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业观光垫江好 硕士返乡种葡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5 12: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平正在检查葡萄长势。 记者 蔡杨 见习记者 左黎韵
  “童老板,你这里的葡萄好甜,给我来5箱!”近日下午,垫江县新民镇明月村御康葡萄园里,一拨拨游客忙着将葡萄打包装箱,准备带回家。
  “童老板”皮肤黝黑、身板结实,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农民,但在当地算是个“名人”——不仅是因为他种的葡萄好吃,还因为他有一段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跳回农门 研究生返乡种葡萄
  “童老板”名叫童平,30岁出头,是土生土长的垫江新民人。
  “他可是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哟!”当地村民李伟告诉记者,童平是独生子,家里并不宽裕,父母体衰多病,只能在家务农,他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儿子能在学有所成之后,留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彻底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童平读书很争气,顺利考上大学,还考上了研究生。2008年,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童平被好几家单位相中。后来他选择了上海崇明岛一家农业投资公司,从事蔬菜和水果种植,月薪上万元。
  但童平最终的选择几乎让所有人咋舌。“经过长期调研,我发现这几年在南方种植葡萄前景不错,我决定放弃在上海的高薪,回家种葡萄。”童平说,因为妻子是山西人,他辗转来到山西的一家葡萄庄园,不到一年便掌握了葡萄栽培要领,还结交了不少专家。
  他认定这是一个有“钱途”的行业,2010年便回到老家垫江,东拼西凑了10来万元,在明月村一社流转了50亩土地,开始了自己的“葡萄事业”。
  众人不解 他仍坚信自己的选择
  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咋又回来?父母、亲戚都很难理解。尤其是父亲,经常为这事跟他大吵,要么就是冷战。
  “有时候,我在地里忙活,能听见路人对我指指点点,说——看嘛,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种地……”童平说,自己天生是个“犟拐拐”,对于外人的评论总是一笑置之,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跳回农门,发自我内心,这里有我的梦想,我相信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也相信父母和家人会慢慢理解我的选择。”
  “当然,这可不比读书时那样清闲,也不比当白领。”童平说,要搞农业,首先得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农民,踏实肯干的农民,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创业成功 葡萄园扩大至200亩
  创业始终会有坎坷。童平说,第一年5月,他的葡萄园就遭遇罕见的大风冰雹灾害,50多亩刚栽下的葡萄苗几乎全部被刮倒;创业初期常常要东奔西走,下地干活,不到两个月他就瘦了20几斤,皮肤也晒得黢黑……
  “真没想到,2011年7月,葡萄投产第一年,我就赚了10多万。”回忆起种植葡萄初尝甜头,童平脸上乐开了花。今年,童平的葡萄园从50亩扩大至200亩,还办起了采摘节,收益可观。
  但童平没有因此满足。他不断试验“金手指”、“巨玫瑰”、“冰糖蜜”等新品种,还摸索出多种新型种植方法,可让葡萄品质更好。
  “今年预计产量5万斤,收益至少有50万嘛。”童平笑着说,今冬他准备自酿葡萄酒。长远的打算是要把这里打造成观光园,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草莓10亩、无花果60亩,拓宽门路,做大产业。
  如今,家人也慢慢理解了他的选择。附近的村民不仅可以坐收土地租金,农忙时,四五十个当地村民还能在童平的葡萄园打工挣钱,当初不理解他的乡亲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4: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