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晓春: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5 12:0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影响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政治现象,但自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最近十余年来,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与相互影响出现了转化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产生后果也更为严重的趋向。1999年南联盟因国内科索沃问题招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军事打击;2001年美国发生的九一一事件演变为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世界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安全产生深刻影响;2011年突尼斯国内的政治社会危机引发西亚北非地区政局的剧烈动荡,这一切都与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与相互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不仅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从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提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2013年1月,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再一次强调指出:“我们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实质上就是要科学地应对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努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击和影响给中国国家安全所造成的危害。

  而要达此目的,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一般而言,国际安全所指涉的主要是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国内安全则涉及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领域的安全问题。本文着重从国家政治安全的视角,探讨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相互转化与相互影响问题。

  二、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的表现

  纵观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演变,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情况日益凸显,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军事领域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

  从军事层面看,尽管冷战的结束使得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世界总体和平的局面得以维持,但由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所导致的局部战争,或由于国际战争对于有关国家国内安全形成严重冲击和影响的事件仍然频频发生。

  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个由于国内安全局势激化而发展为国际战争的突出案例。1999年,南联盟国内科索沃地区阿族与塞尔维亚族之间围绕科索沃独立问题的矛盾迅速激化,暴力冲突逐步升级。同年3月,科索沃冲突双方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的和平谈判破裂,塞尔维亚拒绝在美国方面草拟的和平方案上签字。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消除人道灾难”、“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从3月24日起对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空中打击。南联盟国内安全问题最终演变为北约军事集团介入的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第一次在其成员国范围之外对一个既未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又无侵略意图的国家发动的战争,开创了使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一个危险先例。另一个与之相类似的案例是,2011年初,受西亚北非政局剧烈动荡的影响,利比亚国内爆发了反政府武装力量同利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激烈军事冲突。

  在此背景下,2011年3月19日以美、英、法等西方大国为首的军事联盟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以支持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却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而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

  由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所导致的国际战争或冲突反过来也会对有关国家的国内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以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的直接动因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然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美国的反恐战争不但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进一步刺激了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反弹,致使九一一事件之前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开始向其他相关国家蔓延。巴基斯坦因毗邻阿富汗而成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袭击的重灾区,其他如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约旦、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和菲律宾等国的恐怖主义活动不降反升,先后发生了恶性恐怖袭击事件,给这些国家的国内安全造成了严重冲击。

  (二)政治领域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

  在政治领域,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例如,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以及西亚北非地区的政局大动荡,均带有鲜明的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所谓“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以谋求权力再分配为目标的政权变更运动。2003年,格鲁吉亚率先发生“玫瑰革命”,之后,这一权力变更运动迅速在其他国家引发连锁反应,演变为一个国际安全问题。20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郁金香革命”,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出现了反政府的骚乱,伊拉克发生“紫色革命”,黎巴嫩发生“雪松革命”;2007年,缅甸发生了“藏红色革命(袈裟革命)”。2011年初,突尼斯发生的“茉莉花革命”,可以视为是这一“颜色革命”的延续和组成部分,但从事件的影响和后果看,也可视为是一个独立的进程。2012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西迪布吉德一名青年商贩因不满城管暴力执法自焚身亡,引发了突尼斯国内的大规模骚乱和政治危机,迫使执政23年之久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于2012年1月15日出走沙特阿拉伯寻求避难。继而突尼斯国内的政局动荡演变为波及整个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地区安全问题;埃及、也门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遭到美、英、法等国军事联盟的空中打击,卡扎菲被俘身亡;叙利亚陷入内战;沙特阿拉伯、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和伊朗等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动荡。

  (三)非传统安全领域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

  在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并进而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例如,1997年由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席卷东亚广大地区,不仅中断了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导致有关国家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加剧,甚至出现大规模政治动乱。同样,2008年爆发的二战后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给予沉重打击,而且还成为引发西亚北非政局大动荡的重要导火索。再如,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迅速崛起,它们之间相互勾联、内外策应,或是发动恐怖袭击,或是从事分裂活动,对相关国家的国内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朝鲜、伊朗在国内所进行的核开发活动,已演变为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防止核扩散问题,并对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索马里由于国内连年内战,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全国局势,致使索马里附近海域的海盗活动极为猖獗,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等等。

  三、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特点

  分析近些年来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的重大事件,可以看到,这种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速度快、范围大、领域广

  从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的速度看,总的特点是扩展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往往不是以年计,而是以月计,甚至以周计、以天计。以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为例,自2011年初突尼斯政局陷入动荡之后,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社会动荡便相继冲击了埃及、利比亚、巴林、也门和叙利亚等西亚北非国家,其发展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从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和影响的范围看,总的趋向是转化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的国内安全问题常常会演变为地区安全问题乃至全球安全问题。20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最终酿成了二战后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从涉及的领域看,这种相互转化和影响已不仅局限于有关政治军事安全的传统安全领域,而且扩展到诸如经济、金融、能源、核扩散、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的广泛领域。

  (二)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更易于发生在国情相近的国家之间


  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它更易于发生在地理上毗邻,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与意识形态相近或相似的国家之间。首先,地理上的毗邻为国际安全问题内化为国内安全问题以及国内安全问题外溢为国际安全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地理上相邻的国家往往成为这种转化首当其冲且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例如,突尼斯国内政局动荡影响所及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地区;朝核危机直接威胁到东北亚地区安全特别是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伊朗核危机使波斯湾和中东地区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这些都表明了地缘因素在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中的重要性。其次,对于政治经济体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和安全挑战往往具有共同性,这就使得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更易于在这些国家之间发生。从近些年来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看,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经济上普遍面临严重的困难,政治上大都属于被西方定义的所谓“部分民主”国家,即一方面初步建立起了西方式的多党制和选举政治,另一方面“民主制度”还不完善,还处于转型过渡阶段,积累了相当多的内部社会矛盾。正是这些共同因素使得“颜色革命”得以在这些国家传播和发生。再次,宗教与意识形态的相近,也是导致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之间易于相互转化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中亚五国独立、伊斯兰极端主义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兴风作浪的影响,中国新疆地区的“疆独”势力卷土重来,妄图在新疆建立一个“全面伊斯兰化”的单一伊斯兰国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三)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往往产生“蝴蝶效应”

  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的相互转化往往会产生影响持续扩大的“蝴蝶效应”。所谓“蝴蝶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例如,2011年西亚北非国家的政局大动荡,其起因仅仅是突尼斯一名青年商贩因抗议暴力执法而自焚身亡的社会事件。2007年春,美国国内发生了由房地产领域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但在危机初始阶段,几乎整个世界都低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威胁程度,及至2008年秋,这场金融危机由美国迅速蔓延至全世界,演变为自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并进而在一些国家内部引发了政治社会危机和政局的剧烈动荡。

  (四)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所引发的后果往往因国家而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18:0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