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文化节闭幕式上的演讲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6-8 12: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文化节闭幕式上的演讲</p><p>2004年5月18日 理想主义与现实 潘维 </p><p>很高兴能为我们学院的&ldquo;文化节&rdquo;做点贡献。 因为讲授社会科学,难得与本科生交流&ldquo;文化&rdquo;。社会科学讨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也就是&ldquo;规律&rdquo;;文化则属于道德情操之列。如果不是&ldquo;文化节&rdquo;,就很难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为人做事的心得。 今天我想议论三件事。第一,什么是理想主义?第二,为什么大学培养理想主义?第三,为什么有理想主义的社会是有亲和力的社会,比较令人羡慕? 一. 什么是理想主义? 在英文里,理想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个词,都是idealism。这个词属于哲学范畴,意思是说,对人而言,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我在这里讨论的理想主义,虽然与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有密切关联。这里首先谈理想主义的定义,或者说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理想主义的词根是idea,是观念。ism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ldquo;主义&rdquo;。如果去掉表示&ldquo;至上&rdquo;的后缀词尾 &ndash;ism,就是idea,就是观念。观念不是现实,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是perfect idea,所以是ideal。如果不是完美善良的观念,而是一般的idea,就很难&ldquo;至上&rdquo;,很难成为 &ldquo;主义&rdquo;。所以,idealism是ideal加上后缀-ism,不是普通的idea加-ism。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ldquo;善&rdquo;,即&ldquo;good&rdquo;。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 bsolute。Absolute的含义与柏拉图的good几乎是一样的,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ldquo;至善&rdquo;。在那个时代,唯心主义者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因为上帝完美无私,所以上帝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怎么会有完美无私这种观念呢?在那个时代,善良完美为&ldquo;真&rdquo;,代表&ldquo;真理&rdquo;,就是perfect。 &ldquo;理想&rdquo;就是ideal,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夸父、精卫、愚公的作为是利他的。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击私有观念,攻击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ldquo;理想国&rdquo;。理想国是个道德国家,没有私有制。比柏拉图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这样的思想。他说: &ldquo;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rdquo; 对孔子而言,天下归大众公有乃是&ldquo;大道&rdquo;。大道之下的社会,选择道德能干的人来领导,讲求人之间的信用与社会和睦。在天下无私财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以血亲关系为意。因此,老者能颐养天年,壮者能人尽其才,幼者能学有所长,残疾者能生活无忧。从此,世上再无怨女旷夫。人们开发自然资源,不是为聚敛私财,为的是物尽其用。人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家,而是出自道德。在这样的社会,不会有窃财越货之盗,叛乱戕仁之徒。当此外出无需闭门的时代就是&ldquo;大同社会&rdquo;了。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大的道理。这种理念显然是遥远的。但孔子这段话,被谱写成歌曲,传唱至今。这理想是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死了,但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与今日所说的&ldquo;真善美&rdquo;相类。理想是道德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完美观念。正因为其道德上的完美,就难以实现,至少不是在个人有生之年能享有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观念。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三个特征。 概括起来,理想有三个特征。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第二,理想是完美善良,是大公无私;第三,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尽毕生的努力也难实现。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时代,不是浪漫时代。&ldquo;理性&rdquo;指的是&ldquo;对代价的敏感性&rdquo;,是accounting,是算得失帐,是盘算个人的付出和个人的收益。对今人而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天堂不存在。既然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所以,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大学里讨论理想,鼓励理想主义呢? 二. 为什么大学培养理想主义? 这就要先解释什么是&ldquo;大学&rdquo;。 直到20世纪开始,要在我国当&ldquo;知识分子&rdquo;,就要熟读《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左传》、《礼记》。)上学就是读《四书五经》,考试也考《四书五经》。 《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ldquo;大学&rdquo;指的是最大的学问。我们把university译为&ldquo;大学&rdquo;。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是宇宙。University的意思是环宇普遍的学问道理,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这两大类。人文不是科学,却也是知识,是与科学同等重要的知识。我们中国传统的&ldquo;大学&rdquo;不包括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科学知识,只有道德人文知识。加上科学,中国的&ldquo;大学&rdquo;与university就一致了。西方的universit y原来也不包括科学,而是哲学和神学。神学和哲学演变到今天就是人文学科,英文称作 &ldquo;humanities&rdquo;。在今天的西方,科学与人文构成知识的两大基本类别。 中国传统的《大学》讲什么?《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讲了&ldquo;大学&rdquo;的宗旨: &ldquo;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dquo; 用今天的话来说:学问的最大目的有三个,而且是因果的。(1)光大高尚的品德,(2)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3)追求&ldquo;至善&rdquo;这一最高境界。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ldquo;仁 &rdquo;。什么是&ldquo;仁&rdquo;?&ldquo;仁者爱人&rdquo;。爱人是大爱,不是小爱,不是私生活里的情侣之爱,而是爱祖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ldquo;社会&rdquo;服务。为社会服务,社会至上,就是社会主义。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人们要克制自己争权夺利的私欲,恢复周朝的尊卑礼仪,也就是&ldquo; 克己复礼&rdquo;。他的政治理想没能实现。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乱邦林立,礼崩乐坏,孔子的理想当然不可能实现。他的&ldquo;大道&rdquo;,讲经济平等,共产主义,更是伟大的理想,也因此是永恒的理想。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ldquo;至善&rdquo;?为什么&ldquo;至善&rdquo;被称为&ldquo;大学&rdquo;?我讲三个理由。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 大家可能知道亚当匪姑埽ˋ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自私自利的人们在不知不觉,毫无意识和目标的状态下,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了贡献。这个道理经常被我们当前社会的经济学家们引用,为自私自利辩护,并且宣扬自私自利。然而,亚当匪姑懿⒉唤鼋鲂戳恕豆癫聘弧氛庖槐臼椋垂奖臼椋负跬忻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7#
发表于 2005-8-20 18:13:09 | 只看该作者
<p>国家兴亡,匹夫有责</p>
6#
发表于 2005-8-20 18:11:2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教育意义!
5#
发表于 2005-8-19 08:29:24 | 只看该作者
潘老师不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吗,这篇帖子没有仔细看,但是怎么会感觉有一些党味呢
4#
发表于 2005-8-15 21:34:06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跟我们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
3#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2:16:54 | 只看该作者
阴差阳错,陈翰笙在美国被发现色盲,不能学农学,转学地质也失败了,只好去学历史学<br />。他靠勤工俭学,得到了学士学位。后来在芝加哥大学得到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读博<br />士学位。再后来,他结婚去了德国,在德国得到博士学位。9年以后的1924年,陈翰笙学<br />成回国。蔡元培聘他做北大教授,是我们北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回国后的次年,也就是<br />1925年,李大钊介绍他参加了国民党,再次年,他参加了反对段祺瑞政府的三芬话嗽硕
2#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2:16:24 | 只看该作者
团结才有力量。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之后,我国才有了面对西方世界的“崛起”。其实\r<br>,这个道理并不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会科学界出了个泰斗级别的学者,帕\r<br>森斯(Talcott Parsons)。他1902年出生,1979年去世。他以试图综合所有西方19世纪
<br>的社会科学思想著称。他认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心理从“个人导
<br>向”(self-orientation)转变到“集体导向”(collective-orientation)。今天政治\r<br>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是哈佛教授帕特南。帕特南写了《使民主运转》,解释意大利的民主
<br>靠什么生根发芽。他的结论是,哪里有集体主义传统,有社会主义精神——也就是他称之\r<br>为“社会资本”的那种东西,哪里的民主就能运转。前不久他又写了本书,Bowling Alo
<br>ne,大概可以翻译成“自己跟自己玩”。书里讲美国社会开始堕落,堕落的原因就是社区\r<br>主义,集体精神的逐渐丧失。要知道,美国是个高度集体主义的国家,这是给FaGuo人托克\r<br>维尔印象最深的美国特色。无论做什么事,美国人都要组个会社。不属于任何会社的美国\r<br>人基本上是社会垃圾。不团结的中国人面对高度组织起来了的西方人,怎么可能不被打败
<br>呢?
<br>
<br>我国的自由小农社会在1840年以后被击败了。屈辱了半个多世纪,就有了“五·四运动”\r<br>。一腔愤恨都对准了儒家,对准了孔子。的确,自从汉代,特别是宋代以来,儒家思想支\r<br>持了小农的保守主义,还有颇为狭隘的家庭伦理,男性中心主义,政治权威主义。然而,
<br>批判了儒家思想,我国社会就更“一盘散沙”了。于是,就有了强烈的反弹,就有了共产
<br>主义,共产党的领导,走向了极端的集体主义。\r<br>
<br>西方学者不大会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他们研究共产党时期的我国社会,就得出中国是
<br>集体主义,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结论。中国学者也大多人云亦云。殊不知,西方个人主义是
<br>理想,集体主义是现实;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理想,个人主义是现实。与个人主义的现实作
<br>斗争,是我国文明长达两千多年的主旋律。\r<br>
<br>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我国开始改革开放,集体主义受到严厉批判,个人主义\r<br>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大学,美其名曰“自由主义”,或者“新自由主义”。然而,在中国\r<br>,个人主义还需要讲授吗?那是不学自通的东西,不仅是人之本性,更是中国小农社会的\r<br>悠久历史传统。在中国,只有克制个人主义,社会才“社会”,才能成为理想的社会,和\r<br>谐的社会,温情的社会,舒适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才能人人自觉买票乘车。\r<br>
<br>于是,丧失了理想主义,我们就有了大学今天的气氛。竞争就是一切,分数就是一切,分\r<br>数不好就什么也没有了。大学如此,中学如此,甚至小学也如此。于是,社会也如此。我
<br>们的社会就成了弱肉强食,只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野蛮社会,我们北大培养的人就成
<br>了个人精英,社会的废物。二十多岁的人,没教过几天书,只因快速攒了一、两本书,就
<br>评教授。而他们的老师,培养了成千上万学生,吃了一辈子粉笔灰,到退休也不能评教授\r<br>。于是,这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环境就鼓励年轻人急功近利,拼命去抄袭,而且要\r<br>抄袭得高明,最好是抄袭别人看不懂的洋书。于是,我们不仅没有了学术创新,也不再产
<br>生学术大师。更糟糕的是,我们社会的“纲常”没有了,年轻人不择手段,拼命踩着自己
<br>的老师往上爬。这样的社会是个人主义的社会,是个可怕的、没有道德的社会。连师道尊\r<br>严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大学》之道?老师糊弄学生还不容易?\r<br>
<br>这样的社会能被改变吗?当然能!!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个人主义的社会被改造成集体主义
<br>的社会,而集体主义的社会又堕落成个人主义社会。我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所以,
<br>当大家说,恢复理想主义是天方夜谭,我坚决不这么认为。通过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能够
<br>在大学、在社会,恢复理想的精神。\r<br>
<br>我想讲一个人的故事来结束我的演讲。\r<br>
<br>七十年前的1933年,陈翰笙将近36岁。他在《东方杂志》的元旦特刊上预测中国的前途。\r<br>文章说,“对于未来的中国,也可说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以为有三种可能局面。一是完全\r<br>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二是沿海各地变成属地或共管区域,而内地却还能独立,不受帝
<br>国主义支配;三是中国能完全独立,印度、朝鲜也独立,帝国主义从此寿终正寝。但我只
<br>希望第三种局面快快成功。”\r<br>
<br>1933年元旦,什么是当时中国的“现实”呢?一年半以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r<br>中国东北全境。四年半以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全面战争。193
<br>3年元旦,蒋介石正准备发动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几个月以后开始的这次围剿在1934年\r<br>迫使红军逃离井冈山根据地,踏上2万5千里长征。\r<br>
<br>1933年元旦,什么是当时世界的现实呢?在1933年,为了逃脱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市场
<br>成为标准的经济手段,所有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开始复苏。1933年,法西斯势力已经崛起。\r<br>1933年元月,德国纳粹党当选为执政党,准备与老牌殖民大国摊牌,重新瓜分世界。两年\r<br>后的1935年,德国废除了《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准备新一轮划分世界的战\r<br>争。这场战争是在5年后的1939年爆发的。\r<br>
<br>在1933年新年时,陈翰笙,当时的一个左派青年学者,对中国前途是这样梦想的,也是这\r<br>样预言的:“对于未来的中国,也可说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以为有三种可能局面。一是完
<br>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二是沿海各地变成属地或共管区域,而内地却还能独立,不受\r<br>帝国主义支配;三是中国能完全独立,印度、朝鲜也独立,帝国主义从此寿终正寝。但我\r<br>只希望第三种局面快快成功。”\r<br>
<br>在当时看来,他的理想没有希望实现。\r<br>
<br>陈翰笙是江苏无锡人,生于1897年,比帕森斯还大了8岁。1914年17岁时,他偶然吃到美\r<br>国产的桔子,很好吃。他同父母吵闹,要去美国学种柑桔。他母亲生了9个孩子,只有老\r<br>大陈翰笙和那时刚出生的九妹活下来了,家境并不富裕。可母亲疼爱纵容陈翰笙,偷偷变\r<br>卖了自己的首饰,给陈翰笙买了船票。1915年,陈翰笙去美国留学,成就了一个非常浪漫\r<br>的故事。\r<br>
<br>
<br>
<br>----------------------------------------------
<br>等待睡醒的的雪~~~
<br>
1#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2:16:1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的《北京晚报》登了一张半版的照片。说是一个叫刘路菲的63岁退休老师,业余研究\r<br>永定河历史,发现某地应有一座建于1890年的大王庙,纪念永定河1890年决口。该庙195
<br>8年就被拆除了。从1993年起,他遍访当地知情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奔走了10年,矢志
<br>不渝。他的努力有了回报。下个月大庙复建工程将结束,成为永定河东岸一个免费对市民
<br>开放的博物馆,里面藏有他收集了四十年的永定河资料。因为有了刘路菲这样的理想主义\r<br>者,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他的理想主义,显然不是退休后养成的。\r<br>
<br>我听说我院一年级的班集体组织了给建筑工地民工捐赠书刊的活动。建筑工地的民工是我
<br>们城市社会里最下层的人民。他们干一年活,还可能拿不到工资。他们一年四季住在工棚\r<br>里,睡三层床,数十人一屋,吃的是青菜汤和馒头米饭。他们盖无数漂亮的房子,但永远\r<br>也无法买得起北京城里的哪怕一小间厕所的面积。那里每天都在发生工伤事故,甚至会死
<br>人。如果你们有机会去工地上看看,你们将能读到他们用粉笔在墙壁上发出的绝望哀嚎。\r<br>那里有普通的农民,也有乡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有老有少。一些人写诗歌,另一些人画自
<br>己被成年累月压抑的性冲动。无论你们做的事情多么微不足道,那是高尚的,是茫茫黑夜\r<br>中的一只蜡烛,代表着未来社会良心的希望。\r<br>
<br>有人说,我不会是什么精英,也担不起中国兴亡的责任。我只想嫁到美国,在一个富裕的
<br>家庭里当家庭主妇,打理house,养两个孩子一条狗,相夫教子。这是我在北大拼命读书\r<br>考试,考TOEFL,考GRE,读双学位的现实主义目的。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然而,我看到\r<br>她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积极参与美国的社区生活,培养了出色的孩子,赢得了全社区人\r<br>的尊敬,为中国人赢得了声誉。而且,她们努力要孩子们学习中文,在小学、中学、大学\r<br>里回击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要他们维护自己母亲的祖国。看到了吗?在和平时期,她们
<br>是中美关系的纽带。当中美发生严重冲突,甚至战争的时候,在美国的大批华人——她们\r<br>出色的子女们,就给祖国的生存带来更多希望,带来更多胜利的希望。这就是大学生活里\r<br>理想主义的重要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比较有理想的青年,决定祖国比较理想的未来。\r<br>
<br>如何让大学鼓励青年有理想?关键在教授们。为什么大学被称为象牙塔?我们从犹太人知\r<br>识分子的来源说起。在两、三千年以前,犹太人部落养活一种人,专门抄写《圣经》。他
<br>们每天沐浴焚香,只抄一页,为的是不出错。久而久之,他们便能解释《圣经》,于是在\r<br>部落里很有地位。这样“有闲”的学者是怎样生活的?在犹太社区暴富的时候,社区只给
<br>他们一碗饭,让他们能吃饱。在社区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甚至面临饿死的威胁
<br>,可社区依然要给抄写《圣经》的人一碗饭,让他们吃饱,以便饥荒后存活下来的犹太人
<br>能继续享受祖先积累的文明知识。这就是知识分子“铁饭碗”的历史来源。也就是说,因\r<br>为铁饭碗,他们与社会有某种程度的隔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们不为财富而生
<br>活,不为财富而折腰,靠传承文化的理念活着。这样的人受整个犹太社区尊重。在犹太人\r<br>知识分子那里,没有“学而优则仕”,更没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r<br>。所以,世界上的大学问家,包括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在内,犹太人居多。犹太知识分子独
<br>立,所以思想的触角没有禁区,左中右的大学问家都有。犹太人出色,今天的美国几乎被\r<br>犹太人控制住了。之所以如此,他们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功居第一。有了这样的教师
<br>,就有了这样的文化,就有了人数极少,却这样成功的民族。\r<br>
<br>美国犹太人的比例远远不足1%,但他们在美国大学里占主导地位,是规则的制定者。在
<br>美国当政治学教授要经历什么训练呢?4年的大学,2年的职业训练(硕士),或许还有若
<br>干年的工作经历,然后是6-8年的博士。但这么久了还拿不到铁饭碗。大学教职任上还要\r<br>再考验6-7年。四十几五十岁了,早已生儿育女,一心一意追求知识的理念经受住了考验
<br>,再不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挣钱,这时候才能挣到宝贵的铁饭碗,享受一种“知识分子”\r<br>的生活方式,也享受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正因为教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理想主义在美\r<br>国代代相传,美国成为世界上理想主义势力最强大的地方,或者说,在那里的老百姓中,\r<br>“天真无邪”的人口比例最大。美国的成功与理想主义,与大学、与理想主义的大学教授\r<br>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对今天的青年不满,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青年们相信什么,那\r<br>是因为成年人让他们相信什么。我这代人的青年时代正值“思想解放”时期,想法非常不\r<br>同,不像美国社会里有个天下一统的“社会主流思想”。所以,你们的思想也非常庞杂。\r<br>我在这里说的话,当然只代表我自己。但是你们年轻人的思想,是“成年人”思想的折射\r<br>。\r<br>
<br>我来概括一下。为什么大学的重要内容是鼓励青年有理想,鼓励集体主义?第一,没有理
<br>想主义就没有社会进步;第二,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精英和英雄;第三,没有理想主义就\r<br>没有理想的青年,没有我国理想的未来。
<br>
<br>
<br>三.理想与和谐的社会生活
<br>
<br>西方社会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有人说,那是自由社会,是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国当代社会\r<br>是压抑的社会,是集体主义的社会。这是个天大的误解。早年在美国生活的时候,这个貌\r<br>似成立的说法一直让我深感困惑。\r<br>
<br>在我国的公路上开车,就会想到美国。在美国的公路上,一旦出车祸,身旁会停下一串车
<br>,帮着打电话叫救护车,留下电话号码为车祸过程作证。一旦开车上路,公路上的司机们\r<br>就自动成为一个临时的集体,互助精神挺强。美国很少有司机用喇叭表示不满,因为那不
<br>礼貌。“礼”是社区的纽带。在我国的公路上,你看到更多横行霸道,zero-sum game,\r<br>个人主义的“零和游戏”。在美国送孩子上学,家长们立即组成家长协会。家庭主妇们要\r<br>去看鸟,她们组织看鸟协会。社会上的一切都是有组织的,而且是自动组织起来,因为心\r<br>向集体。当我到了德国,那里的组织更“社会”。德国的汽车、火车;车上,车下,都没
<br>人查票检票,却没人逃票。那是个集体,集体是不容被伤害的。\r<br>
<br>你们经常读到的书里说,西方社会是个讲究个人主义的冷酷社会。可我在那里看到的是温\r<br>情、是处处能见到的集体主义,或者叫做社区主义,团体主义。Civil Society,无论翻
<br>译成市民会社、公民会社、或者文明会社,首先是“会社”,不属于“会”或者“社”,
<br>就不是民,就不公,就不文明。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那里有封建传统,我国没有。我
<br>国是有两千多年“自由小农”传统的社会。相对我国社会而言,今天西方的社会比较“社
<br>会”,比较civil,比较有亲和力,比较令人羡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r<br>
<br>什么是西方封建传统?那里过去怎样组织社会劳动?先是奴隶耕作,后是农奴耕作。国家\r<br>没有大一统,领主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庄园、人口、土地、收入。庄园是个大集体。在那种
<br>集体里,等级、纪律、服从、权威、“共同意志”之类的词汇是屡见不鲜的,是西方社会
<br>的“基因”。那些精美的艺术品,昂贵的雕塑,几乎永恒的花岗岩建筑物,没有集体的劳
<br>作,根本不可能。在中国的自由小农社会,那么昂贵的永久性建筑绝不可能遍地都是。到
<br>了近代的西方,组织变成了更具有压迫性的东西。现代军队,现代的工厂和流水线,现代
<br>的公司和办公室,都依照军队模式管理。公司行号里的上下级关系比历史上的阶级等级关
<br>系更严厉。你可以“自由地”被老板解雇,也可以“自由地”解雇老板。没人雇用你,你
<br>不再是社会的现代奴隶,但你什么都没有了,彻底“自由”了,自由地成为社会垃圾。正
<br>因为如此,西方的人们向往自由,向往个人尊严,“个人主义”才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大理
<br>想。\r<br>
<br>在我们当代中国,农民自己雇自己,企业也是家庭企业,在家庭之外,个人始终是自由的\r<br>——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当自己家庭成员的老板,不靠集体,不靠社会,不靠会社,所以\r<br>“君子不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思想是很难扎根的,更不要说产生。\r<br>
<br>在西方,集体主义是现实,个人主义是理想。在我国,个人主义,或者说“家庭主义”是
<br>现实,集体主义是理想。大家都向往集体主义,但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却是现实。国家、\r<br>国家,国不过是家之聚合而已。\r<br>
<br>建国数十年来,以色列的农民一直采用集体主义耕作,是人民公社的翻版,或者更准确地\r<br>说,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西方的农民也彼此紧密配合,组织了种种合作社。而在我国
<br>,建立人民公社就会饿死上千万人,最后仅仅落实到了“小队”,也就是20多户人家的集
<br>体。而且,就这个集体,也是靠国家强力维持的。国家决定不维持,它一夜之内就垮掉了\r<br>。我上大学的时候,国家还在实行计划经济,但集体活动已经很少了。在美国的大学本科\r<br>生,几乎人人都参与某种程度的集体活动,而且他们不按专业分班,没有辅导员,没有团
<br>支部、党支部、甚至并不住在一起。因为那里抱团的传统,也就是集体传统很强,所以团
<br>体自治能力也很强。我国是家庭公司,个体企业。西方则是大公司,能活上百年的集体企
<br>业,也就是股份制的企业。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充满了对股民的欺诈,最后还要变成个人的
<br>企业。美国的股份制企业也欺诈,但比中国少得多,欺诈遭到的惩罚也严厉得多。\r<br>
<br>西方的个人主义理想是以集体主义为前提的。法律是上帝与人民整体的契约。民主也不是
<br>个人做主,而是团体党派的代表做主,以利益集团的划分为前提。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是以
<br>个人主义为前提的。以个人主义为前提,我国儒家建立起了集体主义的理念。儒家以个人
<br>为中心推导集体主义精神,就是“为仁由己”。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集体,到民族国家\r<br>,到整个世界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儒家不是为公之学,而是“为己”之
<br>学,是发展自己的人格,发掘自己内心的道德精神资源,以个人为中心点,讲人的尊严,\r<br>推己及人,像个同心圆,通过社会网络来推广同情心和关于非善恶的情操。这就是中国先\r<br>个人,后集体,再国家,然后天下的道理。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
<br>近(大学之)道也”。\r<br>
<br>
<br>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br>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r<br>
<br>在传统中国,读书人不多。中国字难认难学。况且,在自由小农社会里,读书无“用”。\r<br>以“黄金屋,颜如玉”加以引诱,才有人读书。读书人读的第一部书是《大学》,只有读\r<br>了《大学》才能当官领导国家。所以,中国历代士子,也就是知识分子,读懂了《大学》\r<br>,才会有“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儒家志向,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r<br>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有这种儒家理想训练出来的士子精英来领导国家\r<br>,猜猜看,我国的自由小农社会是什么样子?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4:1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