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家揭秘死亡前奇异幻觉:大脑活动瞬间激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5 12: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报 黄燕芳 综合报道
  慢慢感觉自己浮了起来,看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床上躺着,朝着一个隧道入口走去,看到一道亮光突然间充满视野……这些奇异的体验通常出自曾经有过“濒死经历”的人之口。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所谓的“濒死体验”也许只是大脑神经失控所导致的幻觉。当心脏停止跳动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量将超越正常水平,这或许是为了为主人营造最后一幅充满了奇异效果的图像。
  心脏停跳后30秒大脑活动激增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吉莫·博尔基金说:“有很多人相信,他们所见到的就是天堂,因为科学一直未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替代选项。 ”
  在博尔基金的领导下,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9只白鼠作为实验对象,给它们注入诱导心脏停止跳动的药剂,并记录它们的脑电波变化。在白鼠心脏停止跳动后的30秒内,仪器记录到,它们的大脑中与知觉和视觉相关的神经元活动量激增,甚至超过了正常清醒状态下的活动量。换句话说,这些小白鼠也有了啮齿动物版的 “濒死体验”。
  这项研究成果本周一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网络版上。
  该文另一作者乔治·马舍尔说:“从基本层面上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联想到垂死大脑的神经生物学。 ”
  实验想法源于2007年一次实验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不少人声称自己曾有过“濒死体验”。在有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总,大约20%的人在所谓的“死后重生”后声称,他们看到了明亮的光线、生命历程回放、灵魂出窍等画面。奇怪的是,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宗教背景。
  博尔基金说:“有成千上万的人都说着同样的内容,如果这种体验来自于大脑,那就一定有图谱。 ”
  “濒死体验”到底是什么?博尔基金之所以想了解这个问题,是因为她的一次实验。 2007年,她当时正在研究老鼠的神经递质分泌,在一些老鼠身上安装了监测设备。一天深夜,其中两只实验用老鼠突然死了。第二天,博尔基金去查看监测数据时发现,突然死亡的两只老鼠的数据在其死亡时间附近出现了波峰。这引起她的思考:大脑在经历死亡时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变化?
  断氧气后大脑仍“有意识地加工”
  2012年,博尔基金找到了马舍尔,他在脑电波和知觉研究方面是名专家,俩人一起合作开始了首次实验,系统性地调查心脏骤停后大脑有何变化。在脑电波图上,一个死亡的大脑只能展现出一条直线,而当大脑处于正常、清醒的状态下,不同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图。
  当心脏骤停时,血液停止流向大脑,人类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此前人们一直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无法得到新鲜的氧气,任何脑活动都将停止。但当实验老鼠的心脏停止后,博尔基金和马舍尔却观察了相反的情况。马舍尔说: “我们看到,大脑仍在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具有典型的 ‘有意识的加工’的脑电波特征。”他推测,这可能是大脑仍在创造意识的一个标志,只不过这些意识已经将储存在不同部分的听觉、视觉混合了起来。
  “大脑就好像是在把所有能获得的东西混合了起来,所以我们才有了那样一种统一的、毫无漏洞的体验。”马舍尔说。
  博尔基金认为: “老鼠在心脏骤停后,脑电波甚至超越了其清醒状态,这或许能对濒死体验给出一个解释。在接近死亡时,这样的感觉会 ‘比真实更真实’。”
  博尔基金还注意到,某些类型的脑电波图可能与 “濒死体验”中的明亮光线有关,因为当时大脑活动中对视觉的刺激增强了。
  研究人员还证实,通过吸入二氧化碳导致窒息性死亡同样也能引发 “濒死体验”,与使用药剂令心脏骤停相比,两者能引发的 “濒死体验”模式几乎差不多。
  部分科学家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尼古拉斯·斯奇夫认为这一成果“非常有趣”,但他本人对任何 “濒死体验”研究持怀疑态度。 “我无法确信,这些老鼠是不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中。”斯奇夫说,大脑活动量的激增只是大脑细胞对于生理变化所作出的正常反应。
  “这个研究结论无法解释得通大部分的濒死体验。”放射肿瘤学家、 “濒死体验”研究人员杰弗里·朗认为, “濒死体验”这个尚未查清答案的问题,未来还需要进行大量、长期的研究。
  但博尔基金和马舍尔认为,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与 “濒死体验”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这样的联系可以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框架,博尔基金说。
(原标题:人之将死,为何有奇异幻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6:1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