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天价考研“保过班”蒙人“四大猫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14:3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流代课老师,内部复习资料,不过保证退费”……天价考研[微博]“保过班”打出的口号天花乱坠,为什么一戳即破的“骗局”总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微博]报名,培训机构的“保过”承诺到底“保”过了谁?记者采访总结了其中的四大蒙人“猫腻”。
  【“保过”误区】
  一位在考研培训机构有代课经历的培训老师向记者透露,“保过班”就是抓住了考生对“保过”理解的误区。一些学生看到“保过”自然会以为培训机构会提供一些“额外”资源,然而培训机构内部所说的“保过”其实是:今年没有过,要么保你明年过,要么退学费,“保过”的说法只是一种后续保障。由于很多学生前期和培训机构进行的是口头咨询报名,很少做深入了解,等交了钱、签了协议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运营骗局】
  所谓的“保过班”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其目的是骗取高额培训费用。北京大学[微博]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只要有学生交纳天价学费,“保过班”即使全额退款,培训机构都不会亏本。从我国目前的培训市场课程收费来看,正规培训机构每个课时的收费基本处于正常区间内。但按照天价“保过班”课程的收费核算下来,一个学时的费用是天价,纯属暴利。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教授周敏认为,培训机构其实打的是“概率”牌。如果其中有学生通过努力考上名校,那么培训机构顺理成章赚取10余万元的报名费用。由于是暴利,即使培训机构遵守承诺,向未通过的考生退还部分学费,还是只赚不亏。
  【协议“漏洞”】
  何况,从法律层面上讲,很多机构宣称的“协议退费”并无保障。首先,考生和培训机构签订协议的前提是不合法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培训机构为了牟利。
  【名校“噱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刘妍说,以清华[微博]、北大等名校为噱头来吸引考生的考研“保过班”更是无稽之谈。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早已开始采用保送的方式招录优质生源,其中本校保送生占90%,另外则是从其他高校的优秀学生中挑选,公开招考的名额很少。
  而且,所谓的天价学费用于“公关”也是忽悠。进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一年后才会由学院统一分配导师和指定专业,考研面试阶段是由多位老师打分,要联系导师提前“熟络”显得有点无的放矢。
  夏学銮说,针对可笑的“保过班”骗局,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之所以“保过班”屡禁不止,是因为大部分培训机构并无办学资格,具有隐秘性,还有部分有办学资格的培训机构,在偷偷操作超出正规业务范围的违法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难度。
  刘妍还建议考生,把如此多的金钱和时间押宝在没有保障的“保过班”上,“一点都不划算”。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攻读研究生学历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名校的研究生更是如此。如果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寄望于投机取巧,迟早会得不偿失。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0: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