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 月薪5000成共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14:3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生就业与学历“倒挂”
  最近,一项有关研究生理想薪酬的调查出炉:52.1%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6000元,而实际能开出这种薪酬的企业只有38.2%,造成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对此,不少企业表示,招聘中,很多研究生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优势,特别是理科研究生更是如此,这无疑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数 据
  研究生就业与学历“倒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以往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学生,今年会有超过300万的大学生不能初次就业。
  与此同时,来自中华英才网的一项有关研究生理想薪酬的调查出炉:52.1%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6000元,而实际能开出这种薪酬的企业只有38.2%,50.9%的企业能支付给研究生的工资是2000元—4000元。在全国总体薪酬全线上涨的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工资却不升反降。
  采访中,记者发现,扬州不少高校前期的就业率统计中,研究生的就业率只有本科生的一半,造成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
  调 查
  月薪五千起成研究生共识
  你的理想薪酬是多少?记者采访了本市100多名研究生,结果显示,月薪5000元起已成为大部分研究生的普遍共识,不少研究生甚至对3000元以下的薪资不予考虑,工作地也扎堆在中心城市。
  薪资5000元的依据是什么?今年毕业的扬大文学院研究生俞婕表示,首先研究生自身培养的经费比较高,包括学费以及年龄成本。“大学加上研究生要上7年,光学费就要3万多,这还不算日常的生活费。”俞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工资是保障生活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在上海、北京等地工作,租个像样的房子一个月就得2000元,物价也居高不下。研究生不像本科生,必须抓紧规划未来生活,攒钱买房子买车,结婚生孩子……5000元的月薪真是不多。”扬大商学院[微博]研究生严敏说,她刚刚辞去了一份销售顾问的工作,就是因为工资无法满足对未来的规划。
  分 析
  人才扩招,学历缩水
  对此,扬大就业中心指导主任杨桂元分析,学历越高期望值越高,总希望依靠高学历获得用人单位“高看一眼”,而用人单位却认为“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很多岗位专科生已经“够用”,且“性价比”好,没有必要盲目“高消费”。“研究生或本科生以高学历自居,而用人单位开出的却是专科生的待遇,供求双方存在一个‘档次差’。”
  “其次则是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杨桂元介绍,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26万人,至2013年已增至58.4万人,十年增长了一倍多。
  建 议
  能力经验更能吸引用人单位
  前段时间,在扬州大学[微博]的招聘会中,拜耳(中国)作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招聘摊位前,应聘的学生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硕士生。但在招聘过程中,公司负责人却表示,优先考虑本科生。“举例说明,同样挖一块地,农民也可以挖,大学生也可以挖,如果我们让研究生这类高素质的人来挖地不就是浪费人才吗?”公司负责人解释。
  “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工资待遇相差并不大,刚才我去某公司应聘,研究生在试用期比本科生多300元,转正后只多四五百元,所以还不如直接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一位研究生说。
  “在职场中,作为用人单位,我们开始抱着更为务实的态度,不再盲目地追求人才‘高消费’。”拜耳公司江苏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重能力重经验的企业来说,研究生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优势,特别是理科研究生更是如此,这无疑带来了研究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研究生想要一份高工资工作,必须亮出你的能力和经验优势,而不是学历。”(记者:乔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3:5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