情况更了解,更客观,更不含偏见,更权威。因此新加坡对许多国家的对华态度影响更大。当灾难突如其来、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谣言便足以杀人,就象股市危机时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股市崩盘,搞得实力不足的人倾家荡产一样。同样,在SARS危机突然爆发、全世界诸多国家还没拿准对策、正在举棋不定之际新加坡一马当先高调反华,带头封锁中国,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平时,也远远超过其实力,大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架势。如果不是中国政府当机立断采取断然措施稳住了阵脚,如果不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灾取得成效,如果不是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住了局势,如果国际社会真的认为中国已经摇摇欲坠,则必定会有一大群投机家一哄而起附和新加坡的号召,那新加坡利用SARS危机一举搞垮中国目标就真可能实现。新加坡在关键的时刻、在关键的地方向中国捅了关键的一刀,这个事实千真万确,不容置疑。中国之所以没有***,并非因为新加坡手下留情,也并非因为新加坡刀艺不精,仅仅因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实力、坚强和团结一致的努力超出了新加坡的预料,因而未能得逞。\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5#
发表于 2006-12-29 10:23:40 | 只看该作者
<p>君子先礼后兵,这是中国的处事方法,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敬就不喝就给他罚酒吧,总不能老是吃亏.</p>
24#
发表于 2006-12-3 23:25:11 | 只看该作者
<p>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p><p>不能简单看待国家间关系</p>
23#
发表于 2006-11-25 20:16:28 | 只看该作者
重申:树欲静而风不止
22#
发表于 2006-11-23 20:57:35 | 只看该作者
不晓得,不评论
21#
发表于 2006-11-10 07:18:47 | 只看该作者
搞定印度,搞定印度洋<br />新家破就没什么新招了<br />
20#
发表于 2006-11-5 02:51:25 | 只看该作者
<p>每个国家只会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同根同族的老历史,既然英国没能力要求同是盎格鲁--撒可迅的美国人,你又何苦把新加坡人想的那么好!!!</p><p>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得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p>
zjq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
发表于 2006-8-4 12:14: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06-8-3 22:48:5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决策者能全面评估这个国家啊,对吧,咱只能瞎着急啊
17#
发表于 2006-8-1 11:12:26 | 只看该作者
不太了解这个国家
16#
发表于 2006-7-31 15:38:4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拼命吸引别人眼球注意自己的人的最好应对方法就是漠视他!!希望中国政府吃一堑,长一智!!不要被新加坡这个小市民国家给利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6:1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